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股票价格高低怎么看 股票的估值怎么看是贵还是不贵

益学堂寄语:'s的初衷是全心全意为投资者服务,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框架是塑造投资能力的起点。

知道一家公司的股价有多便宜是最难投资的。

股票投资本身并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尤其是在预测一家公司未来发展的时候,这种估计就更不可靠了。

然而,我们无法避免对一家公司进行估值,但这种估值有时可能是准确的,有时可能是模糊的。

对一家公司进行估值最科学的方法就是对自由现金流进行折现,将公司未来的现金流以一定的折现率折现到现在。所以,既然有必要评估一家公司的自由现金流折现,就有必要预测其未来的现金流。

常用的自由现金流预测方法是两阶段法。假设一个公司的发展阶段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是高速增长阶段,后一个阶段是持续稳定增长阶段。

自由现金流折现首先是一种估值方法,其次,选择企业更重要。既然有必要对自由现金流进行折现,就要思考这个企业是否有可能持续成长。这种思维至关重要,但大多数投资者并不具备这种思维能力。

事实上,我们永远无法知道一家公司是否能够持续增长,但我们可以尽力选择一家能够持续增长的公司。

什么样的公司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增长?

它需要差异化的竞争力,它需要保持这种差异化竞争力的能力。一个不满足这两点的公司,无论短期内多么美好,长期来看都是危险的。

估值的前提是企业的选择。

选择一家公司之后,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需要我们去判断,那就是这家公司的成长性。

影响公司成长的因素包括行业的成长性、公司竞争力带来的集中度的提升、盈利能力的提升。然而,无论是行业的增长,还是由于集中度提高而带来的公司的增长,都只是模糊的估计。我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参考历史数据,但我们也知道历史不能代表未来。

;">所以关于一个公司成长性的预测可能出现较大的偏差。例如不同人关于一个公司未来一段时间的年复合增长率预测可能在10-30%之间。虽然偏差很大,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总体还是一个正增长,不是负增长,这就说明大家的预估存在了某种一致性。


很多人说,我不会预测公司的未来成长性。其实在他说这句话时,他潜意识是有预测的,只不过这个预测的偏差幅度可能有些大,让他不愿意表达出来。因为如果当他预测出一个公司未来是负增长时,他肯定不会投资这个公司。


关于一个公司的成长性预测有较大偏差其实是正常的。打个比方,有五个人对于一个公司未来五年的成长性做了预测,总体上在10-30%之间,五个人的预测数据分别为10%、15%、20%、24%、30%,最终五年后,公司的成长性为19%。这个结果证明那个预测数据为20%的人预测的更接近最终实际情况。然而我们并不能因此说这个人的预测能力更强,因为他大概率是蒙对的。


但是我们发现,大家的预测虽然有偏差,却总体上和实际结果的偏差不是很离谱。所以,当我们在做公司成长性预测时,其实结论应该是一个范围,而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字,而且这个范围还不能太窄。


有了基本的增长区间预测,我们在对一个公司做自由现金流折现时,如果当前的价格已经高于很乐观的增长预估下的折现结果,那么它肯定是贵的。


另外,很多人很习惯用PE估值法去判断高估还是低估。在用PE判断时,你可以结合PE和未来几年的增长率一起判断。


对于多数公司用PE-TTM百分比还是可以大致判断这个公司是否高估的。如果十年PE-TTM百分比大于90%,那么基本上可以判断这个公司是高估的。


为什么用十年数据呢?这是为了确保在历史PE数据中包括上一次牛市的高估数据。


是否当PE百分比到了90%以上就减仓呢?可以根据不同人对于不同公司的认可程度来决定。你更认可的公司,自然可以把减仓触发值设置的更高一点。


为什么要结合成长性数据和PE-TTM百分比一起判断呢?因为PE百分比代表的是过去,而成长性面对的未来。


如果我们认为未来公司的成长性和过去不同了,那么对应的PE百分比就要调整一下。以茅台为例,2021年2月茅台的PE-TTM接近2007年大牛市,但其实2021年的茅台要比2007年时高估很多。2007年的时候,茅台的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在30%以上,现在也就在15%左右。


有时候你会发现,按照PE-TTM百分比估值时,合理的估值和高估的PE-TTM区别并不大。这个时候,我们还有一个办法,叫做业绩透支法。


例如一个公司的合理PE为20倍,未来五年的业绩增长率为120%。假定我们用5年业绩增长投资法去估值,那么20*(1+120%)=44倍。透支了5年业绩增长的44倍PE可以认为是高估值。


当然,到底用五年业绩增长透支法,还是用三年业绩增长透支法,自己去判断,哪个让自己觉得舒服就用哪个。


最后一个判断估值高低的方法是情绪法。在大家都不买股票时买入、都不再谈论股票时买入;在周围人都在兴奋地谈论股票,哪怕之前从来不谈股票的人都在说炒股赚钱了,这就是卖出的时候。这个方法看似简单,但是非常考验人性。


总结:


今天我们首先讲了企业选择方法,我们选择的企业必须有差异化竞争优势,而且这个优势还很难被复制和打败。


其次我们讲了四种估值方法:


1、自由现金流折现法


2、PE百分比法


3、基于PE百分比的透支法


4、情绪法


每个企业都是不同的,我们对于企业的认知也是千差万别的,所以为了寻求权衡,可能需要同时用到多种方法。


最后,当我们判断出了企业的便宜贵贱,并且能基于估值去高抛低吸,那么是否就意味着用这种方法一定会比持股不动赚得多呢?


未必。


一方面我们对于这个企业的认知可能本来就远远不够,因此难免会做错误的选择。如何看待这种情况呢?这说明我们没有赚到自己能力之外的钱,当然也完全有可能是因为我们的错误认知导致我们赚了更多的钱,市场也会经常奖励错误,以鼓励投资者犯更大的错误。


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我们做的是对的,但是市场却奖励了错误,而且要几年之后才会纠错。


我们需要用正确的方法去赚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很难知道市场短期会如何反映。但是长期看,市场还是有效的,它是长期称重机。


不要用市场的短期报价作为自己行为正确与否的判断,坚持自我、不断提升才是在这个市场长期生存的法宝。基于估值的高抛低吸是否有效,除了取决于我们的认知能力,还有就是有效性的判断必须是基于长期的多样本统计数据上的,而不是短期的市场报价。




END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境外机构编号):91310109MA1G5BK839


免责声明:本文为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能作为您的投资依据,您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请您确认自己的具有相应的权利、行为能力、风险识别能力及风险承受能力,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所涉及个股仅作为案例分析和学习交流,不作为买卖依据。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