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进入国企工作的条件,国企上市条件 关联合同

今年是国企三年改革的关键一年。6月下旬,这三年国企改革迎来了向下半年过渡的重要时间节点。“与年底前完成70%任务的硬性指标相比,在加快进度的同时,还要倒排工期、跑好时钟,确保改革质量。”SASAC相关负责人近日强调。

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获悉,随着国企三年改革进入下半年,诸多改革将迎来冲刺期。预计将在国有经济结构调整、中央企业发展规划、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改变企业关键员工持股比例、推进国有企业上市等方面升级配套政策。

6月22日,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产权管理局、北京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全国工商联经济司的指导下,由北京产权交易所主办的“2021混合所有制改革项目推进会”在京举行。286个央企民企混改协同发展项目揭牌,计划筹资超1200亿元。涉及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新技术企业项目占比超过50%。

混蹄换蹄,稳扎稳打

混改作为国企改革的“突破口”,悬在“加速块”上。

在央企层面,中国铁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孙近日表示,铁建集团扎实推进混改,在确保股权不低于51%的前提下,重点积极引入非国有资本和战略投资者。

“截至目前,中粮集团下属17家专业化公司中,已有12家通过不同形式引入外部资本,完成混改或实现股权多元化。”中粮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吕军透露。

此外,鞍钢集团进一步加快混改。2020年,集团推动工程技术公司、矿山设计院等9家企业完成混改,混改企业占比提升6.8%。

地方国企混改也进入快车道。广东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近日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广东省将出台省属企业混改操作指引和省属二级企业混改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混改总体方向、重点环节和操作步骤,积极推动完全竞争行业和领域企业实施混改。

《深化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方案》已经发布实施,将向战略投资者释放适当的股权比例,让战略投资者在股权结构中有权重,在治理结构中有话语权,真正发挥“战略”的作用。

在6月22日召开的“2021年混合所有制改革项目推进大会”上,涉及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新技术企业项目达140余个。重点领域试点企业22家,“双百企业”26家,“科改示范企业”18家。

“近期,国资委正在研究加强国有相对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差异化管控。”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混改要以差异化管控为突破口,推动企业建立灵活高效的市场化运营机制,率先在“三项体制改革”中取得突破。

“在深化国企改革的过程中,如何在‘混’后‘变’成了国企越来越重视的关键问题。”智本咨询国企混改研究院研究员王娜表示,中央层面的国企改革政策

ta-gid="10230662" qid="6595532041876411655" mention-index="0">东航物流在上交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成为“航空混改第一股”。5月,电气风电登陆科创板,成为国企分拆上市的成功案例。此外,中化能源成为国企改革“双百企业”中引入战略投资者募资额最大企业,目前已申请在主板上市。


从地方看,东部地区国企上市快马加鞭。例如,上海市国资委近期发布的《关于推动提高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质量的实施意见》提出,支持优质企业上市。推进国有资产资本化证券化,采取IPO、借壳、重组、分拆等方式,加快企业集团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


西部地区国企在拥抱资本市场方面亮点频现。例如,宁夏国资委与宁夏证监局近期签署的《推动提高宁夏国有上市公司质量合作备忘录》提出,加大企业上市培育力度。共同培育拟上市国有企业资源,加大对“九大重点产业”重点龙头企业的培育,建立宁夏国有上市企业资源库,并做好辅导监管工作。


推动国企优质资产上市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近日,国资委召开的全国国有产权管理工作会议指出,要高度重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发展质量和市场表现,将上市公司打造成发展领头雁、创新领跑者,做资本市场诚信经营、责任担当的表率。要积极培育和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在科创板上市。继续推动更多优质资产进入上市公司。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资产总额、利润分别占央企整体的67%和88%,资本市场有力地支持了国企发展。”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近日表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排头兵,要借助资本市场,做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改革发展,支持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促进国民经济更好发展。


重组酝酿新突破


积极推进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亦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重头戏之一。


例如,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将集团总部整合与核心主业重组一体设计、同步推动。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许立荣表示,通过重塑产业版图,集团在“十四五”规划中确立了以航运、港口、物流为三大核心主业,航运金融、装备制造、增值服务、数字化创新为辅助的“3+4”产业集群新格局,增强全产业链经营优势。


目前,中国中化与中国化工重组已落地,中国普天与中国电科、中国宝武和太钢集团、鞍钢和本钢的重组也正加速推进。


从地方来看,广东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广东省正研究起草“十四五”国有资本布局优化与结构调整规划,开展专业化整合专项行动,完成第一批招投标、建筑关联、清洁能源、电子制造、汽贸、民爆、固废危废七大板块省属二三级企业专业化整合工作,启动第二批省属企业二三级专业化整合。


近日,海南省印发《海南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提出,省属企业率先进行资源整合与并购重组。突出主责主业,提高核心业务集中度,每家省属企业主业原则上不超过3个,每个主业营收和利润应分别达到企业营收总额、利润总额的25%以上。


《“十四五”中央企业发展规划纲要》近期将印发实施。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研究员吴刚梁认为,国资委今年将推进钢铁、信息等领域央企重组调整,指导企业聚焦国家战略开展并购工作。在油气管网、医疗健康、钢铁煤炭等领域也会进一步优化布局结构。此外,国企剥离非主业、非优势产业将进一步提速,将国有资本优化到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及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


“‘两化’等企业合并重组,为后续国企重组提供了宝贵经验,还会有更多国企加入到合并重组的队伍中来,以崭新面貌和强大实力展开国际市场竞争。”一位国资专家表示,聚焦“十四五”阶段性任务,国企改革正乘风破浪,开启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