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瀚齐食用菌大会主持词 食用菌创业说明会主持稿

黑龙江省是中国的农林大省。广袤无垠的黑土地造就了中国第一产粮大省的传奇,广袤的森林和大山孕育了食用菌和蚕蜂,在中国名列前茅。

一是产业基础扎实

黑龙江食用菌产业以黑木耳为主,在全省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和蔬菜,是全国第三大省。黑木耳、猴头菇产量居全国第一,平菇产量居全国第二、第九。据统计,2014年食用菌总产量74.7万吨(干鲜混合),产值218.4亿元。其中,黑木耳产量36.6万吨(干制品),产值182.3亿元。

近年来,黑龙江蚕蜂业由小变大,发展速度加快。柞蚕年存栏2.3万只,养蚕3.8万只,养蜂137万只,蚕及蜂产品总产量13.99万吨。

二是产品质量过硬

独特的资源优势和自然条件造就了黑龙江食用菌和蚕蜂产品的优良品质,因其绿色、营养、安全、健康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黑龙江食用菌种植区多为林区和山区,自然环境优越,无工业和环境污染,气候寒冷,生产的食用菌产品全部为绿色或有机食品。全省野生大型真菌500余种,其中食用菌280余种,药用真菌近180种,外生菌根真菌110余种,木腐真菌90余种。栽培真菌有黑木耳、香菇、灵芝、滑菇、平菇、金顶侧耳、元谋、双孢菇、蛹虫草等10多种,干物质含量高,色泽好,口感好,据权威部门检测,我省黑木耳多糖含量比国内其他地区高10%以上,蛋白质中粗纤维含量也高于其他地区。尚志黑木耳、海林猴头菇等8个地区食用菌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2015年6月,东宁黑木耳成为首批获得中欧认可的35个地理标志产品之一。魏碑集团、佳丰公司等省级龙头企业开发的山珍套装、木耳糖果、速溶休闲产品等产品,丰富了产品色彩,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作为世界上极为珍稀的野生物种资源,我省于1958年首次发现野生蚕——只。现已被列为国家级名特农产品开发,我省野蚕资源储量居全国和世界第一。丝绸天然绿色,光亮柔韧,质感极佳,被誉为“纤维女王”。现在,许多先进的纺织原料如天然丝、天然丝棉和天然丝都已开发出来。

我省柞蚕茧形大,蛹质量足,茧层厚,出丝率高,茧重大。桑蛹的蛋白质含量在50%以上,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约为猪肉的2倍,鸡蛋的4倍,牛奶的10倍。它是人们非常喜欢的优质绿色食品。用柞蚕丝制作的“渤海漠河刺绣”已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我省是全国优质桑蚕茧生产基地。桑蚕茧质量好,平均茧长1509米,茧壳率和退绕率均比全国高2个百分点,装茧率比全国高3个百分点。是生产高档桑蚕丝的首选。

我省特有的东北黑蜂是世界上极其珍贵和优良的种源。其蜂蜜中含有约70%的葡萄糖和果糖,还含有蛋白质、无机盐、有机酸、多种维生素、钙、镁、钾、磷等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这是一种天然的美丽和健康

全省年产薪炭林900万吨,废弃林业树枝和木材加工剩余物至少4000万吨,农作物秸秆年产量超过1亿吨,都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基料供应。全国知名的黑木耳定点批发市场有“绥阳雨润市场”和“渭河市场”两个,是我国重要的黑木耳集散地。2014年,两大市场完成交易量7.8亿斤,交易额超过250亿元,吸纳黑木耳经纪人7300余人。

黑龙江是我国著名的蚕蜂资源大省,蚕蜂生产资源规模居全国第二位。栎林资源294万公顷,居全国第一,可承载柞蚕40万只,产茧40万吨;有坡耕地300多万公顷,“五荒”土地、中轻度盐碱地等。可种植桑蚕7000万只,产桑茧280万吨;主要蜜源植被覆盖572.7万公顷,其中椴树林面积180万公顷,蜜源植物可搭载蜜蜂1300万只,蜂产品产量可达65万吨。

此外,我省还有食用菌和蚕蜂业专业科研机构,人才体系健全,科研力量雄厚,生产技术成熟,可为食用菌和蚕蜂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随着消费结构升级,人们对绿色、营养、健康、安全的食用菌和蚕蜂产品的需求将更加旺盛。当前,我省正处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食用菌和蚕蜂业作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产业,已列入“十三五”规划,将重点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