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的问题似乎越来越严重,有一种人推墙的趋势。先是贾跃亭卸任乐视控股法人、LeTV.com CEO,随后贾跃亭夫妇的12亿资产被招商银行申请冻结。
随后,乐视宣布,截至7月3日,贾跃亭、乐视控股持有的5.19亿股股份被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冻结,占总股本的26.03%,冻结时间为冻结之日起三年;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持有的公司2.83亿股待冻结股份,占总股本的14.20%,待冻结期为36个月。
贾跃亭累计冻结股份519,133,322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99.06%。媒体纷纷猜测,其他银行是否会效仿招商银行,挤兑LeEco的贷款,冻结LeEco的其他资产,导致LeEco的毁灭。墙是大家推的,在乐视展现的淋漓尽致。银行从来不会在雪地里伸出援手,只会锦上添花。
摇滚之心一直在研究乐视,写了很多文章。这篇文章是为了回顾我之前的一些观点。乐视的市盈率还是偏高的。目前乐视的股票仍处于停牌状态,不少投资者担心复牌后出现恐慌性抛售。在《北京的沙尘暴敌不过乐视风暴,贾跃亭绝不是蔡成功》的文章中,我分析了乐视目前的市盈率。乐视净资产仅为6.82亿元,停牌前市盈率为108倍。目前创业板的平均市盈率是50倍。如果参考电视公司的市盈率,海信的市盈率是17倍,创维的市盈率是6.4倍。如果参考视频网站的市盈率,网飞的静态市盈率是125倍,优酷土豆停牌前的市盈率是30倍。
所以乐视的市盈率还是太高了,说明股价有很大水分。此外,由于严重的金融危机和品牌信任度下降,乐视一旦复牌,股价暴跌是不可避免的。乐视停牌前的价格为30.68元,而大量乐视股东一直押注贾跃亭质押的股票平仓线在30元,融创以35.39元/股的价格收购乐视,所以贾跃亭和融创都不敢让乐视继续暴跌。
乐视股东的这种想法真的很幼稚,充满了投机心理。我还记得乐视提出七大超级生态的时候,一个买了乐视股份的读者看到我写文章分析LeEco的生态问题和硬件免费模式的荒谬,他大谈LeEco的超级生态有多强大,和我争论不休。
乐视的超级生态就像“巴蒂”,他的生态理论正是乐视和贾跃亭一直宣称的。他只是在重复,像被洗脑一样。遗憾的是,融创入股后,孙宏斌指出了乐视生态的荒谬,贾跃亭不再谈超生态。相反,他把所有的策略都集中在乐视和乐视身上,希望把乐视的电影产业安到乐视。这也充分说明,当时乐视提出的超级生态,只是乐视为投资者、合作伙伴、政府、投资者打包的一个概念。这就像被曝出非法集资的“巴蒂”项目,乐视的超级生态其实就是“巴蒂”。
巴基斯坦铁路被宣传为一项重大技术创新,吸引了秦皇岛政府的投资和数十亿的私人融资。乐视的超级生态帮助乐视股价大涨,贾跃亭三次减持套现超110亿元。与此同时,全国许多政府获得了创业用地,各大银行和金融机构获得了贷款和信贷支持。同时,他们还对乐视移动和乐视汽车进行了大规模的信托融资。这些融资由贾跃亭持有的乐视股份担保,当信托机构觉得乐视存在违约风险时,提前冻结贾跃亭持有的乐视股份。
p style="font-size:15px;">然而乐视迄今为止能够看到的产品只有乐视TV,乐视手机以每部亏300元的方式卖出2000万台后就资金链断裂,乐视汽车在北美的工厂则人去楼空。 有媒体拆解了乐视网的年报,发现错综复杂的关联交易让专业的会计师都搞不清头绪,据说50%的营收属于关联交易。所以贾跃亭和乐视本质上是在做金融,而并非是在做互联网和硬件创业。 就在2015年股灾爆发前,贾跃亭曾减持了50多亿元的乐视股票,并表示将钱全都无息贷款给乐视网,但公告显示贾跃亭只提供了20多亿元的贷款,其他30多亿元则不知去向。 现在很多媒体开始怀疑贾跃亭是否将大量股票减持获得的资金以在美国建汽车工厂做投资的名义转移至海外,我想真相一定会很快露出水面。 当前最难过的除了贾跃亭之外,应该就是融创孙宏斌,投资乐视网的账面亏损已经在20%,后续一旦复牌一定还会继续下跌。虽然孙宏斌主要投资的是乐视上市公司,但是目前非上市公司的巨大资金亏空,银行的挤兑,供应商的讨债,已经让乐视的整体品牌和信誉严重受损。 这也必然影响到乐视网、乐视TV的经营,这对于孙宏斌来说都是非常棘手的问题。所以7月4日,融创在港股市场上也暴跌8%以上。 贾跃亭的梦想即使在美国也一样失败 那么贾跃亭是否会想到乐视的今天?应该是想过的。他曾多次提到“梦想”,比如,让我们一起为梦想窒息。
只有被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嘲笑过的梦想才有资格谈及百分之一的成功。 而对于超级汽车,贾跃亭曾坦言:“造汽车甚至可能造成整个乐视生态陷入资金断裂的危险,甚至拖垮整个乐视生态,但恰恰是乐视这种无畏的精神,能够让我们突破传统产业的思维禁锢,才有可能创造一个独一无二的模式。” 2016年12月底,贾跃亭在因供应商讨债召开新闻发布会时说:“我已经将全部身家甚至是生命都交给了我的梦想。”
在贾跃亭最爱的歌曲《野子》中,他也唱到“怎么大风越狠,我心越荡,幻如一丝尘土,随风自由的在狂舞,我要握紧手中坚定,却又飘散的勇气,我会变成巨人,踏着力气踩着梦!” 是的,既然是梦想就可以天马行空,既然是梦想就不敢保证成功,既然是梦想就可以宏伟一些,既然是梦想就可以感动自己,还能感动别人。而正是这个超级生态梦让贾跃亭忘记了产品,忘记了行业本质,导致乐视的失败。 记得有人曾把贾跃亭比作是美国的埃隆·马斯克,因为那也是一个为了梦想而蒙眼狂奔的疯子。他持续亏损制造电动无人驾驶汽车、他耗费巨资搞火箭回收计划、他要建造一条在地下运行,接近音速的超级高铁Hyperloop。 前两个梦想已经基本实现,第三个梦想也忽悠来了大量融资,一些政府也加入了他的项目。
那贾跃亭的梦想为何就落得如此下场呢?有人说,这是因为中国的环境之下不允许做梦,更不允许亏损着做梦。如果搁在国外,老贾肯定成了。 我认为这个说法是完全错误的。因为贾跃亭的生态梦仅仅是一种模式创新,而马斯克的梦想则是真正的技术创新。 亏本卖电视、卖手机、卖汽车,依靠电视广告、手机广告、手机游戏、汽车广告、金融来弥补这些硬件的成本,显然这是一个天大的笑话。最具增值服务赚钱能力的苹果公司,其增值服务营收也只占总营收的7%,对于硬件成本来说简直杯水车薪。
乐视的增值服务毫无独占性和垄断性,是永远也不可能弥补硬件亏损的,所以这个梦本身就是臆想。 2016年4月,我在《马云在看衰贾跃亭的乐视新模式么?》一文就提到:“贾跃亭关于用户核心价值的论断:“软件、内容、应用、平台”是用户核心价值,“硬件、品牌、渠道”为用户非核心价值。”是不可行的。因为乐视无法聚焦在任何一块业务上,也无法把任何一块业务做到行业绝对领先。
因此,无论是中国,还是在美国,都注定乐视超级生态的梦想会出严重问题。现在乐视四面楚歌,我不希望落井下石。贾跃亭也开始反思错误,乐视也开始聚焦主营业务,开始回归本质,所以还是祝乐视和贾跃亭能度过难关。 最后,我想告诉所有企业家,企业最好的战略是:追求简单,只有简单才能回归本质,只有简单才能专注,只有专注才能做到数一数二。所有伟大的公司都是战略极为简单的公司。GE前CEO杰克·韦尔奇的“数一数二战略”一直适用从未过时。 来源:本文出自公众号 磐石之心 注: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