图为七月中旬弥漫着烟雨的世界文化遗产——天水麦积山石窟。张静
图为七月中旬弥漫着烟雨的世界文化遗产——天水麦积山石窟。张静
新华社兰州7月17日电(张静)在甘肃天水麦基山景区215平方公里的区域内,胡波每天走上万步,巡山三次,检查文物安全,负责护林防火,宣传野生动植物保护.一个人走两个多小时,他已经过了26年这样的生活。由于景区距离市区近50公里,他在景区生活工作,与家人分离。他的工作伙伴已经从最初的保护犬变成了如今的“电子眼”。
天水麦基山风景区有五个子景区:麦基山、任贤崖、石门、曲溪、街亭温泉。景区主要以世界文化遗产麦积山石窟为特色,拥有赤壁丫蛋、右谷泉溪、白松险峰、茂林海云等自然景观。是集生态、科普、考古、观光、文化、休闲、度假、保健于一体的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旅游胜地。
现任天水仙人崖景区服务中心副主任胡波说,天水麦基山景区具有动物资源优势,其中野生动物357种,包括哺乳动物、鸟类、两栖动物、鱼类和爬行动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生动物包括角马、云豹、林麝等。而国家二级保护包括大果子狸、瞪羚和黑斑羚。
图为胡波冒雨巡山,开展山体安全检查。张静
因此,胡波的任务之一是加强风景名胜区的野生动物保护。“为加强景区自然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保护,规范景区旅游秩序,拟将麦积山、仙人崖核心景区200名村民搬迁至麦积山景区外城市规划区安置。”他说。
位于景区内的麦积山石窟,是河西走廊及其周边地区仅次于敦煌莫高窟的大型石窟寺。它是中国石窟遗产中具有代表性的北魏北周石窟之一,也是中国佛教石窟通过云冈石窟本土化的进一步延续和发展。麦积山石窟是5世纪至6世纪末中国佛教艺术演变的杰出代表。它堪称5至18世纪世界泥塑艺术史上的瑰宝,被誉为“东方雕塑展览馆”。
因此,文物安全也是胡波每天巡山时需要检查的重点。自2016年智慧旅游建设以来,基本形成了涵盖大数据分析、电子票务、电子停车、信息网站、微信营销、客流统计、语音播报、信息发布、视频监控、自助查询、WiFi有线等11个子系统的旅游信息平台。
图为在文物保护组工作了21年的胡文学,在智慧旅游系统上实时监控古遗址。张静
胡波表示,以“智慧旅游”平台为契机,麦基山景区从低能耗到高效率、从粗放到精细、从经验到科学等方面,逐步完善和优化了旅游管理、服务、营销和体验。在文物保护组工作了21年的胡对此深有感触。他说,他负责保护景区内的石窟、佛像、寺庙等文化遗产和历代古遗址。除了每天两次的山地游,他还需要对智慧旅游系统进行实时监控。
胡表示,在麦积山景区建设的“智慧麦积山云管理平台”,通过“预测、预防、预警”的立体防控体系,实现了景区内人、车、票的动态管理,尤其是在高峰期。通过客流统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