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惠东港口镇,惠东创业网

华侨城新区环境优美。

游客在巽寮游玩。(数据图片)

日前,记者从惠东县相关部门获悉,预计2016年,该县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0亿元,同比增长12.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6.77亿元,增长11.68%;规上工业增加值208亿元,增长22%;固定资产投资380亿元,增长22%。

旅游发展

去年接待游客913.5万人次

据报道,去年,该县呈现出山区和沿海地区旅游业双线发展的趋势。预计2016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4.8亿元,增长12.7%;接待游客913.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8.3亿元,分别增长11%和35.8%。

近年来,惠东县不断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当地旅游度假区基础设施建设。随着朝晖高速惠东段的开通,游客进入县城山区景区变得更加方便。其中,深圳、东莞游客到达白盆珠库区景区仅需一个多小时,而汕尾等粤东游客进入白盆珠库区景区、高滩红色旅游景区仅需半个多小时。便利的交通优势使得这个县的山地旅游异军突起。入冬以来,该县新安苦湾、高滩中洞等景区人气极高。在沿海,该县先后引进了100多亿元的金融街、碧桂园等大型综合旅游项目,初步建成了以巽寮湾、双月湾、雅坡脚为代表的旅游吸引体系。巽寮、港口、平海、仁山等滨海旅游小镇魅力凸显,大亚湾东岸“百里滨海景观大道浪漫休闲绿色长廊”雏形显现。

产业升级

10个农产品获省名牌农产品

据了解,目前,全县已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18.5万亩,年种植面积75万亩的市级特色农产品12个,农业龙头企业81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注册农业品牌50多个,产品70个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彭昌鸡蛋、九华土豆等10个农产品获得省级名牌农产品。预计2016年农业总产值达74.6亿元,增长6.8%。

此外,国家鞋检中心建设启动,鞋企“机器换人”步伐加快,逐步形成鞋产业链的鞋类电商平台、展会平台和B2B O2O垂直一体化服务平台,成功组建5个鞋业产业集团,“翔联”“卡莱利尔”获中国驰名商标。目前全县有鞋企6200多家,预计2016年生产鞋9亿双,产值300亿元。

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加快惠东产业转移产业园二次创业,引进培育以华大辐照、佳得利科技、飞泰克装备、海龙模具为代表的医疗器械、生物保健、高端装备制造、高端电子信息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城乡统筹

拟建山江、山海及江海快速对接路

近年来,惠东大力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将建设广惠高速、深汕高速等4条高速公路惠东段。

ion-index="0">厦深铁路惠东站,以及惠州海湾大桥、盐洲跨海大桥、港口跨海大桥,完成一批国道、省道的升级改造;扎实推进水、电、信息、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发展承载能力不断增强,服务功能日益完善。


同时,围绕“一城两街道”,抓好县城提质扩容,实施县城建设十大民心工程,建成飞鹅岭森林公园等一批市政设施。


当前,惠东正全面实施“山海统筹”、“双城一体”战略,规划建设山江、山海及江海三大重点交通节点快速对接路,推进县城——— 稔山滨海新城联动发展,加快山海统筹发展步伐。尤其是以投资800亿元以上的稔山科技文化生态城项目落户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稔山新城起步区建设,打造成创新驱动的示范标杆,以此辐射带动全县发展。


环境保护


每年将在县城建5个小公园


惠东还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目前,已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生态乡镇11个、市级生态示范村165个。海洋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推进,考洲洋清理整治一、二阶段任务圆满完成,28平方公里洋面恢复美丽自然海景,万亩红树林种植项目完成过半。


未来两年,该县将投入9.4766亿元,完善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大力推进“南粤水更清”行动和“美丽乡村·清水治污”行动,该县目前正编制《惠东县劣Ⅴ类水体达标方案》和2016~2018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标升级及管网完善工程项目的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用上述的技术成果来精细化治水。严格落实河段长效责任制,完善河涌综合整治机制,加快推进全县16条重点河涌综合整治,尽早实现消除劣Ⅴ类水体。同时,在目前已建成137座的基础上,未来2年计划新建168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主要自然村。


目前,该县环境质量保持稳定优良,西枝江干流水质良好,县城上游保持Ⅱ类水质,县城下游保持Ⅲ类水质,符合功能区的目标要求;全县城镇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县城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6.8%。在惠州市2014、2015年度环境保护责任考核和大气污染防治考核中,该县连续两年获评优秀等次。


目前,该县以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县城”为抓手,努力办好十件民生实事,推进一批“接地气、百姓缘”民生项目建设。据介绍,从2017年起,该县每年将在县城范围内建设5个小公园,各镇同步进行城镇绿化行动。同时,每年安排1亿元以上用于完善农村路网,基本实现 “行政村到自然村公路”硬底化,让更多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


本组文/图(除署名外) 本报记者赖金朗 通讯员黄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