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不在乎你的自尊,只在乎你的成就,然后强调你的感受。
老王发现很多朋友都想进来做衣服,但是心理很矛盾。他们都有创业的激情,都担心失败后的悲惨命运!因此,很多朋友想了很久,最终决定拭目以待。一月之后,年复一年,岁月流逝,时间不多了。他们沉浸在工作的事业中,无法自拔。当他们结婚并提供住房时,他们的经济枷锁变得更重,他们无法再次战斗。最后,他们不得不接受自己的命运,工作一辈子。
中国的温州人自称是中国最富有的人。老王在温州认识几个年轻朋友。当他们还在上大学的时候,他们的想法是不同的。他们最喜欢的一句话是:“我宁愿睡地板也不愿意当老板”或者“我宁愿做生意一个月挣3000元,也不愿意一个月挣5000元”。这些观念相信是长辈在生活中的告诫,成为他们心中的处事原则!
思维决定出路!
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过,但瞬间就忘了,但我身边的事实总是在验证这个道理!我大学有一个女同学,她是班里唯一的温州人。她长得不太好看,学习也不努力。她的父母在家经营一家皮鞋厂,所以她经济上很宽裕。班里每次考试都是中低年级,有些钱喜欢炫耀,所以男同学不追她,女同学看不起她。但是,这个女孩喜欢吹嘘自己想买一辆宝马汽车,毕业后五年内送给未来的丈夫作为结婚礼物。还有人认为她是在胡思乱想,更加讨厌她。
然而,这个女孩的行为不同。还有的忙着通过考试,学习考研,提高知识储备,为以后找工作做准备。她最不喜欢的是学习。她最喜欢的就是晚上在学院门口摆摊,从周边小商品市场进来一些劣质小玩意,大声吆喝,赚不了多少钱。后来她卖糖葫芦,但是不赚钱。后来她买了高压锅,晚上还买了爆米花,两块钱一壶,这样就可以和毕业混了。
毕业后,她直接去了杭州丝绸街,没有找工作。在亲戚的帮助下,她开了一个小门面。三年后,据说她发了大财。她开着宝马去参加同学聚会。五年还没到,但很多同学开始相信她当初给老公送宝马的承诺。
这个现实的例子说明了什么?
说明这个女生的想法比较超前,别人在考研、学习、研究上花了很多心血,她却一直在找生意,从来没有想过以后要去工作。结果她毕业几年就成了所谓的成功人士,而其他在大学综合素质比她高很多的学生要么拿着一两千的月薪,要么刚毕业就去找工作。
也就是不同的选择决定不同的命运,不同的想法决定不同的出路!
这个女孩智力一般,性格一般,人也长
的一般,可是唯一可贵的是理念比较先进,认准了要自己创业做生意,坚持做下来比那些考上硕士,博士的同学都有出息。想起了我们微学院服装社群之前一个小姐姐讲的故事,老汪再次分享给大家:
我是2018年从事的服装行业,之前是事业单位的。我家宝贝三个多月的时候我实在坐不住了,我是一个不安分的人,天生好动,有一天在家里无聊就抱着宝贝去逛街,路过一个商铺的时候正好出租,我就记下电话。回到家里就打了个电话问了一下具体情况,商铺十平米不到,房租三万二一年,我感觉都很合适,都可以接受。
可是我的宝贝才三个多月,还离不开人,婆婆,妈妈,老公一片抗议之声,可是我就是不想在家呆着,婆婆也要上班,没人帮我看孩子,然后我就自告奋勇带着孩子开始了第一次试水。
本来家里人都觉得我坚持不了几天的也就没反对,等着我自己知难而退,可是我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小店,我带着宝贝去店里,宝贝很乖坐着婴儿车。我收拾店里,然后带着宝贝买壁纸自己动手。经婆婆的同意帮我带一上午孩子,我早上五点多起床去批发市场拿货,九点回来开门上货,中午回家抱抱孩子过去店里。特别有精神,我觉得我终于有事做了,我是一个有用的人。
由于我的店小,再加上旁边商户的建议,我的小店卖内衣内裤。我们那个商场是一个老商场,客流都是四十岁以上的中年人,刚开始上的漂亮的小内裤销量一点都不好,我家对门是卖童鞋的,姐姐建议我上点年纪大一点的,高腰的,还有就是花花的那种。
可以想象一下吗,40岁穿一个漂亮的小内裤?我也不确定,所以半信半疑的拿了一点试卖,我真的觉得那些内裤好丑好丑的,可是真的没有想到,第一批小内裤压货了,第二次的那批货很快销售一空,好开心,然后我就开始有事没事跟对门姐姐聊天讨论。
内衣也一样,小罩杯没有人能戴的,都压了,幸好后来有姐姐们的指点。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虽然说我是带着宝贝去店里的,每天九点开门,七点关门,但是我真的一点都不辛苦,这还要归功于我的宝贝,很亲,谁抱都可以,所以每天除了喂奶,别的时间都不需要我抱的,现在想想,真的好感谢她们。
然后我就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内衣店。刚开始上货找不准定位会压货,找不准好的供货商也会压货。夏天的时候上了一大批丝袜,因为我觉得夏天穿丝袜的人一定会很多的嘛,所以就拿了好多好多回来,可是我只考虑花色好看了,却忽略了质量,有一天中午大家都在睡觉,我哄宝贝的时候过来一个顾客,稍微有点胖吧,二尺二三的腰围,她说她想要几双丝袜,刚出来丝袜就被划破了,要好一点的。
然后我就推荐了一款给她,花色很喜欢,然后就调啊选啊,内衣内裤,丝袜之类的,应该算是我最大的一单了,记得特别清楚,一百八十五块钱,当时心情好好,虽然打扰了我宝贝休息,但是还是很开心,然后顾客说她想在我店里换一双新的丝袜,我自然是同意的。然后事情就来了,第一双穿的时候扯破了,我说可能是指甲划的,给她拿了双手套继续穿,可是丝袜弹力太差,上了大腿根就上不去了,一扯又破了,我开始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了。顾客也穿的一身汗,当穿第三双的时候我实在没底气了,我说美女,今天也挺热的,你看你也一身汗,别穿了,出汗了也不好穿,大中午的不穿反而舒服一些。
我这么一说反而提醒了她,她说就是就是,害我一身汗。出于内疚,走的时候又送了她一双短丝袜,一双被她扯坏的她喜欢的丝袜。总算是送走了,真的吓死我了,还好人家态度好,要是不要了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关门的时候我拿了一双回来自己穿,我只有不到90斤,穿上去也很困难,我觉得特别对不起人家,还想着如果下次过来一定好好照顾她,可是人家再也没有出现过。从那以后,我再也不图便宜了,我不再怕贵,只要我觉得好的总是能卖的可以。
然后我就又掉了个坑,我上的东西越来越贵,生意却越来越差。有一次跟大姐聊天大姐说娟啊,其实我也知道你东西好不怕挑,但是说句实话,咱们面对的这个客户群不一定都要贵的。
谢谢亲爱的,这一次,又是大姐提醒了我,互助真的很重要的,要即时沟通的及时。我只是一味的要质量好,忽略了消费能力。从那以后每次上货就没那么容易了,要转好多遍才能选好自己的货,但是压货也越来越少了。
不过之前的内衣内裤现在还在家里,哈哈。压着也挺好的,偶尔翻出来看到都能给自己教训。很快一年就过去了,宝贝长大了不少,我也过得风风火火的,大家是可以理解女人没事在家会胡思乱想的,年底老公还夸我呢,懂事了好多,不再无理取闹了。
坚持做自己,这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上的一个词。有人说的坚持,有人做的坚持。坚持就能成功吗?不成功的人经常会问自己这个问题。怎么做能走向成功?成功的人经常会问自己这样的问题。无法衡量到底什么是成功,只知道又往前走了一步,走着走着,路就明朗了。走在路上,坚持,不放弃,证明着个人的价值,她已经成功了。
回头再说80年代的温州人和四川人。80年代的温州农民和四川农民都属于最早开始闯荡的人群,温州农民闯荡中国的方式是修理雨伞、钢笔、铁锅,或者倒卖点零用百货,总之到处的流浪。四川农民闯荡的方式是直接去广东打工。80年代敢于出来闯荡的人都是有勇气的人,因为那个时代信息不发达,交通不方便,人们对外面的世界抱以深深的恐惧。四川人和温州人都有勇气和魄力,但是由于思路的不同,走上了不同的发财致富道路。
30多年过去了,温州农民已经成为中国最富有的人群,他们掌握了中国最先进的经商技能,他们的财富甚至可以让他们的后代走出国门,到欧洲去经商;而四川农民的第一代打工者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他们大多在四川老家继续贫寒的生活,而他们的晚辈循着父辈的足迹,继续一窝蜂的拥挤到广州接受老板们的残酷剥削,成为社会最贫穷的一类人。
这说明什么?由于父辈的选择不同,不仅影响自身,而且影响自己的后代!温州农民的艰苦创业让他们自己和后代彻底摆脱了贫穷,而四川农民的辛苦打工换来的是子孙无穷无尽的悲哀和贫穷。

思路决定出路,又一次的得到验证!
高收入的人一般是两种极端的人,要么是靠软实力,比如智商、学历、专业、高技术等,要么就是硬碰硬的能吃苦、耐操劳。而那些夹在中间,没有软实力的,也不愿意硬碰硬的这群人,往上走没那实力,往下又不愿意放低身段,这群人往往很穷,且迷茫。所谓高薪的背后,都是一帮玩命的人。
你羡慕的哪些高管,在朋友圈晒旅游,上班不打卡,事情安排下面人做,照样年薪百万。
你不知道的是,他们熬过的黑暗心酸的时光,他们年复一年的自律:
他们可以坚持6点出现在健身房,8点开始全身心投入工作;
他们可以为了搞懂一个专业技能,啃下厚厚正本书、周末上培训班;
他们可以为了一个新项目,废寝忘食地思考。
这个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只有背后你不知道的付出。
他们的成功,大多来自于热爱与专注。
热爱,带给他们的是探索人生的勇气;
专注,带给他们的是人生的成功。
也许,你并不知道自己未来是否会成功。
但,你做好当下每件事,怀着热爱,将事情做到极致,就会越来越优秀,成功会追上你。

老汪感到现实中的年轻人的职业选择大多是做打工狗,而不是做创业狼。可能很多朋友会说,刚出校门的学生,哪里有资本和经验去创业呀?最好的选择就是去公司打工几年,储备点经验和资金,然后几年后有机会的话再自己创业。
其实这样的想法证明是很错误的,一个大学生单位工作几年后,不但赚不到创业所需要的钱,更是无法学到创业的经验与技能。打工生涯学到的东西对创业基本上是没有用的,因为两者的角度不同,思考方式不同,得到的经验体会也不同,只能这么说,打工几年后你唯一获得提高的是打工的技术技能,而创业最不需要的就是打工技能了。
更可怕的是,打工几年后,年轻人普遍会丧失创业的激情,丧失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越来越沉湎于单位之中难以自拔,后来创业的念头只能永远的留在心底,成为永久的遗憾。等到年龄到了40多被老板辞退的时候,才后悔20年前为什么不出来自己创业呀!
其实我一直不能理解,为什么社会上每天都有人想要绞尽脑汁去“免费学”东西。学习这件事,免费的东西,永远是最昂贵的,除了钱之外,你必然要花掉人际,时间,心情,各方面的成本,而且这个世界上,一个好的,可以共享的资源或者思想,它必然是经历了很多人的打磨,为别人的时间和精力还有知识成本付费,是一个现代人的基本操守。
蹭资源其实是最短视的一种行为,我有个妹妹,她一直很想学游泳,但是三年多了一直都没有学会,是因为她有个表姐每次听说她要去游泳馆报名都会说:哎呀,为什么要花那个钱,我教你!于是她也就觉得:是啊,反正有人可以教能省则省。
可是,就只能迁就别人的时间,迁就别人的状态,还要迁就她好不容易有空表姐又来了大姨妈,而且学习的时候,也肯定会抱有一种:“对不起打扰你了的心态”。
在这个时代,我们要努力培养的,是维系雇佣关系而不是人情关系的能力。
我曾经写一句话:你一定要远离所有免费的东西。
有读者不理解,问老汪为什么?是因为这个时代有很多免费的东西已经可以让你生活得很好,你不花钱也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超市门口的人堆抢购,通讯公司号称送给你的手机,免费的美容院试用卡……
但你要警惕,除了有些免费是消费的诱饵之外,还有很多种免费一定是大众普及的“标配”,是作为一个都市人存活的基本配备,初中教育是免费的,超市派发的饼干是免费的,社区的纯净水和叶酸是免费的,如果你总是沉溺在那种“免费的世界”里,那么,你将永远只能过一种老式的,人情关系式的,原始的,80年的生活,长着一张00后的脸,却活得和父母那辈没什么两样。
我们整个社会正在进入转型期,很多以前你觉得“为什么要收钱”的事情正在变成很多人的专业。未来你能否进步,一定是你能够把自己从“标配”拿钱去买别人的“天赋,技能,思想”,你有多愿意为知识付费,你就成长得有多快,未来最贵的,一定是“你需要为别人的专业付费”。
这个观念一定要有。
比如说,如果未来你看我写的这篇文章可能也需要付费,你说老汪你写得这种狗屎一样的东西还有脸收钱,诶,没错,你这个想法相当正确,你可以因为不喜欢某个个体,选择取消订阅,这是我作为一个收费者要面临的竞争,和整个付费时代没关系,但你没办法再也不为这个行业,为其它你觉得写得更好的,你想得到那个知识点付费。
前几天,去一个经商的长辈家喝下午茶,平均年龄超过45岁的大叔们,但我真心觉得那个下午我简直收获了一场价值万元的课程培训。深深觉得,男女的思想果然是有差别的,女人天生是囤积型动物,男人是开荒型生物,一旦拿到投资,女人的兴奋期比较长,是因为她们觉得开心,有钱了;而男人们都发愁,这么多钱要怎么花到合适的地方。
因为花掉了,才有希望。
这也是佛学里的——清空了,才能注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