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县农民刘杰解决垃圾处理问题。环境昆虫年产值可达100亿
早就知道山东曹县以西15公里的王泽普农民专业合作协会有一个迷你家庭农场,面积只有10亩,但却是各种生态种养新技术的完美结合。
伴随着清晨的阳光,只有王泽普家庭农场的鸡在唱歌,勤劳的饲养员把带着露珠的黑麦草扔进窝棚;观赏鸡笼下成千上万的蚯蚓无时无刻不在分解鸡粪;昆虫房里不时传来嗡嗡的声音,上亿只黑水蛞蝓和工程苍蝇把它们的宝宝煮成孔雀和野鸡.
黑色虻虫专吃粪便泔水
近日,笔者来到山东曹县以西15公里的王泽普家庭农场,见到了中国昆虫网CEO刘杰。他正在他的黑水蛞蝓农场向几十名游客介绍他发明的“虫堡”。一个透明的小房子里满是黑色的虫子。
"这是一种资源昆虫,被称为亮点和平角水蛞蝓,俗称黑水蛞蝓."刘杰说,黑水螅是双翅目水生生物科的腐生昆虫,其生长发育可分为卵期、幼虫期、蛹期和成虫期。幼虫以自然界腐烂的有机物和动物粪便为食,成虫寿命较短,不超过10天。幼虫以花蜜和露水为食,平均产卵约1000枚。
"幼虫喜欢吃腐烂的东西,畜禽粪便和泔水是它的食物."据刘杰介绍,这些泔水完全可以作为黑水蛇幼虫的饲料。而且黑水螅的幼虫对盐、香料、食物毒素等化学添加剂不敏感,特别喜欢油腻的食物。
刘杰为作者算了一笔账,展示了昆虫数量之多和处理溺水的效率:“幼虫从第三龄开始进入大摄食阶段,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可以一天24小时进食,摄食效率非常高。”刘杰说,1立方米饱和的4龄幼虫,在适宜的环境下,24小时内可以处理约800公斤(含水量70%)的厨余垃圾。对死鱼、烂水果、猪粪、剩菜剩饭等常见有机废弃物特别有效。
幼虫全身是宝,可喂鸡鱼养龟蛙
如何让泔水变废为宝?刘杰告诉笔者,太湿的泔水不能直接喂幼虫,需要将泔水倒入加工设备中粉碎,然后过滤出水,剩下的固体物质可以直接喂幼虫。泔水的初加工非常简单,可操作性强。幼虫通过分泌特殊物质,达到泔水杀菌除臭的效果,驱赶苍蝇。
“这种虫子全身都是宝,含有很高的蛋白质。它作为饲料非常好。”刘杰告诉笔者,仔鱼的营养价值极高,干仔鱼含有45%的粗蛋白、36%的脂肪、氨基酸和脂肪酸,优于普通的豆粉和骨粉,可以代替鱼粉加工成干虫粉,成为优质的水产养殖饲料。“幼虫可以直接作为饲料喂养鸡、鱼等经济动物。因为它的幼虫能在水中生存,所以是水产养殖中不可多得的活饵。”
黑水蛞蝓的棚壳也能变成宝。“如果这些贝壳被家禽等动物吃掉,就像给它们添加维生素一样。”刘杰说,幼虫的排泄物也可以变成宝,干燥后可以简单地用机器加工成颗粒,作为有机肥还田。
“黑水蛾幼虫的加工很简单,但它的高附加值确实令人惊叹。”刘杰告诉笔者,黑水螅处理的有机废弃物,结合适当的有益微生物,可以将病原微生物的存在可能性完全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大规模养殖年产值可达100亿
"我们黑水獭项目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据刘杰介绍,中国是饲料添加剂鱼粉的最大进口国。2013年我国鱼粉需求约260万吨,国内鱼粉产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约130万吨。如果完全替代鱼粉,意味着产品年需求量超过130万吨,产值超过100亿。
“根据市公用局环卫处2012年的数据,菏泽市四区每天产生的厨余垃圾量为180吨,每年有2万多吨溺水垃圾产生。”刘杰介绍,利用黑水獭处理泔水的潜力巨大,昆虫生长、繁殖、繁殖速度快
再生能力强、食物转化率高的特点,若能规模化养殖,前景广阔。刘杰告诉笔者,他2000年创办了全国首家中国昆虫网,2008年从网上了解到韩国养殖黑水虻处理垃圾很成功, 就通过关系从韩国科学院聘请了一位专门从事黑水虻养殖的专家在河南郑州创办起了国内首家黑水虻资源应用研究所,也许是水土不服,从韩国带来的虫子怎么也不产卵,折腾了近两年,韩国专家扔下个烂摊子走了,30多万元的投资打了水漂。不甘心失败的刘杰,开始自己探索黑水虻养殖的三年苦旅。2013年虻虫养殖终于有了大的转机,他在离自己家不远的奶牛场采到了一种类似黑水虻的小昆虫,后来经专家确认这种虻虫叫亮斑扁角水虻,在我国广泛分布,原来从韩国引进的叫黑色指突水虻,两种虫子虽然是近亲习性却有很大区别。接下来的黑水虻养殖顺风顺水,到2019年底,刘杰已经有了上千万只虫子,利用餐余垃圾、鸡粪、猪粪、兔粪、黄粉虫粪等养殖实践都取得了每一手数据;黑水虻干虫也联系到了销路。笔者了解到,不久前刘杰刚刚获得了一笔可观的风投资金,他设计的餐余垃圾生态无害化垃圾处理站建设项目将面向全国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