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云南文山智慧教育平台 文山创业平台

决战扫黑除恶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史飞

“感谢检察官能够公正执法,让我儿子有机会重新做人,让我们全家人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近日,王云(化名)的父母走进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人民检察院,将印有“感谢您为我的孩子所做的一切”的横幅送给办案检察官马,并对他连连道谢。

原来,2018年初,王云在法治学校学习后认识了张贾贵(化名)等人。他们通过拍摄、发布吃喝玩乐等照片和视频吸引了不少未成年人的注意,随后团伙主要成员利用。由此产生的“名气”通过收取“保护费”帮助“解决问题”赚取了近3万元的收入,其中大部分用于日常开销,部分用于购买砍刀。

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王云等人在市区KTV、酒吧、客运站发生两起聚众斗殴、两起寻衅滋事、两起故意伤害事件,造成两人重伤、三人轻伤、五人轻伤。

“本案涉及未成年人46人,公安机关共立案刑事案件19起,分别办理。其中王云等7人涉嫌寻衅滋事、聚众斗殴、故意伤害罪,移送审查起诉,认定为恶势力团伙。”马表示,云南省人民检察院将此案列为督办案件,省、州、市三级检察院统一审查把关,对事实证据和刑事政策把握谨慎。

“经过认真审查和指导补证,我们认为王云等人多为缺乏家庭监护或监护不当的未成年人,他们为了寻求生活来源和同伴支持而结伙。该团伙虽然在形式上形成了等级结构,但其成员身份并不是在作案过程中形成的。团伙成员及其他涉案人员对王云命令的服从,并不是由于团伙通过暴力等非法手段形成的控制影响,而是由于偶像崇拜等原因。因此,这个团伙与那些经常为了共同犯罪而聚集在一起的邪恶团伙有着根本的不同。”马说。

她指出,这些未成年人通过社交软件发布视频吸引眼球,是由于未成年人对模仿、炫耀、耍酷的偏好,以及对新社交媒体的追求;该团伙的违法犯罪活动源于争强好胜、虚张声势,符合未成年人冲动、鲁莽的特点;每起犯罪的地点和时间不固定,在某个地区或行业没有不良影响。此外,该团伙从组建到作案不到一年,团伙成员参与作案,由王云通过微信群发布的信息随机邀请、聚集,未组织。故认定王云等人不属于恶势力团伙犯罪,定为未成年人团伙犯罪:决定对王云等3人提起公诉,对张等12人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对2人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对涉案的29名因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仅参与违法行为而不予处罚的未成年人,根据其社会背景调查和监护教育条件进行分类并精准帮扶。

目前,在检察官的帮助和教育下,涉案未成年人全部可以返校学习。他们有的掌握了挖掘机械的技能,创业成功,有的找到了稳定的工作。

记者了解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云南检察机关未检部门按照省委、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部署,提前介入、审查、检查涉黑涉恶未成年人案件,既保证了扫黑除恶专项工作要求的落实,又注重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和犯罪预防。

“未成年人参与黑恶犯罪不仅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幸福、社会安全、和谐稳定,也凸显了社会综合治理中的深层次问题,尤其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权益保护方面的问题,值得研究。通过对全省检察机关受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主体特征、案件性质、犯罪原因等方面均呈现出一般未成年人犯罪的特征,两者并无区别。应当坚持和体现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和宽大缓刑政策。在具体案件的办理中,必须注意把握和运用未成年人案件“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等特殊保护刑事政策和扫黑除恶、严惩不贷刑事政策,审慎作出实质判断而非形式判断。”云南省检察院第九检察部主任陈告诉记者,云南作为边疆少数民族省份,社会条件和人民感情复杂,未成年人犯罪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据了解,为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云南检察机关因地制宜探索了自己的工作机制。云南省检察机关全面推进未成年人司法案件专业化、组织体系科学化、支持体系社会化。他们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以省文件形式成立,率先在全国成立省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领导小组;建立省级检察机关第一届未成年人检察专家咨询委员会;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重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分级干预和精准帮教重罪未成年人、办理涉外未成年人案件和犯罪预防等机制;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毒品犯罪案件的司法实践中,积极贡献云南实践样本,创新未检工作。

来源:法治日报——法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