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淮阴区办理健康证 淮安留学生创业园办健康证

近日,南通市教育局发布《南通市小学毕业生体质测试工作方案》,规定“体能测试不合格者,不予颁发毕业证书。测试成绩不好的,不得参加评奖”。《方案》一出来就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南通市小学生体检新规则对加强小学体育教育,促进小学生体质健康有什么意义?

南通“破题”,体能测试覆盖全校段

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研究员杨浩在解读《方案》时强调,小学毕业生体能测试不合格,不颁发毕业证书,并不意味着体能测试不合格的孩子就不能毕业。“因为小学和初中都是义务教育,学生是否有小学文凭并不影响他们升入初中。重点不是让家长关注这样的文凭,而是希望家长、学校、学生、老师等。可以更加重视学校体育,用政策强制推动学校体育。”

《方案》规定,从今年开始,将对南通市小学六年级毕业生进行体质测试。测试项目是50米跑,坐姿前屈,1分钟跳绳,1分钟仰卧起坐,50?8往返票。很多家长表示支持,但也有家长表示焦虑:“孩子真的有可能因为体育不好而小学毕业吗?”“除了英语和数学的课外培训课程,似乎还得补充体育课。”“孩子目前的作业都完成不了。怎么才能再锻炼?”

南京科技大学校长王表示,南通成为全国首个将小学生体质测试与小学毕业证书挂钩的“吃螃蟹者”。他认为,这也预示着我国学生体质测试、体检、升学、毕业证挂钩的趋势将从大学、中学延伸到小学。“现在,很多学生等到中考、高中毕业和大学毕业才进行突击练习,但体育锻炼不足的迹象其实早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出现了。”

杨浩说,根据南通市近两年学生体质监测数据,小学毕业生体质测试合格率达到90%以上。在制定计划之前,教育部门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受访的体育老师都认为,只要体育课能保证满、齐、好,学生每天锻炼一个小时,学生通过体检是没有问题的。《方案》并不意味着给孩子“增加负担”。

锻炼不足,“四年级逃课”现象凸显

南通《方案》是根据2019年7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和去年省委、省政府发布的《关于新时代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的。两个《意见》都明确规定“除免上体育课的学生外,不符合身体健康标准的不得颁发毕业证书”。

2019年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南通市中小学生肥胖率为14.8%,居全省第一;南通市中小学生近视率保持较高水平,达到74.6%,居全省第二位。杨浩认为,除了中央和省里出台的为南通出台《方案》提供政策依据的文件外,从南通的实际需求来看,也有必要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促进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王说,我国小学生存在“四年级逃课”现象,即很多小学生从四年级开始就逐渐离开操场,减少体育锻炼。从小学四年级开始,“胖乎乎”和“小眼镜”的比例也明显增加,对学生未来的体质和运动习惯影响深远。

“说出来重要,做出来次要,不要忙。”这是小学体育锻炼中常见的问题

体育成绩纳入高考后,评价体系发生了变化,起到了指挥棒的作用。从去年开始,我省高三学生都要参加体育学业水平考试,只有合格的学生才有资格参加高考。近年来,省内中考中,体育考试的分数相继提高。王认为,通过考试来提高孩子的体质不是最好的方案,但目前是最有效的。

保证课时,让校园体育不再“短”

课”


长期以来,校园体育“缺课”现象严重。据2018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显示,语文、数学周课时数偏多,体育、艺术周课时数偏少。比如,四年级语文周课时数多于6节的学校占比为72%,数学周课时数多于5节的学校占比为67.2%,体育周课时数少于3节的学校占比为44.3%。


体质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娃娃抓起。为把体育锻炼的时间充分留给孩子们,我省在全国率先提出小学阶段每天1节体育课,中学阶段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安排1节课外体育活动,每天大课间体育活动确保10分钟中等以上强度的运动练习时间。


据江苏省中小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2月,已录入系统的6151所中小学中,有6100所学校能够开足开齐体育与健康课程,占比99.2%。另外,根据2019年对江苏省20所高校中8000名抽样测试的大一新生的调查显示,高中阶段各年级按标准开设体育课的百分比为高一99.5%、高二98.9%、高三上学期95.9%、高三下学期85.7%,高考时间的临近导致高三开课比例较低。


让孩子享受到运动的快乐,成为当务之急。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张鲤鲤说:“我省严格执行大课间活动制度,实现课外体育活动课表化,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经过抽查,我省已有90%以上中小学达到要求。”


张鲤鲤介绍,我省不断加大学校体育经费投入,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干预体系,以学生体质健康提升行动纳入省委省政府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专项行动为契机,2017年起,我省在全国率先实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报告书制度,推进中小学生体检和近视等健康数据归档纳入管理,并提供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个人运动和健康干预处方。


近日,省体育局和省教育厅联合发布《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该意见共8个方面31条,其中包括,体育课不再为文化课“让道”,而是与文化课同等重要,中考体育分值权重要占总分10%以上;到2025年,江苏全省创建1500所省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青少年普遍掌握1到2项运动技能。该实施意见出台后,江苏体教融合工作有望步入快车道,青少年学生将会有更多的机会参加体育锻炼。(王 拓)


来源: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