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梨商标名 年产5000吨梨汁饮料工厂

映象网南阳讯(记者 周永生 通讯员 李善喜)“这里的金梨已经进入了8月中下旬的收获期。我已经通过电商渠道提前和客户签订了380吨金梨的销售供应合同。第二批合同期是8月下旬,今天是和大家讨论。供应问题……”

近日,被称为“梨专家”的东风村梨树种植大户、河南省人大代表郑海鸥在黄倩村与梨农讨论黄金梨的科学包装和批量销售问题。

梨产业催生“梨专家”,微商引领大市场。目前,在豫西南最大的金梨生产基地——河南省方城县王波镇,像郑海鸥一样钻研金梨种管新技术、开拓销售渠道、带领群众同步进入国内国际市场的“梨专家”正在批量涌现。

2002年,该镇农民高山峰率先将黄金梨种植引入王波镇,在他居住的东风村种植了500多亩。进入盛果期后,每亩效益近3万元。在镇党委、政府的示范和指导下,全镇梨园面积迅速发展到2.3万亩。由于梨种植管理新技术的全面推广,梨果实品质明显提高,被认证为有机无公害水果。随着黄金梨面积的扩大,产量逐年增加,销售难的问题日益突出。面对产销矛盾,该镇成立了专门的产业办公室。一方面,从拉长产业链入手,引进金梨加工技术,建成大型梨汁饮料厂,支持农户建设冷库、保鲜仓库300多个。另一方面,积极传递销售渠道,搭建电商销售和线上销售平台。牵头成立了电商协会,并与米朵、JD.COM、淘宝、易慕源等知名电商企业建立了稳定的购销关系。同时,鼓励和支持懂技术、会经营、擅长网络营销的知识农民,如郑海鸥、曾宪伟、何永健等,建立自己的微电商团队。这些“梨专家”为梨农提供种植和管理方面的服务。在积极协调黄金梨无公害、有机产品认证的同时,我们购买了自己的检测仪器,先对每一批出口水果进行检测,合格后包装发货。

去年当选为河南省人大代表的郑海鸥是一家外企的翻译。2014年,他回家帮助岳父高山峰管理一个500英亩的梨园。她自己设计配方,自己生产专用肥,推广了一整套无公害栽培技术,发明了适合长途运输的专用包装箱(箱)。通过网络和与亲朋好友的交流,她与米朵、淘宝等众多知名商家建立了买卖关系,也建立了自己的微商团队。我们连续三年实现了金梨的提前预订和线上直销。王刚村的何永健和张燕曾在Xi外交学院任教。2016年,他们辞职回家经营一个300亩的金梨园。每次金梨即将成熟时,夫妻俩通过手机网络直播与商家互动,不仅产品销售迅速,还积极帮助邻居每年销售梨3万多公斤。

去年,这个镇上的金梨不到两个月就基本卖完了。临近春节,针对个别梨农前期不愿意销售造成的梨果积压,郑海鸥等人通过网络互动,不到5天就销售一空。

“这次只提前储备了380吨,8月中旬还要供货,三大客户也存款了!”郑海鸥对今年金梨的销量充满信心。俗话说“金梨还挂在树上,远处已经搭起了婆家”。这个镇上的一群“梨专家”正在制作黄金梨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