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州7月8日电(陈建新程井伟)“推动广青融合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8日在广州举行。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大湾区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朱伟介绍了近日发布的《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相关情况,表示合作区将成为全省重大区域发展平台。
朱伟认为,合作区规划面积112.5平方公里,应建设成为粤北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先导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以工补农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先导区,助力全省形成“核”与“区”融合发展、“城”与“乡”融合互动的新路径。
上述总体规划提出,到2025年,合作区工业增加值要达到100亿元规模。到2035年,重点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创新生态建设成效显著,与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基本实现,城乡二元结构有效破解,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典范。到2050年,创新要素高度集聚,产业高水平发展,公共服务和营商环境与粤港澳大湾区融合,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
朱伟表示,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广青一体化,明确依托广青联合区和经济特区两大平台,全力支持广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未来将考虑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进一步简政放权,进一步加强改革创新,推动广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广州市副市长黎明表示,将全力支持合作区建设,将共同研究制定尽快高质量推进合作区建设的实施方案;深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在广清城际一期开通运营的基础上,加快广清城际二期建设,规划研究广州东至花都天贵城际延伸至清远北。
据介绍,广州将与清远市合作,积极争取尽快建设广州清远至湖南永州高速铁路广东段,加强合作区与周边省份的交通联系;加强产业发展融合,大力支持清远生物制药、智能制造、汽车零部件、大数据、精细化工等产业转型升级和集聚;打造优质营商环境一体化,加快实施“广清通办”业务,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异地办理。加快发放合格清远专家绿卡,吸引更多人才来清远发展。
道恩表示,广州将着力进一步畅通人口流动渠道,构建互补互促的产业结构,推动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推动清远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对接,推动城乡融合。其中,在人口流动方面,加快建立稳定有效的人才下乡激励机制,吸引各类人才下乡,包括赴清远就业创业等。我们还将尝试在广州和青海互认居住证,努力消除户籍制度的壁垒,以畅通广州和青海之间的人口流动和人才聚集。(结束)
来源: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