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王金合创业英雄汇,奇思妙想创业英雄汇

6月5日上午8时30分,汽车在不远处蜿蜒的山路上爬上爬下,靖宇县孟江乡中华村的火烧鼎子屯出现在我们面前。记者此行旨在探寻乡村振兴的“密码”,寻找服务“三农”的路径。

春潮澎湃处扬帆奋进时

,在公鸡打鸣的声音中,小溪微微鼓起。位于中华村火烧顶子屯的吉林金河牧业有限公司,占地126亩,成排现代化鸡舍,将建设标准化鸡舍4.2万平方米,配套建设饲料仓库、消毒兽医室、无害化处理等辅助设施以及供水、供电、道路、绿化等公共设施。是集源头养殖、雏鸡孵化、商品鸡规模养殖、饲料生产、肉制品加工于一体的综合性养殖企业

“我们在一期建设了6个标准化鸡舍,每个面积1440平方米。2020年3月开工建设。现有6家鸡舍可安排32人就业,每人每年可收入4.5万至5万元。投资人苗魏军,靖宇人,住漯河县。这是他的家乡。”企业总经理说,他和苗是同学,回国创业是苗多年的心愿。

“二期、三期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孵化鸡蛋5100万个、鸡3500万只。届时,公司可安排员工200余人,带动数千农民务工,实现年销售额1.5亿元。”王金河不停地告诉记者,他脸上总是挂着幸福的笑容。

“鸡舍一期同年建成,同年投入使用。没有县内各部门的支持是无法完成的。”据勐江乡负责人张贵介绍,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靖宇县盘活了优势资源,全面完成了做足土地的大文章,发展特色养殖业,让村民不用外出打工就能在家门口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

吉林新豪园牧业有限公司生猪养殖厂建在孟江乡南天门村西侧,占地面积88413平方米,年产商品猪2万头。厂区内有相应的配套设施,如办公区、员工宿舍区、员工食堂、饲料储备及围栏等。并且企业严格按照欧盟标准喂养。

不要纠结于幻想,不要纠结于想象中的生活。近年来,孟江乡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探索“政府引导、项目带动、产业发展、农民受益、绿色有机”的新模式,以现代化、标准化、规范化为导向,全面加强与国内外企业合作,产业发展链条进一步完善,走上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有机产业发展新路。

全力以赴争取第一名。走进白山市第一书记为三道湖镇太平村代言的官方直播室,在产品展示台前,吉林佳德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榛蘑、蓝莓酒、长白山菊花、蒲公英茶等产品光彩夺目。“我们分别在智边村、太平村设立产品展示中心,向消费者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区域内的农产品,让好产品卖个好价钱。”三道湖镇副镇长李忠军表示,为了发展壮大蓝莓产业,三道湖镇成立了蓝莓协会,大家都在抱团热身,一起进入市场。吉林农业大学教授吴林经常指导村民种植蓝莓,“土壤专家”赵景红也时不时地走村串户,给农民义务指导,解决大颗大颗生产中遇到的困难。

在青山绿水间播洒金色希望

《来自秘密营地,产生于原生态》。来到大山深处的小酒馆村,走进米英生物技术开发专业合作社,蒲公英茶的香味扑面而来。“把农产品变成商品,把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是我们的目标。”谭日虎,d

aoimg.com/large/pgc-image/1c56c59b270c4d0180ee8a04300edeb8" />

那尔轰镇密营里蒲公英茶生产车间。张景军摄


“村民不信耳朵信眼睛。起初,谭日虎为了动员大家伙儿一起发展特色种养殖项目,天天东走西颠,磨破了嘴,腿还受了伤。”那乐轰镇党委书记王占山说,功夫不负有心人,村民们被谭日虎的执着劲感动了,现在都跟着他一门心思做产业、闯富路,一门心思过上好日子。


依托松花江流域小气候优势,那尔轰镇沿江村、平岗村、西头村、那尔轰村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产业。沿江村、北沟村大力发展“寒富”苹果种植产业,全力打造“一村一品”发展格局。借助“拼多多”“淘宝”等直播平台,2020年全镇销售扶贫产品119.56万元。立足丰富的红色资源,全力推动东北杨靖宇抗联纪念园、“重走抗联路”经典旅游线路、黄酒馆村黄氏客栈抗联遗址等红色旅游项目建设,那尔轰乡村振兴的路越走越宽。


苍龙行雨,产业兴隆。龙泉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南阳村贝母、天麻种植面积大、成色好、收入高。大北山村大力发展灵芝、人参种植产业。双龙村草莓及小北山村大蒜等25个种植基地渐成气候。全镇绿色有机主导产业形成了“药、参、菌、果”四大类,衍生产品近百种,成为农民致富、集体增收、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那尔轰镇光伏产业项目。 石靖华摄


酒香也怕巷子深。为了让深藏在大山里的农特产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村里能有一个叫得响、靠得住的集体产业,2016年7月,在吉林广播电视台和靖宇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龙泉镇大北山村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老农夫”品牌,同年9月成立了吉林省老农夫公司。截至目前,“老农夫”品牌累计带动销售各类农特产品1.7亿元,“老农夫”品牌成为省内知名商标,品牌价值达到1200万元,村里的经济作物也“随行就市”、身价倍增。“老农夫”品牌连续4年实现集体分红,带动县域内329户贫困人口增收致富,也为村集体增加收入70多万元。


借助湖光山色,壮大蓝莓产业。三道湖镇自创建特色小城镇以来,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已拥有吉林森工森林食品、吉林嘉德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吉林兰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吉林润泰农林开发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三道湖镇连续4年成功举办长白山蓝莓节,在每年蓝莓采摘季,诚邀蓝莓业界人士到镇里进行实地考察、业务洽谈,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蓝莓鲜果远销至北上广等区域,蓝莓产业成为远近闻名的扶贫产业,被各大媒体广泛宣传报道。


收获乡村振兴的精彩与荣光

吉山吉水,鲜花簇簇。进入花园口镇,干净整洁的板油路一直铺到村民家门口。文化墙上,宣传标语和彩色绘画独具匠心;小路两边,绿化树木与花坛草坪浑然一体。在“王安文旅”精心打造的素筑民居里,游客们接踵而来,流连忘返。


“小农村彻底洋气起来了。”花园口小学教师李君说,现如今,遏制生活陋习、倡导文明新风的理念已扎根乡村,成为广大村民的精神追求。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随着村里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村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风气也好转起来。”黄酒馆村书记赵瑞亮说,过去村口路边垃圾随处可见,现在村里环境焕然一新,花园口真正融入了新的时代。


和风送暖,杨柳依依。中午时分,黄酒馆村村民彭辉家里热气腾腾蒸着包子。彭辉和他83岁的老父亲彭吉秋生活在一起。自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程开展以来,彭辉家靠养牛、种贝母和木耳脱了贫。“现如今,看个病啥的,都是先诊疗后付费,报销还有保障,再也不用担心看不起病了。”彭辉为客人泡上浓茶,一个劲要留大伙吃饭。


兜里有钱,心中不慌。2020年春天,龙泉镇大北山村有60多户村民购买了轿车。伴随着花儿开放,鸟儿飞回的,还有年轻人陆续返乡的步伐,他们纷纷加入创业大军的行列,为乡村振兴逐梦前行注入新鲜血液。驻村第一书记高世龙刚来村里的时候,在一次集中入户走访时,就发现了19名村民在自家开设了麻将点。“当年这里是名副其实的麻将村,如今当年打麻将的人都变成了养牛工、发菌工。”高世龙不胜感慨,发自内心称赞党的好政策带来了农村大变化。


开通网络、建立超市,培育品牌、拓宽市场……真说不清今天的农村是城市的后花园,还是今天的城市是农村的风景线。濛江乡扎实开展移风易俗活动,认真修改完善村规民约,规范群众言行举止,遏制农村不良风气和陈规陋习,开设农家书屋,定期更新各类书籍,建设文化广场,丰富农民业余生活……


现代化的气息正一天天改变着农村的面貌,山里人说的唠的尽是一堆堆“标准”啊、“层面”啊、“业态”啊新鲜词。呼吸新鲜的空气,倾听欢快的流水,迈开坚实的脚步,记者感受到了靖宇县乡村振兴的速度和激情。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作者:通讯员 姜鹏雷 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姜忠孝


编辑:于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