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上海手乐 手乐汇加盟真的还是假的

近年来,国内快递行业发展迅速,业务总量大幅增长。“十三五”期间,我国包裹快递市场规模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833.6亿件,同比增长31.2%;此外,国家邮政局预计2021年快递业务量将达到955亿件。

快递业务量不断增长的背后,是快递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很多快递公司都加入了价格战,陷入了恶性循环。

近日,浙江省政府第7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浙江省快递业促进条例(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其中规定快递经营者不得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提供快递服务,后续将以法规形式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这项立法倡议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

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不少专家表示,长期低价竞争不是好事,最终损害的是消费者权益。他们建议通过法律手段对快递运营商和电商平台以及平台型快递运营商进行监管,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快递行业的价格战。

电商掌握定价权利

快递企业打价格战

今年3月,浙江义乌快递价格战再次打响。据悉,极兔快递价格低于1元。4月9日,义乌市邮政管理局确认,百世快递、极兔快递因“低价倾销”被整改,整改未达到要求。主要措施是关闭一些配送中心,这是在同一天实施的。

义乌快递业务量巨大,被誉为快递行业的风向标,一直是众多快递企业的必争之地。据悉,快递价格战由来已久,快递市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掀起一场“风暴”。今年是首次暂停部分转运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规定价格设定要符合价值规律,大部分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由市场调节,极少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由政府指导或政府定价。

据北京邮电大学邮政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国君介绍,我们现在看到的快递价格基本上是市场调节价,而不是政府指导价。此类价格的形成应遵循市场竞争,经营者应同时遵循公平、合法和诚信的原则。最重要的是考虑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关系。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任潮表示,目前国内没有明确的邮费或快递费,消费者看到的快递价格由当地专营网点根据市场情况确定。以北京为例,《北京市快递业价格行为规则》第三条规定,快递行业价格由市场调节,由经营企业根据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情况自主制定,通过市场公平竞争形成价格。

如今,在价格战下,快递的价格已经降到了“1元时代”,引起了很多关注。为什么快递公司热衷价格战,而且力度越来越大?

任潮告诉记者,在国内快递行业,除了顺丰快递和JD.COM,各企业的服务水平、价格体系和运营效率在特许快递阵营中进一步同质化。在这个饱和度高、竞争差异化没有悬殊的快递市场,价格成为消费者感知最明显的核心要素。尤其是义乌这个以小商品贸易为主的城市,客户的单价普遍保持在较低水平。对于商家来说,面对庞大的快递订单,他们会对价格更加敏感。

赵国君建议快递的价格

“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整个快递行业的价格并不受快递行业的控制。更多的是电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降低快递行业的价格,拥有定价权。”任潮说。

另外,快递的价格战是一种持久的状态,现在价格战越演越烈,还有资金糟蹋的因素。赵国君认为,资本加入后,背后有资本支持的企业可以通过烧钱来抢占市场份额。

"font-size:15px;">对于这种价格战,快递企业有些无奈,“不降价等死,降价就快死”,快递业陷入低价竞争恶性循环。


服务水平大幅降低


消费者权益将受损


《草案》发布后,有些网友不解,为何“低价”也要管,况且企业怎么会赔钱做生意,会真低于成本价交易?其实不然,企业可能真会暂时做赔钱生意。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从定义来看,低价倾销行为是指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关于制止低价倾销行为的规定》中均有对低价倾销商品的相关禁止性规定。


任超说,低价倾销违背企业生存原理及价值规律,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引发价格战、中小企业纷纷倒闭等恶性竞争事件,甚至可能导致全行业萎缩。


数据显示,从2018年至今,共有12家快递企业陷入困局。不久前,“派件费仅四毛钱快递点倒闭”的新闻冲上热搜,某快递网点负责人称,今年2月,原本6毛钱的派件费再次下调了2毛,他只能无奈选择关闭网点。此外,还有快递网点的负责人称,目前只能靠借高利贷维持。


快递价格战愈演愈烈,派件费大幅下调,快递员的收入也受到影响。不少快递员吐槽,如今送的快递量越来越多,收入却越来越少。


过多的派件量导致服务质量无法跟上,不少收件人发现自己的快递经常未经允许就被投放到快递柜或代收点;还有收件人发现,自己网购的商品发货后迟迟收不到快递,询问卖家才发现快递网点被停掉了,没有人派件。


“在快递行业中,价格战必然会带来快递网点的波动,网点波动意味着快递末端不稳定。被迫卷入价格战的快递企业,如果没有雄厚的资本实力,为了维持正常的市场运营,只能降低末端派费,直接影响就是快递员收入下降,间接导致服务质量下降,最终失去用户。”任超说。


赵国君说,目前一些快递网点倒闭、快递员跑路及大量流动,快递延时、丢失、破损、不规范投递等现象时有发生。若整个行业都习惯了低价,则将导致整个行业服务水平降低,最终损害的是消费者权益。


不断降价会使网点出现系统性危机,企业的负债、现金流将面临严峻挑战。在任超看来,长期低价竞争并非好事,这种亏损的成本最终都要转嫁到消费者的头上,虽然现在消费者可能占了便宜,但从长期来看,企业最终还是会通过其他方式将利润回收。


赵国君认为,过低价格导致企业间恶性竞争,无力良性运转,更没有办法扩大再生产。有些企业会被淘汰,但这并不是单纯的优胜劣汰,如果放任这种形式的淘汰,最后可能导致整个行业生态体系瓦解。


“如今,快递网点关闭、快递员跑路的状态只出现在局部范围内,我们尚有办法应对,如果这种态势蔓延,整个快递行业的生态体系都有可能瓦解。”赵国君不无担忧地说。


理顺业务协作链条


建立成本测算体系


“处罚快递价格战中的低价倾销行为存在难点。”赵国君说,快递全程突破地域限制全网联合作业,涉及收集、处理、运输以及投递的所有环节,各家企业对成本的计算、分摊体现出差异性,政府对快递成本价并没有非常明晰的掌握,目前认定是否存在低价倾销行为是以市场上约定俗成的价格作为参照物,监管依据其实并不充分。


关于如何遏制快递价格战,赵国君认为,修订相关的法律法规,使产业链上下游的关系理顺,让电商平台、快递企业及收件人等成为平等的合作主体,才是解决之道。


赵国君建议,可以将电商选择快递企业的选择权交给用户,由用户选择使用哪家快递企业,用户不仅对价格敏感,对服务也很关注,能督促快递企业真正做优服务,促使快递企业从价格成本、企业生产发展、做优生态圈的角度考虑,自觉对价格、加盟制等进行规范管理。


任超则建议,通过多部门联合,改变电商控制快递价格的局面,树立打价格战不如打服务战的理念,确保快递业在提升服务质量上多下功夫,不断提升用户服务感知,树立良好经营口碑。


“同时也要督促快递企业进行成本测算。”在赵国君看来,可以形成一个成本测算体系,供监管部门参考,作为监管依据。


任超认为,可以借着《草案》的通过和正式颁布,从浙江开始试点,进而推广到全国范围内,对快递经营者和电子商务平台及平台型快递经营者进行规制,在一定程度上对快递行业的价格战起到遏制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如今快递量持续增长、末端派送费一再压低的背景下,快递员很难每单都送货上门,但若不送上门又担心被收件人投诉。


对此,赵国君认为,目前低价快递本质上是对快递员的进一步压榨,许多快递员实际劳动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这本身不是一个常态,将会导致大量快递员流失。


赵国君建议,邮政企业和快递企业开展合作,利用邮政的网络资源、资金资源、末端资源等优势,打造末端快递新模式。


(来源: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