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方便袋加工厂加盟包回收,代加工厂家包回收可靠吗

掺有食物残渣的餐饮油只需倒入食物滤油袋(以下简称“滤油袋”),过滤后不会留下杂质,可重复使用。

日前,红星新闻收到一位网友的留言,称这种滤油袋在各大电商平台都有售。“实际情况是重新使用油”。该网友质疑,尽管经过物理过滤,反复使用的食用油仍对人体有害。

商家声称过滤后“不留杂质”是真的吗?滤油袋过滤的油流向哪里?过滤后的油还能再吃吗?

红星新闻发现,目前滤油器产品没有相关国家标准,其质量安全监管是通过监督抽检进行的。专家指出,对于一些添加了有机添加剂或合成纤维的滤油产品,反复使用会造成少量微量添加剂外移。只要不超过标准值,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不建议重复使用太多次,最多三次。食用油再利用,即使是清澈的,也肯定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无法过滤掉。

商人:延长油的使用时间不会把黑油变成清油

红星新闻记者发现,很多主流电商平台都在卖“滤油袋”,而且产品信息也差不多。

以某平台为例,相关产品价格在9-365元左右,名称大多包括“商用汉堡店”或“商用起酥油滤纸”等。许多商家标明“油炸食品商店或家庭”。很多商家声称产品是“棉纤维”做的,可以用170的热油过滤,重复使用三次左右。“如果过滤后没有损坏,轻轻刮掉粘附的残渣,干燥后再使用”。有的商家称之为“精细过滤不留杂质”,有的则称之为“过滤油中的杂质、碳化物和氧化物”。也有商家建议滤油袋“不能改变油的颜色”。

“我是做炸鸡生意的,用起来很方便”,“这是油炸行业必备的产品”.在产品评价中,有很多自称是商家的买家留言。一位名叫“王婆私房菜”的买家说,“过滤后的油比过滤前清澈多了,用完就可以买”;另一位名叫“疯狂烤鸡架沧州店”的买家认为“物有所值”。

12月23日,红星新闻记者致电江苏南通三木精密滤纸有限公司作为买家。一位姓林的工作人员说,公司生产的机油滤纸可以供餐厅使用。“原理是负压过滤。用纸过滤掉油中的脏东西和杂质。”他说,滤油纸采用脱脂棉和进口木浆制成,不含稳定剂和化学纤维,不会影响食品安全。“如果是化学纤维,高温后可能会污染食物。油温不应超过200。对环境要求不高,就是不要淋湿。”

在各个电商平台上,都有商家附上测试报告。苏州宝维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维德公司)就是其中之一。据天空调查,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4月,登记机关为苏州市吴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主要从事工业滤纸、食品滤纸、定性定量滤纸、工业滤纸等工业耗材的生产、加工和销售。

宝维德公司高姓负责人向红星新闻提供的“食用油滤纸”检测报告显示,2019年8月7日至13日,经中国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检测,结论为“检测项目检测结果符合FDA(美国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1CFR 176.170。限制与水基食品和脂类食品接触的纸和纸板组件的要求。”

据中国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官网显示,公司总部位于深圳。2009年10月在深交所上市,是中国检测认证行业首家上市公司。

据宝维德公司高姓负责人介绍,该公司滤油袋采用“木浆棉,纯植物”制作。油炸食物时,落入油中的面包粉等杂质可以被滤油袋过滤掉,“这样油就没有气味了,延长了油的使用寿命。油温低于180。负责人还表示,每个滤油袋可以根据不同情况使用一两次到四五次。如果是炒鸡腿,前一天换一次油,用滤油袋,可以两天换一次油。但是,如果油炸臭豆腐的量大,你必须每半天换一次油。

有网友担心,或者是火锅店使用滤油袋,将回收的火锅底油非法过滤后加工销售。他说火锅油无法过滤,“粘度太高,无法过滤。而且,国家对火锅底油有严格的管理。”

至于一些自称过滤碳化物和氧化物的商家,他直言:“碳化物肯定可以过滤掉,但氧化物不行。因为这是高温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属于油品变质。如果油是黑色的,就不能用。”

该负责人还表示,宝伟德每月销售滤油袋约3万个,销往全国各地,其中广东地区数量最多。“销量一直比较稳定。”主要客户是油炸食品店,少数是自用。

yle="font-size:15px;">虽然销售额稳定,但“每月退货近300个”。该负责人解释,“很多人想把黑油变成清油,但黑油是没办法变清的。退回来我们就销毁了。”


监管部门:只能监督抽查 但未必能抽查到滤油袋


“我们没有遇到监管部门抽查(食品滤油袋质量),只能靠我们自己去控制品质。”宝威德公司高姓负责人告诉红星新闻,“也没有谁说一定要做检测。但我们要做到客户放心、自己放心,所以做了检测。”


而江苏南通三木精密过滤纸有限公司林姓工作人员则称,滤油袋涉及的标准专业性太强,一时“说不明白。”


12月24日,红星新闻记者就滤油袋的行业标准及监管致电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该局食品经营安全监督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坦言尚不清楚相关标准,“我还第一次听说(滤油袋)。油也没有绝对说不能反复使用,但肯定不能长期使用。”


她称,消费者若有疑虑,可拨打12315后,转至相应处室进行处理;也可向该局或相关部门书面反馈,“都会处理的。”她表示,滤油袋不是食品,不属于该处监管范畴,或为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处管理处监管。


当日,红星新闻记者多次拨打该局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处办公电话,但无人接听。


而苏州市吴中区市场监管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红星新闻,“如果生产,肯定是我们单位发营业执照。但具体生产的产品符合什么标准,这是他自己企业的行为。”记者询问颁发营业执照前,是否检查滤油袋合规、其生产是否经过批准,该工作人员表示:“我们不负责检测。如果要检测,要到第三方检测机构,如苏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进行检测。商家一般是客户需要提供检验报告,才会去做检测。如果不需要,不会检测的。”她同时表示,消费者若不放心,可自己送检。


那么,如何监管食品滤油袋的质量安全?对此,该工作人员称,“监管只能监督抽检。一般是国家局(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或者省局对某一项产品进行某一阶段的抽样,也不一定是每个企业、每个产品都抽到。滤油袋这个产品非常小众,我认为不太会抽到。我们地方局是没有资格进行抽检的,我们从来没有抽检过(滤油袋)。”她称,至于滤油袋标准,需咨询标准计量科。


苏州市吴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计量科一位工作人员告诉红星新闻,“一般情况下,国家层面不太会定某一个(具体)产品的标准,而是对直接跟食品接触的东西,会定一些安全性的标准。”而滤油袋的标准,“一般由生产企业制定。”


该工作人员解释,“目前我国对企业的产品标准,采用的是‘自我声明公开’的方法。后续的话,相关部门并不是没有监管,会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的形式,对相关企业的标准、产品等进行抽查。”


中国政府网显示,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该《通知》指出,要建立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的“双随机”抽查机制。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要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前述吴中区市场监管局标准计量科工作人员称,当企业在该局进行信息登记前,该局不会对滤油袋进行提前检查。企业销售滤油袋前,也毋需核实其检测报告,“不需要。我们行政部门没有必要帮企业做企业的事情。行政部门不可能替企业做担保,说你这个产品是合格的。一切都是以市场主体的检测(为准)。”


同时,他表示,“经销商可以要求企业提供相应的检测报告;消费者要去正规的渠道购买,也可以送检。”


专家:滤油袋本身无国家标准 “不留杂质”是不负责任的说法


食品滤油袋是否真的能让油“不含杂质”,对身体无害,且可再次利用?滤油袋到底有没有国家标准?


北京化工大学丁雪佳教授告诉红星新闻,对于滤油袋产品本身并没有相关国家标准。但对于食品接触类材料,国家有强制性的严格标准,例如有GB4806.6—2016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标准;GB4806.8—2016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用品标准;GB 9685-2016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等等。


市面上合规的滤油纸及滤油袋主要是由纸浆以及纤维制成的,在GB 4806.1中对这些材料的感官、理化性质、微生物、添加剂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同时,丁雪佳教授认为,商家所说的“不留杂质”是不负责任的说法,滤油袋及滤油纸仅起一个过滤的作用,只是筛孔很小,能到几十个微米,仅能将一些不溶性的食物残渣等杂质滤除,对于那些可溶性的杂质则无法去除。这些不溶性杂质在油的使用过程中经氧化水解等作用,会产生可溶性的有害物质。滤油袋及滤油纸等对颗粒较大的可溶性有害物质有一定作用,但颗粒很小的则无法过滤。


丁雪佳教授还指出,常见的食品加工过程中, 油炸温度在180 ℃及以上才能达到食品的硬度、脆度、质感的要求, 但长时间高温煎炸会伴随一系列有害物质的产生。首先是丙烯酰胺,丙烯酰胺是人体中的神经毒素, 并且被认为是可能的人类致癌物。然后是一些极性组分,是甘油三酸酯的热氧化和热聚合产物,这些组分与糖尿病、高血压、慢性炎症、动脉粥样硬化等相关联。然后还有反式脂肪酸。这些都会存在于油炸食品中。


另外,丁雪佳教授同时指出,以上这些仅是一些研究的结果,在实际过程中,抛开剂量谈结果是不负责任的事。实际生活中,普通人很难摄入如此大的剂量,所以无需过于担心。


对于食用油重复使用的问题,丁雪佳教授介绍,有专门的研究发现,连续使用时间越长,产生的有害物质越多,当连续使用20小时以上时,油的一些指标会接近国家标准限定值。超过限定值越多,对人体的危害也就越大。


而对于滤油纸及滤油袋的使用,丁雪佳教授建议油温不要过高,可以稍凉一会。对于一些添加了有机添加剂,或者添加了合成纤维的滤油纸及滤油袋,高温油会造成一定的添加剂迁出。但温度也不要过低,温度低,油粘度会升高,滤油时间会增长。


同时,对于一些添加了有机添加剂或合成纤维的滤油纸及滤油袋,重复使用会造成微量的添加剂迁出,但迁出量很少,国家对此是有规定的,只要不超标准值,对人体健康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但不建议重复使用太多次,最多3次。


北京化工大学聂俊教授告诉红星新闻,用棉花加木浆,不加其他化学材质,“做出滤纸是没问题的”。但是“油炸后,油的成分变了。即使清亮,也一定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这些物质过滤不掉的。清,不代表它是好的。”


对于网友担忧商家或利用滤油纸回收火锅底料油、口水油等,聂俊教授表示,“国家明文规定地沟油是不能二次利用的,不管用什么方法。”


栏目主编:顾万全 文字编辑:杨蓉 题图来源:上观图编 图片编辑:朱瓅


来源:作者:红星新闻记者 彭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