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宁德时代参股了哪些公司 创业板高科技龙头

继富士康之后,a股迎来了一只独角兽。

据投资界6月11日消息,宁德时代今日正式在a股上市。本次宁德时代募集资金53.52亿元,较此前3月12日披露的131.2亿元金额减少59%。宁德时代开盘价30.17元,上市首日上涨44%。截至发稿,每股36.2元,市值786.42亿元。

虽然募资金额从招股书预披露时的131.2亿元缩水至53.52亿元,但宁德时代依然打破了创业板的募资纪录。

在深交所上市现场,宁德时代董事长曾益群在致辞中表示:“宁德时代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成为“世界级创新科技公司”,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的“中国芯”。争取更蓝的天,更清的水,更好的生活。”

24天后:去年净利润42.88亿,资产达到496.6亿

从预披露更新到3月12日会议,宁德时代只用了24天。

继富士康(36天)和无锡药明康德(50天)之后,拥有“动力电池老大”和“独角兽”两个概念的宁德时代,在a股市场开创了IPO的新速度。

宁德时代于2011年12月正式成立,前身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于2009年成立的动力电池事业部。2011年底,因为政策要求所有外资公司不能生产动力电池(2005年,日本TDK集团以1亿美元收购ATL 100%股份),时任ATL总裁曾毓群看到了这一业务,曾经担任东莞新能源研发总监的黄士林作为新业务牵头自主开发车载动力电池,正式成立宁德时代。

成立之初,宁德时代被定义为一家为新能源应用提供解决方案的全球动力电池系统提供商,专注于R&D、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和储能系统的生产和销售,以及锂电池回收业务。

虽然拥有制造电池的“血统”,但真正让宁德在动力电池领域成名的,是与宝马的合作。

2012年,借助锂电池技术,华晨宝马与宁德时代决定就华晨宝马规划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和产品承诺1E的高压电池项目携手合作。通过此次合作,宁德时代成为宝马集团在大中华区唯一的电池供应商。

成为国内首家成功进入国际汽车企业供应商体系的动力电池企业后,宁德时代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道路变得越来越平坦。经过7年的发展,目前宁德时代已与中国宇通、SAIC、BAIC、吉利、付琪、CRRC、东风、长安等行业的领先汽车企业保持长期战略合作;在国际品牌客户方面,宝马、大众等国际一流车企都有供应体系。同时,公司还与蔚来汽车等新兴车企有合作关系。

宁德时代的收入和净利润相当耀眼。招股书显示,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宁德时代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7.03亿元、148.79亿元和199.9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87.26%。资产从86.7亿跃升至285.8亿,随后又升至496.6亿。近三年来,宁德时代的综合毛利率也保持了比较高的水平。毛利率分别为38.64%、43.70%、36.29%,扣除负债后的净资产分别为14.98亿元、157.91亿元、264.71亿元。

在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系统业务主要产生收入。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的输出功率分别为2.19GWh、6.80GWh和11.84GWh。在去年的宁德时代,其在车用电池行业获得了近30%的市场份额(据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统计,2017年中国车用电池产量为44.5GWh),成为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最高的企业,并成功在国内动力电池企业中占据第一位。

据招股书披露,宁德时代本次募资53.52亿元,将投入与动力电池密切相关的两个项目中:其中33.52亿元用于湖西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预计36个月的建设期结束后,该项目将为宁德时代带来24GWh的新增产能;而剩下20亿元则将用于动力及储能电池研发项目。


未来,宁德时代将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自2014年起,宁德时代先后在德国、香港、法国、美国、加拿大和日本设立子公司,上述公司营业范围均为锂电池或动力电池的研发、产销业务。此外,曾毓群近期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也表示,宁德时代正考虑在德国、匈牙利、波兰三国中择址建厂。


还比较有意思的是,在宁德时代提交招股书时,就出现了一大批独角兽概念股。譬如其上游资源华友钴业、洛阳钼业天齐锂业、赣锋锂业,中游原材料有杉杉股份、格林美、创新股份等,新能源热管理有银轮股份,锂电设备供应商为先导智能等等。此番宁德时代成功上市,或都将受益。


超700亿市值背后37家VC/PE,3家上市公司


宁德时代上市的背后,站着一众堪称“天团”的VC/PE的支持。其中不乏深创投、君联资本、一村资本、国投创新、渤海华美、七匹狼资本、联想、富士康、平安置业等。


投资界查询发现,宁德时代成立以来有两轮较大融资:


第一轮:2016年1月5日,招银叁号、西藏鸿商、西藏旭赢、先进制造、天津君联、华美六期、广发信德、仁达九号、海峡产业、聚宝7号、深创投、招银国际、一村资本、平潭天得、七匹狼创投等15位投资人与宁德时代签署了投资协议。


第二轮:2016年11月至12月,招银动力、博裕二期、上海云锋、华鼎新动力、平安置业、国投创新、先进制造(国投创新旗下基金)、天津君联、仁达九号等九家投资方签署投资协议。


2017年,宁德时代IPO前最后一次增资还引入了不少明星机构股东,包括上汽集团和平安置业共同持股的常州颀德、招商基金出资的安鹏行远、长安汽车参股的德茂海润、TCL出资的新疆东鹏、建信信托出资的中金启元等。


宁德时代公司董事长曾毓群持有瑞庭投资100%的股份,间接持有宁德时代26.31%的股份,副董事长李平持有宁德时代5.15%的股份,两人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合计持有宁德时代发行后股本总额的31.46%。按截稿前786亿元市值计算,曾毓群和李平的身价分别达206.8亿元和40.5亿元。


宁德时代大部分的创业股东是曾经ATL高管。2015年,ATL将所持15%股份转让给宁波联创,随后经过反复的股权整合。目前,宁德时代的股权结构颇为复杂,共有49名股东。其中,有38家投资机构和3家上市公司的身影。但除第一大股东瑞庭投资,持有公司26.31%股份、第二大股东黄世霖持有公司12.01%股份外,没有一个股东持股超过10%。


“狼多肉少”,让大部分股东持有的宁德时代股权非常低。持有5%以上的股东仅有上述提到的瑞庭投资、李平和德时代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黄世霖持有12.01%和宁波联创持有7.65%。其他46家股东持股超2%的仅有5家:招银叁号、招引动力、西藏鸿商、常州颀德和先进制造。


君联资本于2016年1月在宁德时代启动第一轮融资时投资该公司,是宁德时代最早的投资人,并于2016年底追加了宁德时代的后续融资。


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总裁陈浩表示:“在君联资本的电动汽车地图里,从设备到材料、电池、传感器、整车厂,宁德时代是我们在这一领域投资的最有代表性的企业之一。曾总(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锂电池行业积累了十七八年的专业实操经验,对市场和未来技术路径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和前瞻认识,这也是我们当初看好曾总团队的原因。”


一村资本是在2016年1月投资了宁德时代。一村资本董事长汤维清表示:“投资宁德时代有一定的偶然性,不过他还是十分看好其未来发展,对于技术驱动型的产业来说,技术相对定型是产业格局的分水岭。如果能量密度无法继续提升,企业才会面临价格战,目前距离这一阶段还比较遥远。”


动力电池行业增长空间但才刚刚开始


宁德时代招股书显示,公司2017年动力电池的销量为11.84GWh,在全球排名第一,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分别是松下和比亚迪,韩国知名企业LG化学和三星SDI分别位居第五位和第七位。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节能、环保有关行业的发展被高度重视,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共识。不仅各国政府先后公布了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计划,各大国际整车企业也陆续发布新能源汽车战略。


在此背景下,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量从2011年的5.1 万辆增长至2017年的162.1万辆,6年时间销量增长30.8倍。GGII 预计2022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600万辆,相比2017年增长2.7倍。因此,未来3年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需求将保持增长,GGII预计到2022 年中国汽车动力锂电池产量将达到215GWh,同比2017年增长3.8倍。


在国际上,宁德时代等国内锂电巨头或将与日韩电池巨头发起一场市场争夺战。近几年,由于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和推荐目录对外资电池企业的某种“约束”,降低了松下、LG等日韩电池巨头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从而在某种程度上给宁德时代这类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但此前一直有传闻称到2020年,电池市场的保护或会放开,之后政府补贴也将取消。这样一来,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锂电企业能否抵住来自日韩等国际知名电池企业的冲击,还尚未可知。


在国内,比亚迪等锂电巨头对行业第一的位置也在虎视眈眈。宁德时代在电池技术研发、生产工艺等领域方面并未达到对竞争对手的全面超越。而电池市场的主要竞争因素就是企业是否可以做到性能上更优、价格上更低、使用上更便捷。


从宁德时代的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来看,动力电池系统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报告期内,公司动力电池系统销售收入分别为498062.06万元、1397559.45万元和 1665682.99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7.98%、95.55%和87.01%。


此外,锂电池材料业务收入占比也在提升,2015年收入仅为6.11亿元,但到了2017年,该收入已经增至24.71亿元,增幅超过300%;收入占比也由2016年的4.18%升至12.91%。国内新能源电池产业领域增长空间,还有很大。


但这些,并不能保证宁德时代在全球第一的位置上高枕无忧,这个行业的深度较量才刚刚拉开序幕。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作者:王府,原文:http://pe.pedaily.cn/201806/432311.shtml


本文源自投资界 王府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