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上很冷。大约零下十度。我晚上没有出去。我住在酒店里。有时间的时候和朋友简单聊了一下项目管理科,高级软考的信息系统,经常被称为高项。
1.理解软测试
软考是国家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技术考试的简称,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这里说的是高级中的高级项,也就是软开行业项目经理必备的证书。它还有另一个可以作为职称的功能(计算机行业的职称是通过考试来评定的),在一些城市还可以享受人才补贴。比如在安徽省合肥市,项目高的同志,三年每月可以拿到3000的人才补贴。
2.了解高项目
高水平考试的主要内容是项目管理的相关知识,当然也包括计算机和系统集成的专业技术知识。就难度而言,我觉得相对于系统分析师和系统规划者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毕竟专业性没那么强,非计算机专业的同志可以努力,一般通过率在20%左右。
3.困难
计算机软考最难的是必须一次考试通过所有科目,否则就要重新考试。与其他考试不同,你可以在两到四年内通过所有科目。这也是软考比较难的地方。如果不注意,很容易翻船,然后所有科目都得回来。
4.早考
上午的考试主要由选择题组成,包括三个部分:一是计算机专业知识,二是项目管理知识,三是英语。这个项目的知识与工程的知识有很大的不同,工程的知识主要包括5个过程组,10个知识领域,47个管理过程,与大家遇到的一建两建有很大的不同。她的教材主要是pmbok,所以有必要系统学习项目管理的知识,尤其是全面管理和范围管理的模块。主要方法是听和练。我觉得早考应该是三科中最难的,甚至比论文还难。因为很多点也很专业。至于英语部分,一共五道选择题。如果你英语好,可以直接拿满分。比如不看这部分,会得满分(这里不要太谦虚,有点[害羞]吹嘘)。如果你英语不好,我建议直接放弃,因为短时间内没有办法提高。你可以熟悉常见的英语单词,这样你就能有印象了。你不会瞎的。反正就是五分,不会影响你的及格
5.下午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我觉得应该比较简单,特别是对于我们有建筑工程师考试经验的同志来说,计算题基本等于给分。计算机里每年的题型不多,所以一定要搞清楚挣值的含义和各种名词的定义。这里的挣值和建筑商的挣值不太一样。
我觉得联系往年的真题就够了。其他大题基本都是在十个知识领域开发的。比如我拿那年最后一个案例中马斯洛的需求,碰巧认真复习了人力资源管理,基本上没有丢分。因此,每一个知识领域都应该被仔细审视。如果不在考场复习,编起来就不容易了。全部覆盖,突破重点。
6.关于下午主题的论文
哈哈,很多同志都为论文头疼,觉得很难。不要怕这不是给你写硕士论文的,而是有套路的。建议大家提前准备好模板,稍微修改一下模板,形成自己的模板。有项目经验的同志要提前准备好完整的项目经验。写的时候可以写一些专业术语,比如系统采用什么架构,服务器选择,操作系统采用什么,数据库采用什么等等。这样阅卷老师就认为你专业,可以轻松通过。没有项目经验的同志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个,或者请软件行业的朋友帮忙提供一个项目案例,自己改。
我觉得三点通过卷子并不难:第一,好的模板一定要熟悉你的模板,非常非常熟悉,因为考试的时候没有时间仔细思考,看完题目上来还要写,所以熟悉你的模板非常重要。另外,在写知识领域的二级流程时,一定要写在不同的标题下,逻辑清晰。阅卷老师会一眼就知道你在这个知识领域的熟练程度,更容易获得好印象。第二,是一个很好的项目案例。项目选材新颖,涵盖技术全面。技术方面不能写得很深,但必须全面。第三,字体工整,时间和字数控制得很好,字数不要有点要求,否则容易卡住。当然时间紧,可以提前练习写作。通过论文不难达到以上几点。
最后分享一个我的小插曲,就是论文题目一定要写完,注意有时候后面也有一个。考试的时候匆匆看完前面就开始写了,最后发现后面也有题目的要点。当时很害怕,好在最后一段做了一些应急处理,最后还是通过了。希望大家在考试的时候能够认真阅读论文题目。
18.36到19.16用了40分钟码字,希望能给想通过高项的人一点帮助,那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