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聊城10月29,日讯(记者王新)近日,聊城创业孵化基地(聊城创业大学)揭牌仪式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创业大厦隆重举行。由市政府牵头的聊城创业孵化基地也已开始运营。所有商务楼宇及周边商业写字楼投入使用后,可容纳小微企业2000余家,直接带动就业1万余人。
近年来,聊城市紧紧抓住“一区一圈一带”重要战略机遇期,始终把就业创业作为市委、市政府的重中之重,围绕“打造冀鲁豫三省交界科学发展先行区”目标,创造了全省欠发达地区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成功经验。
建立健全就业政策 强化目标责任考核
记者从聊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市政府办公室制定了一系列文件。文件规定,将设立市级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2014年安排市级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5000万元。未来几年,资金规模将根据扩大失业保险基金使用范围的政策和创业工作需要确定;进一步提高小额担保贷款最高额度;同时,加大对示范基地(园区)、创业城市、创业街道(镇)、社区的奖励补贴力度。
此外,将创业城市、创业街道(乡镇)、社区创建、创业平台建设、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培训等任务指标分解到各县(市、区),纳入各县(市、区)目标考核。
市人社部、财政、金融等相关部门联合制定了就业培训、配套资金、创业孵化基地认定、小额担保贷款等配套文件,初步形成了符合聊城实际的政策体系,为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推进创业平台建设和小额担保贷款工作
据聊城创业孵化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创业孵化基地进一步规范创业服务标准,完善管理服务项目和工作流程,为创业者提供低租金、零费率、一站式的创业服务。积极打造全市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和创业大学,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创业会场、创业指导、项目推进、政策落实、跟踪扶持等“一站式”服务。并以此为龙头带动全市创业孵化基地(园区)建设。
推进创业城市、创业街道、创业社区建设。根据市政府规定,对创业城市、创业街道(乡镇)、社区,在省级一次性奖励的基础上,市对国家级创业城市一次性奖励20万元,对省级创业城市一次性奖励10万元,对创业街道(乡镇)一次性奖励4万元,对创业社区一次性奖励1万元。
目前,市本级和各县(市、区)均已在人社部门下设立了担保机构。同时,安排5500万元充实担保基金。对于保障资金率先达到1000万元的县(市、区),市将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对于保障资金达到900万元且不足1000万元的县(市、区),市将帮助解决资金缺口。此外,贷款额度有所提高,个人贷款最高额度提高到10万元,小企业贷款最高额度提高到300万元。
开展特色创业培训 扶持重点群体创业
据聊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定点机构培训力度加大。有45家指定培训机构为m
此外,整合11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高标准建设2所占地1200亩的职业学校。两所职业学校每年为聊城培养2万多名专业技术人才,学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组织就业创业指导专家定期举办创业就业政策讲座,指导定点培训机构组织“送培进校园”活动,将培训班搬到校园。
市政府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也大力支持重点群体创业。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促进大学生创业。引导返乡农民工创业,将110万农民工列为创业重要后备力量,鼓励各县(市、区)建设农民工创业园区,为返乡创业者提供场地、资金、项目、培训等全方位服务。比如阳谷县充分发挥当地汽车坐垫产业优势,引导返乡农民工创业,涌现出张平、杨峰等一批返乡农民工作为典型企业家。积极开展“联百乡钱宝村”活动,加强与“第一书记”对接,充分发挥第一书记桥梁纽带作用,“请进来、走出去”,及时沟通贫困村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