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文字|锌秤,作者|迈克、李记,编辑|徐伟
近日,前平台上的巨星众筹项目——Coolest Cooler正式宣告破产。
当时短短52天,就从6万多名投资者那里获得了超过1300万美元的众筹项目,但由于连续跳票后资金断裂,最终惨淡收场。
目前,明星众筹项目Coolest Cooler的倒下,让人们再次对目前众筹模式的未来发展感到悲观。而自从2011年众筹这一全新的模式从美国传来后,在它引发的众筹和创业热潮中跌宕起伏的中国现状如何?未来众筹的方式应该是怎样的?
不实地考察,没见过众筹发起人就投钱
五年前,当最酷的冷却器诞生时,一切都很美好。自2014年8月以来,在短短52天的时间里,Coolest Cooler已经从6万多名支持者那里获得了1300多万美元。在“最酷冷却器”项目中,这笔巨款将用于建造一台内置搅拌器的高科技冷却器。
最凉爽的户外保温箱
在接下来的五年里,虽然Coolest Cooler已经发货了一些货物,但等待收货的支持者们却因为搅拌机业务的罢工和没有替代产品而感到失望。现在,Coolest Cooler已经宣布项目破产,三分之一的支持者还没有收到货,也没有收到退款。
在中国,很多众筹项目推出后都会遵循这个套路。
去年,王锦参与了一个众筹项目,在一个电子商务众筹平台上开发智能设备。“我一共投资了10万元。”王锦说,他参与这个项目的时候,没有去实地考察,也没有遇到组织众筹的相关负责人。因为在众筹平台上看到的图文介绍,他给项目投了10万。
从投钱到现在,王进没有收到任何关于项目进展的反馈。
“中间有很多次申请退出项目,但都被对方说服了。”王锦表示,每次提出退出申请,众筹项目方都会立即在群里闪烁,要么是产品进展顺利,要么是没有投资人退出,要么是马上收获的时候了。现在退出很可惜.“总之,我会尽一切可能阻止退款。”面对这样的情况,王锦只能选择默默接受。
参与众筹的投资者想退出这个项目
庄健是中国较早参与众筹的人之一。他向锌秤回忆,自己被朋友拉进一个群,群主在群里宣讲项目,然后让大家集资。
“当时一股定价1万元,共募资100万元。”庄健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筹集了2万元,认为即使浪费了,损失也很小,但如果成功了,收入会成倍增加。
在集团内部转移资金后,庄健成了所谓的股东。之后,众筹项目负责人会定期向集团内股东汇报项目进展,或者邮寄一些项目产品给大家。但是突然有一天,失主消失了。
庄健告诉锌秤:“我当时的想法是,这笔钱肯定不会被收回。”因为即使是群主的真名,也没有人知道参与众筹的人。
x;">可是两年之后,当年的众筹负责人又主动出现了,并把钱退还给了这些股东们。“群里的人当时猜测,是不是有人去追责讨债了?”但又有多少参与众筹项目的人能像庄健这样幸运呢?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尽管众筹已经入华多年,大众对众筹项目的认识依然不是特别清晰。很多参与了众筹项目的投资者,都没有事先进行实地考察,甚至连背后众筹的发起人也只是仅限于在微信群里有交流,更别说面对面的接触了。
众筹中的套路主要有几个特点:
首先,众筹方会制作宣传视频文案,拉拢粉丝或者用领投方造势吸引人来参与,大众很难分辨;
其次,众筹方在发布项目筹集资金时,会利用众筹平台背书来打消投资人对项目的顾虑;
最后,当众筹方众筹成功拿到钱后,其往往会告知参与者,由于设备故障、发货延迟严重等问题,项目不能按时完成,而让投资人陷入无尽的等待,但这样等待的结果,绝大部分都是众筹项目方已经再也拿不出钱了。
不过该人士也指出,这只是众筹中存在一些问题,众筹模式本身其实还是有其存在价值的。
众筹模式已涉足多个领域
第一个就是让众人惊呼“国漫崛起”的神作——《大圣归来》,其获取的票房近10亿元,而在片尾滚动播放了89位投资者姓名,这代表着这些投资者最后基本上都能凭此获得4倍投资回报。
另一个就是3W Coffee,其以每人10股,每股6000元的“代价”,众筹聚集国内数百位著名投资人、企业高管,快速从创业咖啡,延伸到活动营销、创业孵化、人才招聘等领域。可见,众筹在我国已经开枝散叶。
据PC端众筹平台统计,在2018年左右,众筹模式在国内的发展还处于比较繁盛的时期。截至2018年初,全国共上线过众筹平台834家,其中正常运营的为294家,下线或转型的为540家;运营中平台的平台类型分布为:权益型平台90家,股权型平台89家,物权型平台62家,综合型平台41家,公益型平台12家。
从众筹模式切入的具体领域来看,在汽车、实体场所、科技、农业、房地产、旅游、影视、音乐、游戏和出版等细分领域中,汽车、农业、影视是发展得比较好的三个重点领域。
在汽车众筹方面,算是行业大头,但由于行业鱼龙混杂也的确发生了很多诸如PPT造车等负面新闻。因此,近些年,众筹造车的概念趋于理性。
而不得不说的是,汽车众筹在卖二手车方面,特别是解决车商融资难和投资者缺乏投资渠道等问题上还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此外,农业众筹也值得关注。自2014年引入农业众筹以来,我国探索出了一条消费者众筹资金,农户根据订单决定生产,等农作物成熟后,将农产品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的新模式。
这种团购+预售模式,解决了此前农业领域的痛点,受到小型农业企业、合作社、个体农户的广泛欢迎。涌现出如福建厦门宝生园休闲农场、三亚红花生态园共享农庄、网易未央全民养猪、厚工坊-私人订制酒等优质项目。
不得不提的是,粉丝经济也引发了粉丝众筹,甚至可以将之视为偶像影响力在饭圈变现的典型案例。从时代广场的大屏广告到流量App的开屏,从团购专辑到电影包场,从新歌打榜到超话争锋,粉丝为偶像买单的情况屡见不鲜。
如今,粉丝众筹在饭圈文化更加明确,大致可细分为以下两类:实物(专辑、电影、周边)、非实物(投票、刷榜)。以《偶像练习生》为例,据统计,仅在粉丝应援平台Owhat上,《偶像练习生》前20名的练习生粉丝就集资了超过1300万,有近50个粉丝团体参与。而《创造101》粉丝自发公布的集资金额已经超过了4000万,而仅当时比赛第一位的孟美岐粉丝集资金额就达1200万。

真人秀《偶像练习生》
不过,粉丝众筹最大的问题也日益凸显:被精致包裹的消费文化牵动了大多数人的利益,粉丝众筹的未成年参与、资金流向不清与审核不严等问题也越来越多。
拿什么解救众筹经济?
众筹作为新生事物,无疑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它解决了酒好也怕巷子深的困境,也吸引了京东、蚂蚁、百度、平安等巨头争相布局。在巨头的牵引下,行业迎来爆炸式增长,还出现众筹客、大伙投、第五创、头狼金服等多个融资额百万级别的项目。
但另一方面,股权众筹业务模式存在的天然缺陷,让项目侧与资金侧存在一定程度的错配,致使股权众筹平台在进行项目端和资金端的匹配上必然会出现问题,也由此引发平台发展危机。数据显示,从2017年开始,各类平台数量就开始下降,截至2019年6月底,还在运营中的众筹平台仅有105家。
在此情况下,只有让相关部门强监管介入,督促平台完善信息审核与风控体系,建立公平、透明、可持续的众筹模式。或者说,众筹入华多年,经验与教训并存,需要政府加以监督引导才能逐渐走向健康轨道。
互联网时代下的众筹模式其实有着深刻的意义。通过互联网方式发布筹款项目并募集资金,相对于传统的融资方式,更为开放,有价值的项目都可以通过众筹方式获得项目启动的第一笔资金,为更多小本经营和创业公司提供了无限可能。
近期,华为中国生态大会2020再次将众筹提到了关键位置。这说明,作为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新生事物,当认清了众筹的低门槛、多样性、依靠大众力量、注重创意等“四大特征”,完全可以扬长避短为我所用。
比如,华为就从众筹中看到了生态合作新模式,在“生态协同”中,不仅实现技术协同、方案协同、业务协同,也将实现相互之间全面开放,实现思想众筹、资源众筹、能力众筹。
值得一提的是,国际上对于中国众筹事业也保持着乐观的态度。据世界银行近日发布的《发展中国家众筹发展潜力报告》显示,预计到2025年,中国众筹行业市场规模可达500亿美元。
但在解决了政府监管、法律约束、道德困境等不利因素后,众筹才可能进入良性循环、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希望届时,企业和有需要的人能真正享受到众筹模式创造出的丰厚价值。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