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环翠区以科技创新孵化器和公共服务平台为载体,以社会中介机构为桥梁,以高层次人才团队合作为手段,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着力打造——环翠区科技创新孵化器,吸引人才,为创新人才孵化梦想,为招才添翼。
2016年6月,环翠科技创新孵化器的孵化企业面临“大考”。原孵化项目经考核合格可安排进驻区科技园,否则退役。2017年9月,经市人才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市人社局批准,威海博士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落户环翠区科技创新孵化器。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的建筑,成为创新人才孵化梦想的温床。
源地图
环翠楼街道经济发展办副主任章昊说:“对原有企业进行了重新评估定位,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进行了全面退役。同时推荐生物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
威海一家从事赛车、飞行模拟器等硬件研发的高科技公司,在得知环翠科技创新孵化器为孵化企业提供创新创业发展基金、创业启动基金等多种资金支持后,被吸引。
公司总经理赵小花说:“环翠区的孵化器给了我们很多创业指导,指导我们了解了很多政策文件,然后让我们申请了创业贷款。”
全方位的服务和优越的政策环境,不仅吸引高科技企业,也吸引高层次人才入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微生物学博士后、中国科学院副研究员王建平博士发起成立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R&D团队的三位成员都有海归博士的微生物学背景,公司在筛选功能菌株方面取得了很大突破。
生物科技公司联合创始人王赓说:“今年9月,我们也通过了威海留学人员的认证。通过这种认可,我们可以获得一定的创业补贴。在这个过程中,孵化器的领导和员工给我们非常详细的解读了政策和这个项目的申报。”
孵化器不仅帮助企业孵化,也为国内外经贸合作创造纽带。19岁去瑞典学习工作多年的刘晓静,今年遇到了回国的好机会,成为了中瑞企业加速器的项目总监。加速器立足瑞典,与瑞典孵化器和科技园协会合作,将智能设备、节能环保等五大领域的北欧四国先进技术资源引进中国。经过多次协商,他们决定在环翠科技孵化器魏设立中瑞企业加速器办公室。
中瑞企业加速器中国项目经理刘晓静表示:“希望(孵化器)能为未来的沟通和项目对接提供便利。在英国创新协会的北洋之星大赛中,我们选择的爱弗洛项目获得了三等奖,希望未来有更多的项目受到中国市场的青睐。”
目前,科技创新孵化器已成功举办创业项目评审会3次,引进创业主体19家,入驻办事机构10家,集聚博士、博士后人才13人,其中项目创始人5人。此外,致力于新型环保活性材料研发的威海创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和从事高端机器人、智能养老服务设备研发和销售的威海宜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这里找到了沃土,在环翠区招才引智的春风蓬勃发展。
环翠区科技创新中心总经理王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