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我决定分批出售我的消费基金。我也开始思考下一步该买什么。当时创业板已经跌了两年,从4000度跌到1800点左右,跌了55%以上。
注意,经历了股灾的大跌和反弹之后,创业板指数从2016年初的2200点一路下跌到2017年6月的1800点,已经下跌了近20%。当时偏离市场的情况非常严重。有多严重?
上证指数在2016年初下跌2600点后开始一路上涨,2017年6月上涨至3200点,涨幅超过20%。
这个比较有意思。市场上涨20%,同期创业板下跌20%。两者的偏差达到了40%。当时是价值投资和白马股的天下。手里的消费资金也涨得很猛,但从2017年6月底开始,以格力、美的、老板电器为首的家电白马开始下跌,同时酿酒和医药也开始下跌。于是我当时开始分批卖出消费基金,9月初开始分批买入创业板指数基金。
选择南方创业板ETF连接c,买入不收手续费,持有30天以上卖出不收手续费。投资初期甜蜜,已经上去了!
然后是一年多的亏损,2017年12月初亏损近8%。
当时的策略简单粗暴。
看当时的投资策略,简单粗暴有效,第一阶段就完成了。该回去了。
2018年2月底继续下跌,太可怕了!
2018年3月中旬盈利。
ead14981ac9e09f11eac3922" />2018年的基本基调就是亏损,定投,再亏,再投,偶尔翻个红!

2019年基本开始告别亏损,缓慢盈利。

从4月多到11月初,公司有了新项目,很忙,就一直定投着没太管。到了2019年11月。2年2个月,8%的收益,只能说是一般。

结果快到年底的时候创业板涨了不少。2年3个月13.24%,已经很优秀了。

到了2020年,大家都知道,创业板开始了大涨!1月底,盈利超过20%。

到2020-2-19号,接近2年半,定投了124期,盈利达到34%。
创业板也超过了2000点,停止定投了。计划的第一部分完美的完成了。
进入第二部分,2000-3000点淡定持有。

投资也有8年多的历史了,从之前热衷股票,到现在基金为主,风格改变了不少。最大的改变还是出现在2015年疯牛的时候,8张信用卡套现,再加配资,300多万的资金在股市里,多的时候一天赚30万,当时幸亏赚了就转出来,账户里只维持300万左右的资金,后来股灾来了,还记得当时重仓的国企改革股中粮屯河,短时间就从23.5跌最低到了11.5,把盈利基本都补进去才不至于被平仓,结果这只股很厉害,一个月后的7月15号涨回到24,当时退出了配资,逐步开始还信用卡,又过了一个月到8月17号的时候,这只股涨到了27块多。当时已经清空了。

看看同期的指数就知道我有多幸运了。

经历了第一次A股的疯牛,才知道前辈们有2007年的那次经验有多重要,从此之后梳理了自己的投资思路和方法,拒绝配资,套现。重心从股票转到基金。
投资基金这3年多,有几点和大家分享。
1、定投真的很好,一次性买入一只基金五六万的决定很难做,但一只基金每周定投600-1000的决定却很简单。
2、选基金新手选基金经理,老手选基金投资标的。
3、基金配置要分散,我投了四只基金,包含了纳斯达克指数,港股、美股中概股、创业板。其中纳斯达克指数基金是最省心最稳定赚得最多的。
4、资金量很重要,1万赚100%也就1万的盈利,30万赚10%就3万的盈利。纳斯达克指数基金如果买了后不定投,到现在赚了接近80%,一直定投到现在赚的少了一半,只有37%,但赚得钱多多了。
5、别人恐慌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恐慌。说易行难。2017年做出定投创业板和美股指数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支持,一个是不看好创业板,认为A股没有投资价值,一个不看好美股,都涨了10年了,还能涨?升值央媒当时都在说美股水分的问题。在投资这里,和大众唱反调其实挺好的。比如现在开始停止A股创业板指数的投资,开始寻找新的投资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