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农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作为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政策工具,各项农业补贴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助推器和指挥棒的作用,有效促进了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农业补贴力度,从普惠制转向种粮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和帮助农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近年来,农业补贴在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申请农业补贴也需要一定的条件。一些农民抱怨说,他们已经明确提交了申请,但没有收到农业补贴。对于这个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寻找原因,分析对策。
一是要掌握好国家农业补贴申请以及发放的规律
许多农业补贴申请是跨年度的。比如2018年山东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实际上是2017年3月开始申报项目储备的。如果你的申请是去年提交的,补贴没有被批准,你不妨咨询当地农业主管部门,看看项目申报是否还在储备计划中。各省、各地区在发放补贴的时间上存在差异。比如一些配套资金的补贴,往往是在年中或下半年发放。所以要想拿到补贴,首先要掌握补贴的规则和时机。
二是申报材料的完整性
首先,材料的字体、格式、装帧都有一定的要求;其次,申请材料的首页要有目录,要按顺序列出。如申请表、申报表、补贴申请报告、企业及项目简介、公司营业执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与项目相关的数据和图片、与企业相关的荣誉等。如果是扶持项目,必须在补贴申请报告中明确写出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比如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帮助吗?能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吗?当地农民能增加收入吗?农产品市场价格能否稳定,要写清楚。还有一些项目申报明确要求有甲级资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如果你提交了乙级资质,补贴申请肯定会失败。
三是做好申请补贴项目的跟踪
因为农业补贴资金太多,吃的人太多,竞争激烈。此外,企业申报的项目和地方财政支持的项目必须对称。比如你申报的项目虽然是国家公布的政策支持的重点,但不一定是地方财政规划支持的重点,所以会出现项目不对称的问题。同样,各地对支持的重视程度也会有所不同。比如你当地规划重点扶持种植业,你发展养殖业,申报的时候就没有顺畅的种植业,种植产业的资金肯定也就没有了。
四是农业补贴发放的规范性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农业补贴力度,但在部分省市,实施偏离了政策初衷,依靠关系获得补贴的现象也存在,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对于补贴执行和落实不到位的,需要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强监管,也需要社会各界进行监督。
总之,趁热打铁需要狠。作为农业企业,一定要不断提高资质,做好龙头企业或示范合作社等各种认证,这样在申请农业补贴时,才有权利先领取补贴资金。作为普通农民,要及时了解这方面的信息动态,及时申请补贴。作为政府部门,我们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将一些有效的农业补贴政策制度化,积极推行农业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