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无人果蔬自动售货机前挑选果蔬。新华社记者马思佳摄
新华社银川7月13日电(记者赵倩、马思佳、张猛)60岁的朱启金和妻子最近不用每天早起逛离家不远的早市。小区楼下的无人果蔬机成了夫妻俩的新选择。
“我只见过可以这样卖的包装好的零食和饮料。没想到蔬菜水果会这样卖,方便又干净。”朱启金说。她用手机微信应用扫描了冰柜上的二维码。柜门打开后,她拿了几盒小番茄、几个玉米和剥好的洋葱,然后关上柜门。电子感应秤直接称重,朱启金的微信账号自动扣了十几元。
“扫码支付很简单,我们老年人都会。家里有两个人吃的比较少。去早市或者批发市场都不容易。如果你买多了,你会被毁了。这台自动售货机一次只买一天,不会浪费。”她说。
今年6月,位于西北内陆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部分社区开始出现无人果蔬自动售货机,其中就包括朱启金居住的社区。
市民在无人果蔬自动售货机前挑选果蔬。新华社记者马思佳摄
“果蔬品种有50多个,基本上每两天更新一次,保证新鲜度。因为这些果蔬是从基地直接发货,价格比超市同类产品低15%到20%。工作人员会根据市场和后台果蔬的新鲜程度及时调整价格。”宁夏靳诺恒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玉杰说。
凭借多年在互联网行业的经验和直觉,陈玉杰在疫情期间萌生了在银川引进无人果蔬机的想法。“居家隔离期间,我经常在网上下单买水果蔬菜,但有时候拿到后发现不是很新鲜。所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办法既看水果又看蔬菜,不接触就购买。最好是在家。”她说。
最后,经过与公司其他负责人讨论,陈玉杰决定在交通流量大的高端住宅区率先推广。“虽然西北乃至全国无人果蔬自动售货机不多,但人们越来越接受新的消费模式。只要果蔬的品质和实惠的价格能够得到保证,就一定会有市场。目前已在5个社区安装了5台机器,目前正以平均每周一台的速度推送。”陈玉杰说。
记者看到,自动售货机旁边的显示屏上实时显示着基地内一批批果蔬采摘、分拣、加工、清洗的画面。“在显示屏上,我看到这个小番茄是从基地采摘的,直接打包,吃起来非常安全。”朱启金说。
果蔬每两天更新一次,价格可以通过后台实时调整。新华社记者马思佳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移动支付的出现,“无人零售”已经进入越来越多中国人的生活。疫情过后,“无接触经济”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选择。中国政府也出台了相应措施,支持培育消费新热点、新业态,探索无接触配送服务。
据陈玉杰介绍,该公司还对接了政府的扶贫项目,未来将在自动售货机上增加云南、宁夏贫困地区的特色扶贫农产品,将更多优质农副产品送到老百姓家门口,帮助他们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