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一天审批,一天放款。提交申请材料后的第二天,上海杨胜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收到了上海农村商业银行500万元的信用贷款。对于合作社来说,很少能拿到500万元无抵押担保的贷款,更不用说同期优于LPR的优惠贷款利率了。记者了解到,目前,上海农商银行已全面开通信贷绿色通道,多措并举,全力支持疫情防控斗争。
开启信贷绿色通道做坚实“后盾”
春节假期前,上海农商银行要求辖内各分行主动与各类医疗用品、防护用品、体外诊断试剂生产流通企业对接,了解资金等金融服务需求。节日期间,按照保障上海农副产品供应、稳定价格的要求,充分发挥“三农”经营优势,广泛了解各类涉农企业和合作社需求。
上海杨胜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是本轮营销的重点对象,其农副产品主要供应给线上保鲜平台。面对目前的特殊情况,合作社临时招聘了70多名当地员工加班加点,保证货源充足。得知合作社有500万元融资需求后,上海农商银行管理人员于当日完成了尽职调查数据采集和报告编制工作。2月2日,该行通过线上紧急会议完成授信审批,2月3日,立即以优惠利率向合作账户发放授信500万元。
为帮助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应急防水防渗工程,1月,上海盈帆工程材料有限公司紧急生产2.0毫米防渗膜8车,于1月26日紧急组装交付。此前,上海农商银行发放流动资金贷款750万元,及时有力地支持了企业的生产经营需求。
据上海农商银行介绍,除了继续跟进上述企业的金融需求外,该行还在积极对接多家生产流通医疗器械、防护消毒产品、农副产品的企业。只要涉及疫情防控相关的资金需求,都会实行流程简单、数据简单等快速审批政策。
金融服务、疫情防控“两手抓”
春节假期通常是上海农村商业银行的业务高峰期。针对今年的特殊情况,该行提前部署,要求辖内各分行每天对营业网点、办公场所和ATM等对外服务金融工具进行消毒、清洁、通风,对外营业网点配备体温检测仪等防护设备,每天佩戴口罩上班并定期监测体温。
近日,上海农村商业银行长宁支行内的承桥支行、新井支行陆续开门营业,员工较之前提前到岗。在完成网点体温检测和消毒后,他们戴上口罩和手套迎接顾客。“在特殊时期,我们必须戴口罩和手套服务,顾客非常理解和支持。”该网点负责人表示,虽然口罩遮住了工作人员的笑脸,但不会妨碍优质专业的金融服务。
面对疫情,满足社会的金融需求是银行的职责。为保障客户和员工的健康安全,上海农商银行及时调整了节假日网点的安排,在满足客户基本金融需求的基础上兼顾安全性,特别是郊区和中老年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最开始,该行发出倡议,提醒所有到网点办理业务的客户佩戴口罩,必要时配合体温检测。同时
该行徐汇支行服务区域内15家医院和疾控中心,其中大华医院和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被指定为发热门诊定点医院。为妥善完成这些医疗机构和卫生主管部门的账务结算工作,有效防止病毒二次传播,我行徐汇支行制定了特殊时期的催收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从催收时间的衔接,到对催收人员的全面保护,再到回收现金和凭证的消毒和单独存放,既及时响应了医疗单位的财务需求,又尽最大努力保证所有工作人员和纸币不会成为病毒传播的媒介。
px;">顾“小家”,也要顾“大家”对上海农商银行徐汇支行员工沈丽娟来说,这个春节多了一份牵挂。她的先生是上海第二批援鄂医疗队的一员,已赶赴抗战一线一周,“很担心,但无条件支持!”身为银行会计团队负责人,沈丽娟表示会兼顾好家庭与工作,让先生放心在前线作战。得知相关情况后,上海农商银行第一时间向沈丽娟了解工作和生活方面的需求,表示将做好工作安排,尽量减轻工作压力,确保她有更多的精力照顾家庭,让身在一线的先生更安心投入工作。
G50沪渝高速是外地进入上海的重要通道。为防控疫情,上海启动了入沪省界公安检查站防疫查控,所有进入上海的人员都要接受体温和身份信息的检查,各道口检疫人员24小时倒班,对志愿者的需求激增。上海农商银行青年员工金正勋、郁林石、张宇舟主动报名,连续多日值守在G50沪渝高速汾湖道口,为返程人员作体温测量、入沪排查等工作,每天从下午4点值守到夜里12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发挥一点作用,我觉得很有意义”,90后党员金正勋说。
(经济日报记者 钱箐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