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信息网讯:第三方工程评估机构独立于勘察、设计、施工、施工、监理等参评单位,依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企业工程质量安全评价标准和制度、拟评估项目的设计文件,按照具体程序对评估项目进行检查、评估和评分。第三方评估机构独立、客观的特点逐渐形成市场共识,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尊重。
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为行业创造持续增长动力
城市化是推动全社会工程建筑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根据世界城市化发展的普遍规律,我国目前正处于城镇化率30%-70%的快速发展区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城镇化水平首次突破60%,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60%,我国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城镇化持续推进,带动了整个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
数据来源:统计局、中国商业研究院
国家、社会公众对工程品质及施工安全要求不断提升扩大行业市场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和社会公众对建设工程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201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关于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质指导意见》号通知,要求:以建设工程质量问题为切入点,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逐步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不断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抽查达标率和人民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建设工程质量整体水平。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建筑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管理,整体质量水平稳步提升,施工安全更加受到重视。然而,建筑工程行业体量大,各种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在工程质量要求日益严格、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相关主体责任不断增加的背景下,第三方工程评估行业的市场需求将持续扩大。
存量市场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经过多年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中国现已进入存量建设时代。目前,国内城市住房供应(住宅和非住宅)存量交易量已经超过新房交易量。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我国商品房存量面积约195.02亿平方米,较2018年增长9.65%。
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老城区的一些建筑已经不能满足城市未来的发展需求,因此旧城改造成为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产业升级、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公众对建筑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商场改办公楼、联合办公、长租办公楼、长租公寓等项目为基础的既有建筑整体改造,以及对旧房、旧办公楼、学校、医院等的质量检测、修缮、运维需求。都在不断拓展,为第三方工程评估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IDI)的兴起为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国引进IDI始于2005年8月,原建设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建设工程质量保险工作的意见》,鼓励各地开展IDI试点。政策出台后,上海率先于2006年发布《关于推进建设工程风险管理制度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首次将IDI引入上海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和政府主导的公共建设项目。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上海逐渐形成了IDI“上海模式”。到2016年6月,上海发布了《关于本市推进商品住宅和保障性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的实施意见》,扩大了ID的覆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