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赔278万元。
近日,网络名人中的茶品牌“现代中国茶叶店”起诉茶颜色之不正当竞争案在长沙市天心区法院正式开庭。目前,该案仍在审理中。
此前,2020年4月,察言观色起诉现代中国茶叶店商标侵权,但被法院驳回。
公开资料显示,现代中国茶叶店首店成立于2013年12月。截至2020年12月,现代中国茶叶店长沙门店超过280家,均为直营门店,员工超过3000人。
据悉,茶头企业的茶店总数已经增加到700家左右。据天眼超报道,截至去年3月,喜茶已完成C轮融资,由高淳资本和CoatueManagement联合牵头,投后估值可能超过160亿元。2019年8月,现代中国茶叶店获得了来源资本等机构的A系列融资。对于该公司的估值,现代中国茶店告诉时代财经,“目前没有最新数据”。
1月6日,摩登中国茶叶店官方微博曾发文称,“本来想等判决出来后再告诉大家,但很多朋友关心案件进展,怕自己打不过。公司在这里声明:我们真的要起诉他们!它肯定会随着侵权而消亡。”
对于诉讼的最新进展,现代中国茶店回应时代财经称“目前处于取证阶段,不方便回应。”
北京市卫恒(福州)律师事务所律师徐希峰告诉《时代财经与经济》记者,本案争议焦点在于是否构成《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混淆。首先,近代中国茶铺在长沙、湖南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力。从普罗大众的评判标准来看,现代中国茶叶店在知名度和好感度上优于茶叶,但不能因此断定茶叶一定构成不正当竞争。作为注册商标,察言观色享有自主经营权的同时,应当遵守《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义务。混淆行为类似于通俗意义上的抄袭,本质上是以他人名义为自己谋利的不当行为。
徐希丰律师也认为,本案中,现代中国茶叶店关于茶、色抄袭装饰的主张能否成立,取决于两点:一是两者所采用的装饰是否符合相同或相近的标准,是否足以引起人们的误解;第二,哪一方率先采用这种装修。最终判决取决于双方提供的进一步证据和法院的判决。
商标权之争
据中国商标网,商标“现代中国茶叶店”由湖南茶悦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茶悦公司”)于2013年10月注册。
柴泽军于2004年9月在43种商品和服务上申请“茶严观色”商标,并于2008年3月注册。2018年,该商标多次易手,广州罗绮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罗绮公司”)获得专有权。2017年至2019年,罗绮公司先后在长株潭开设多家茶店,并授权相关店铺使用“茶美”商标。
2019年10月,罗绮公司起诉长沙余一饮料有限公司、湖南茶越公司侵犯商标权。据公司介绍,“现代中国茶叶店”的茶室门、室内装饰、茶杯、包装、收据、纸巾、服务员服装、坐垫等。在形状、声音和含义上与“茶面色”商标非常相似,侵犯了其商标专用权。
现代中国茶店表示,自2013年以来,“现代中国茶店”已经享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与“茶、色”在形、音、意上有明显区别,其商标适用范围也有所不同。此外,“茶美”注册商标为专用
权是几经转让后,被洛旗公司获得。洛旗公司明知“茶颜悦色”品牌闻名,仍受让取得“茶颜观色”注册商标专用权,并掀起商标侵权之讼,存在明显恶意。
彼时,一审法院认为,虽二者在读音上仅一字之差,但在字形、含义及构图组合后的整体结构上均存在较大差异,能使相关公众混淆的程度相对较低。“茶颜悦色”商标系2013年开始使用,经被告不断推广宣传,已经在相关公众面前积累了较高的知名度,其商品亦成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成为长沙乃至全国都知名的“网红”奶茶。
此外,法院还认为,“茶颜观色”商标可推断其系2017年才开始推广,在被告的“茶颜悦色”已经在相关领域逐步积累一定知名度、而“茶颜观色”商标的显著性和知名度较弱的情况下,相关公众看到“茶颜悦色”标识并不会与原告的“茶颜观色”产生误认,不会导致混淆。因此,不构成侵权。一审法院驳回了原告洛旗公司的全部诉讼请求。
不正当竞争?
上述案件审结后,茶颜悦色突然发起“反攻”。2021年1月4日,茶颜悦色起诉茶颜观色不正当竞争案,在长沙市天心区法院开庭。
在法庭上,茶颜悦色要求被告方茶颜观色立即停止使用与其相同或近似装潢进行广告宣传、加盟许可、招商宣传及其他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侵权行为,合计索赔278万元。
茶颜观色则辩称,原告所列举的元素,如饮品菜单、文化标语、门店装潢等都不属于商品茶饮料的装潢,不构成侵权。
此外,茶颜观色还认为,“商品装潢和服务装潢是两个概念,在此前商标权纠纷的案件中,原告认为自己提供的是商品,不是服务,所以不构成对被告43类商标权侵犯,在本案中,却又认为自己提供的是服务,认为被告假冒了原告服务装潢,这是完全矛盾的,不能原告什么好处都占了。”
庭审持续了4个多小时,法院决定择日宣判。
上海申宜禾律师事务所王龙国律师对时间财经表示,茶颜观色称“茶颜悦色说法完全矛盾”,这只是一方的观点,不是法院生效判决认定的事实。茶颜观色起诉茶颜悦色案是商标权权属、侵权纠纷,而茶颜悦色起诉茶颜观色案是不正当竞争纠纷。二者案由不同,仅是案件当事人相同,从该意义上两个案件没有必然的联系。一个案件的胜诉与否,不影响另一个案件的诉讼结果。(北京时间财经 向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