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大家都讲究“民以食为天”,所以农业大国不能避免种植粮食。可以说,在农村,大部分农民还是以种植粮食为主。毕竟种植粮食是我国目前的一项基础,近两年粮食价格也有所上涨,所以农村的粮食种植也开始升温。从今年的一号文件来看,我国的耕地也得到了应有的保护,目的也是为了保持我国地大物博。
以前种地的时候,我们都讲究人多力量大。但是,随着科技的兴起,种田不再是单纯依靠力量,而是依靠科技。以前农民种地的时候,地里长出来的杂草都是人工清理的。然而,自从一些除草剂问世以来,许多人的劳动得到了节省。但在当前全球价格处于较高水平的情况下,不少农药价格持续上涨,除草剂草甘膦涨幅较大,据统计,90%以上草甘膦原粉供应商报价上涨至每吨5-6万,实际成交参考价达到每吨近6万元,创下2010年以来新高。
那么草甘膦为什么会增加这么多呢?
涨价的具体原因大概是:受疫情影响,海外生产紧张,库存低,现货不足;农民种植积极性提高,市场需求旺盛;上游原材料涨价,成本上升。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草甘膦价格短期内不会下跌。从供求关系考虑,草甘膦价格有可能长期保持高位。此外,由于早年草甘膦价格长期处于低位,边际供给持续退出,基本无新增投资,行业处于持续收缩状态,使得行业整合兼并,寡头特征进一步凸显。展望未来,由于草甘膦的扩大受到环保政策的限制,很难通过扩大来扭转目前的供应短缺。因此,恐怕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农民将不得不购买高价的草甘膦。
除了草甘膦上涨,像化肥这样的尿素价格也在持续上涨。就整个农贸市场而言,草甘膦的价格并不是唯一一路飙升的。可以说,属于化肥的尿素价格也上涨了。进入小麦新收获期以来,尿素价格直线飙升,6月份涨到3000元/吨。要知道5月初尿素市场价格只有1700元/吨,也就是说短短一个月,尿素价格每吨上涨了1300元。由于涨幅过于夸张,政府出台了调控措施,但效果并不明显。
尿素价格迟迟不涨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大幅上涨。去年冬天,由于环保原因,煤炭产能下降,煤炭原料价格也一路上涨。磷矿、液氮等尿素原料价格均呈上涨趋势,导致化肥生产成本增加,这体现在今天尿素价格上涨上。化肥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尿素价格上涨意味着农民的种植成本将会增加。很多农民反映,还没有等到庄稼收割,辛辛苦苦干了一年的钱已经交给化肥商了。
对于农民来说,农产品是粮食丰收的保障,但当价格过高时,就没有办法减少消费,这也会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农产品价格高对普通种植户有好处,养殖成本增加在可承受范围内,但对专业化种植户来说,损失巨大。毕竟面对农产品价格的不断上涨,很多大户都有点力不从心,但大家也都希望未来农产品价格能够稳定在可控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