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上有一个定义叫市场=需求购买力,就是只要有市场需求,客户有购买力,就是商机所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企业发现这个经济原则似乎行不通。即使有市场需求,客户也会有购买力,但产品不会卖。在消费升级的带动下,客户似乎越来越犀利,赚钱越来越难。然而,很久以前,做生意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并没有那么难。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前,物资匮乏,生产力无法满足群众需求。所以企业生产什么,客户买什么,产品根本不卖。当时可以称之为“生产力为王”的时代,产品的生产者主导了消费者的购买。然而,改革开放后,生产力大大提高,市场上的产品变得更加丰富多样,人们有了更多的购买选择。在此期间,企业通过宣传推广引导客户购买,即更加注重产品渠道的铺设,客户的行为也受到宣传的影响,所以我们称之为“渠道为王”的时代。现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生产力大大提高,产能过剩,商品越来越多,同质化严重,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人们的消费水平越来越高,对产品的品质、功能和工业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时,如何引导消费者购买就成了企业最头疼的问题。优秀企业采取的策略是让消费者获得更多的附加价值。我们称这个时期为“价值为王”的时代。
那么,到底什么是“价值为王”呢?通常,当客户购买某种产品或服务时,企业首先满足客户的第一需求。比如选择餐厅吃饭就是为了解决饥饿问题,这是顾客的第一需求。然而,在此基础上,选择哪种类型的餐厅吃饭是一个附属价值的问题。比如你选择去音乐餐厅吃饭,可以边听音乐边解决吃饭问题,这样会让你感到快乐;选择去内蒙古风格的餐厅,不仅是享受特色美食,更是感受蒙古文化。所以,
吃饭只是一种初级需求,在满足这种初级需求的情况下,听音乐、感受民族文化就能获得不同的消费附属价值观,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价值为王”的核心内容。
既然知道了“价值为王”的核心,如何提升客户的购买欲望?
第一,尝试互动品牌定制。传统的生产逻辑是R&D,生产销售。如果我们在此期间尝试与客户建立互动,让他们加入到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就可以大大提升客户的品牌知名度,增强他们的购买欲望。比如在微博与网友交流的过程中,海尔新媒体了解到有7万网友想要一台“冷宫冰箱”。因此,从中提炼出近5000条有价值的产品改进建议。在与网友的交流中,总结了他们对冰箱的设计要求和功能要求。然后,结合实际技术研发,通过3D打印技术生产出“冷宫冰箱”。“冷宫冰箱”因为满足了客户的需求,销量快速增长。比如博德辅导的一家专门做丝巾的企业,以丝巾的个人裁缝为价值点。顾客可以通过选择丝巾的图案和材质,或者将自己的作品嵌入到丝巾的生产过程中,来增强对产品价值的期待和实现。
第二,学习社交营销套路。中国人喜欢凑热闹,大部分购物都是跟风。试着弄清楚客户的心理,再加上“社交”因素,事半功倍。比如之前流行的圣罗兰口红,原本只是一款普通的口红,但是通过大量的社交圈加入之后,效果就大不相同了。这里营销的重点是,每个女人都想让另一半给她买一支限量版口红,不是用来用的,是用来秀的,满足了在社交圈里对女人示爱的价值,结果这支口红卖断货了。
第三,把握体验文化植入。同质化的产品自然会影响客户的购买选择,但如果植入一种独特的品牌文化,是很有可能的
成为赢得顾客选择的关键因素。像 IT 服装,将年轻人的潮流文化融入进入,把 IT 的衣服变成一种潮流文化来宣扬,从而促使大批量潮流人士购买。还有网红品牌——“喜茶”,将中国传统茶文化融入到产品中,让消费者在享受好茶之余,也感受到了“喜茶”的特色茶文化。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不管什么时候,没有哪一家企业会一直成为客户的“心头好”。因为时代在变,客户的消费需求也一直在变,而能够在不同时期不断胜出的,一定是哪些根据时代的消费特征,不断提供更丰富的产品价值,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而现在,我们中小企业应该把握的是产品价值,因为这是一个“价值为王” 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