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复古民族风女装夏装,高档大码女装胖人 夏装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通螳螂财经(ID:tanglaffin),作者轻松独特

这个夏天非常迷幻。

一方面,BM风呼啸着零码,让年轻女孩们为了挤进S/XS码的衣服,拼命对比“BM女孩身高体重表”。

一方面,大码女装在直播下不断升温,就连曾经在张雨绮做经纪人的杨天珍也转行打造了自己的大码女装品牌,最近在小红书完成了直播首秀。

尺码有助于服装品牌从消费者的身材维度上切一块蛋糕,将那些胖瘦的女生聚焦在自己的身材维度上,让她们找到自己最漂亮、最自信的衣服来穿。

从社交分享裂变而来的BM风格泛滥,而大码女装则从持续多年的“白瘦”主流美学中撕开了一个口子,将多元美学的价值观直接推入大众脑海。

截至目前,仅电商平台上的大码女装销售额就已经超过100亿。

不过,这个市场空间还是很广阔的。毕竟,中国肥胖人口的规模已经超过2.5亿。

而且,随着女性消费群体自我意识的提高和瘦美单一审美观念的打破,借助直播电商,大码女装将成为女装红海中的杀出重围黑马。

我们很高兴看到大码女装和多元美学深入人心的局面。但是,在浏览了数十家拥有大码品牌的门店后,螳螂财经心中还是有一个疑问:目前的大码女装品牌真的崇尚多元美学吗?

一、让胖女孩穿得好看,大码女装撑起百亿市场

“正常品牌的衣服通常最多只有XL码,所以很多次逛街的时候,我只会深深地慨叹。这种痛苦,像你这种能随便买衣服的人根本不懂。”

向螳螂财经抱怨买不到合适漂亮衣服的李萍,身高162厘米,体重173公斤。她每天只能在淘宝的一些大码店或者运动品牌的男装里找到自己能穿的尺码。

但是这些衣服要么是面向中老年人市场,要么是非常普通和常规的款式,没有任何特别的设计元素,更谈不上什么时尚感。

然而,在过去的两年里,李萍明显感受到了变化。她发现,当淘宝搜索大码等关键词时,结果显示更多,风格也变得更好。

在一家大码女装品牌工作了四年多的视觉设计师张冰倩对这一变化感触颇深:“刚进公司的时候,我们的夏装基本都是素净宽松的t恤和连衣裙。因为产品比较素净,做当时的详情页总会被操作要求加入一些亮眼的元素。现在不一样了。基本上,我们都有流行的风格。虽然模型很大,但数值非常在线。如果绘制了模型,只需一点灯光和细节,就可以直接进入细节页面。”

据央视财经报道,2018年,大码女装的淘宝店铺已经超过了一万家,其中,年销售额过亿的超过了10家,出现了诸如南岛风、五季家居等品牌。还有,大码女装已经成为了一个已达百亿规模的淘宝特色市场,而且市场份额每年都以20%的增长在稳步提升。

不仅如此,随着电商直播,大码服装市场开始爆发。有来自世界网上商家的报道称,目前淘宝上大码女装的商家,90都在做直播。

大的

码可能是最适合直播电商的细分类目之一。因为,比较瘦的身材基本上都有很多相似点,但胖的身材却各有各的胖,有的肚子大,有的腿粗,这种情况下,直播这种能够让大码模特直观呈现上身效果的方式,会打消消费者的身材顾虑,看准就下单。


李萍就表示自己是看直播下单的“胖女孩”,“会根据主播的试穿想象自己上身的样子,减少退货情况发生”,晚上快十二点了,还在看直播的李萍向“螳螂财经”发来自己正在看的直播截图。


根据慢慢买大数据,仅6月份,天猫平台的大码装销量就高达136万,销额过亿。销量排名前10名的大码装店铺均为女装店铺。


即便如此,大码女装市场上至今还没有出现超级体量的头部品牌,这也使得有不少“后来者”,纷纷寻找这个细分市场存在的可以发力的空白点。


从而,我们得以看到曾在经纪人领域取得巨大成功的杨天真,将她的目光瞄准了大码女装市场。



二、消费女性身材焦虑,BM和大码没有本质区别

大码女装火爆,舆论声音一片叫好。


“这个世界有太多非标准的女孩。”简单的一句话,戳中了无数曾经因为胖而自卑甚至被歧视的女性内心。


而在杨天真的微博下面,无数赞扬的声音说着“是对身材不自信的女孩子的一种鼓励”、“胖瘦不是唯一的标准,自信才最重要”。


这与被批判为“制造身材焦虑”、“否定多元审美”的BM,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量。


可是,本质上呢?


在“螳螂财经”看来,在消费女性身材焦虑上,大码和BM并没有本质区别。如果说BM是在间接鼓励女性追求“病态瘦”,那么超过一定程度的大码则是在支持女性放纵身材管理并停留在“病态胖”。


比如杨天真的品牌尺码是从从一码到六码,最小码对应的是100-120公斤体重的女生,最大码对应的是200-220斤体重的女生。


而淘宝上拥有102万粉丝的店铺木子理想,中国新闻网就有报道表示“主要服务150斤到200斤的胖姑娘,最小是XXL,最大是5个XL。”


可是,如果按照女性标准体重=(身高cm-70)×60﹪结果上下浮动10%的计算方法,很多大码品牌都在为体重超过标准的女性服务。


这个标准,并不是人为的审美标准,而是科学的健康标准。


BM让女性追求体重不过百,而大码女装不过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让体重已经在健康线外的女性保持现状。


就如过瘦会导致贫血、低血糖、低血压等等问题,肥胖则是诱发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因素。


根据公开数据,目前中国人的平均超重率已达30%,平均肥胖率上升到12%。


在超重和肥胖率高升的情况下,中国成了糖尿病发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糖尿病的检出率从1980年的0.67%上升到了2019年的10.9%。


在健康的隐忧之外,一些大码品牌的核心价值观,可能也并不是真的认为胖女孩也可以很美。


随手搜一下南岛风、五季家以及Garden Lis这些大码品牌,不少产品描述的关键词上,赫然写着显瘦、藏肉、遮肚子......


不是说好了胖也很美吗?不是宣扬重量级也要爱自己的吗?那为什么却还是要向以瘦为美的主流靠近呢?为什么大码女装的本质不是让胖女孩以舒适的衣着大大方方地展示自己原本的身材呢?


不仅如此,像拥有537万粉丝的五季家,卖着大码女装,但用的模特看上去却与大码毫不沾边。


像这种卖大码用瘦模的店铺,还有很多家。


微博上有个大码时尚博主就吐槽过:“明明是最大码的,却说是我们身材不好才穿不了。”而底下的评论也跟着吐槽“明明卖大码,模特都是瘦的”。


这也意味着,现阶段的大码女装和BM一样,本质都是在遵循主流的以瘦为美的消费审美。只不过,BM是明晃晃地以一副近似傲慢的态度来倡导以瘦为美的准则。而大码女装呢,为了取悦胖的你,他们告诉你胖也可以很美,并且为你提供能够展示你独特美丽与自信的服装。但他们却暗搓搓地要么启用身材面容姣好的模特,要么把关键词上打上“显瘦”、“遮肚子”。


而消费者呢?


那些被胖困扰的女孩们,本着一颗终于可以买到合适又好看的衣服的心,却不自觉地掉入了大码女装设置好的消费陷阱。


于是,她们忽略了体重超标会带来的各种健康隐患,在商家“胖女孩也可以很美”、“自信最重要”的糖衣炮弹中,乖乖打开了钱包,自欺欺人地用一件件XXL以上的衣服来寻求一个显瘦的安慰。


遮盖了身材,同时,也屏蔽了健康。



三、欺骗自己还是接纳自己?

这个社会,审美观念和审美现实,其实早已拉开了巨大的鸿沟。


大家一边心照不宣地站在支持审美多元这一边以求政治正确,但另一边却又以整容、健身、养生等行动投入主流消费审美的怀抱。


就算是市场火爆的大码女装,不少胖女孩,也是一边为自己摇旗呐喊活出自我风采,但另一边却又渴望被模特展示得很得体的大码服装也能够掩盖自己的不完美的身体。


显然,这种矛盾的情况体现的正是胖女孩们已经意识到了,远离了健康标准的大码身材,很难被称之为美。


即便有合适的衣服来修饰,那也是一种自我欺骗的幻境。


毕竟,未经自律的身材透露的不仅是没有美感的表象,更显示了自身在自控力、执行力等其他方面的“弱点”。


我们尊重每一个人大码女孩的人格,我们也承认丰腴也是一种美,但这并不意味着健康状况超标的大码也是美的存在,更不意味着只要在商家的洗脑营销中叫喊着“我自信我很美”就真的很美了。


任何人追求美是没有错的,但是,只有先学会接纳自己,认识到自己身体的真实情况,才能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一个更好的自己。


当然,美不美,我们无从定义,但可以肯定的是过瘦或者过胖,都是不健康的。


而美的基础,就是健康。


【钛媒体作者介绍:螳螂财经(微信ID:TanglangFin),泛财经新媒体。重点关注:新商业(含直播、短视频等大文娱)、新营销、新消费(含新零售)、上市公司、新金融(含金融科技)、区块链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