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市值等于公司价值吗,流通市值和总市值的区别

最近,“市值管理”这个词开始流行。

微博上一家私募公司爆料,指出很多上市公司与市场基金合作进行市值管理,券商、基金等持牌机构参与锁定或接管仓位。被点名的上市公司纷纷公布谣言,而监管部门则迅速发布重要消息,启动核查程序,对相关上市公司立案调查。目前大V的内容还没有确认,证监会还在调查,但事件还在继续发酵,已经在二级市场产生了影响。

那么,什么是市值管理呢?为什么市场上对它有不同的看法?市值管理有意义吗?在本期《百科全书》中,我们将讨论上述问题。

随着资本市场越来越受到重视,市值管理逐渐成为上市公司的时髦名词。但在实践中,“市值管理”往往与股价操纵和恶意坐收渔翁之利联系在一起,严重扰乱了资本市场秩序。

什么是市值管理?

市值管理的概念是在中国股市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没有官方统一的定义。要谈市值管理,首先要谈市值的概念。与收入、利润等数据类似,市值是衡量上市公司实力的重要指标。

市场价值反映了企业的综合能力,包括盈利能力、成长潜力、行业地位、管理水平、团队素质和品牌形象等。并反映了上市公司的收购和反收购能力,这将影响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

一般来说,市值管理是指上市公司基于公司的市值信号,有意识地、积极地应用各种科学合规的方法和手段,使公司的价值创造、价值实现和价值管理最大化的战略管理行为。

对此,有人认为公司创造价值,股价能够合理反映内在价值,投资者能够享受价值。有人认为,市值管理是上市公司通过不断优化股权结构,及时增加股权总量,使其市值真正反映公司内在价值的各种行为的总和。

因为是新生事物,不同的人对市值管理有不同的理解。

市值管理股价管理

市场对市值管理最大的误解就是把市值管理等同于股价管理。这种观点的逻辑是,市值管理就是股东价值最大化,也就是股价最大化。

="font-size:15px;">一般而言,股东价值通常包含某一时期股东实际获得的股利+股票波动形成的资本利得这两部分。


而“股东价值最大化”,并不是指股利越多越好,股价越高越好。相反,股东价值最大化要通过满足股东的最低报酬率要求来实现。这里所说的最低报酬率就是企业的资本成本,企业投资的最低盈利水平。


为了满足这个目标,企业要找到能够带来超过最低要求报酬率的投资项目,才能为股东创造价值。仅仅是操纵股价并没有产生实际的价值。事实上,股价的波动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来的,根本不可能对股价实施有效的管理。


名义上“市值管理”,实际上“操纵股价”

一些上市公司打着“市值管理”的名义,实际上却在恶意坐庄、操纵股价,严重背离了市值管理的逻辑。


比如说:一些上市公司与部分机构签订市值管理协议,事先确定目标股价,里应外合,由上市公司出台相应的利空或者利好的消息,机构在二级市场适时进行低买高卖,赚取暴利,最后再与上市公司进行利益分配,而散户就一次次被收割。


再比如说:有的上市公司高管或者实际控制人与私募机构合谋操纵股价,实现高价减持套现;有的利用“PE(私募股权投资)+上市公司”模式,先通过大宗交易接盘,或者从二级市场先增持股份,然后帮助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实现退出并牟取暴利。


市值管理的核心是什么?

市值管理的核心应该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这一概念是伴随着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应运而生的,主要着眼于解决我国上市公司长期存在的三大问题。


一是上市公司缺乏市值管理的内在动力。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前,非流通股包括国有股法人股、职工股等,大多数是1元/股,而流通在外的流通股却是几十倍的溢价成本。由于非流通股不能上市流通,导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并不关心股价的涨跌及市值规模,管理层缺乏市值管理动力。


二是上市公司管理层和股东利益不一致。如第一点所述,在股权分置改革前,上市公司管理层与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利益没有绑定机制,因此无从谈市值管理。但随着全流通的到来, 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制度性差异逐步消除,上市公司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利益开始趋于一致,公司股票价格涨跌和市值规模升降逐渐成为管理层绩效考核的内容之一。


三是股价偏离了公司的内在价值。绝大多数散户投资不注重公司的基本面,“炒新、炒小、炒差、炒题材”很常见,导致股票估值出现结构性偏差,大盘蓝筹股被低估,小盘股、绩差股、概念股估值过高,产生泡沫。


市值管理有何重要性

2014年5月份,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这是“市值管理”这一概念首次被写入中央文件,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市值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市值管理可以降低上市公司再融资成本。


一般来说,好的市值管理能够帮助上市公司获得投资者的认可,有利于上市公司再融资时降低融资成本,提升发行价格,包括进行债务融资时银行贷款的门槛也会降低。


二、市值管理可以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公司拥有较高市值,代表广大投资者对公司基本面的认可。公司知名度提高,对企业的谈判地位和议价能力都有帮助。市值与品牌价值相辅相成,互相拉动,形成良性循环。


三、做好市值管理,才能推动公司积极健康地发展、长期持续地盈利。


上市公司进行市值管理短期内虽不能提振股价,却可以“放长线钓大鱼”,应用公司经营和资本运作的方法为公司业绩打好基础,为股价未来的上涨做好铺垫。


关于市值管理的一些思考

市值管理绝对不应该是操纵股价,最主要的还是要增强企业自身的经营能力,提高自身的价值。


做好市值管理的措施包括做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杜绝虚假财报,违规炒作等行为,避免为提升股价而造假;科学适当的进行资本运作,不断剥离分拆与公司主体形成合力较差的低估值的业务,退出没有战略价值的产业,及时止损无法控制的参股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