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特产食品“肉神子”。董一新
兰溪特产食品“肉神子”。董一新
众信。com金华7月31日讯(张宜信)“兰溪黄牛肉30克,面粉125克,西红柿25克,雪菜20克,千水榭50克……”
31日,在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举行的“中国美食浙江好味道”启动仪式暨诗画浙江百贤千碗——“品味兰溪”启动仪式上,精准的兰溪牛肉面制作标准在——作为中国饮食文化名城首次“亮相”。兰溪有300多种特色小吃,鸡胗、牛肉面、肉丸等美食深受食客青睐。
家乡独特的味道,也成为当地人“呼唤”共同富裕的“一手好牌”。
中共兰溪市委书记陈风起讲话。王平
“近年来,兰溪通过发展食品产业加快了乡村振兴,使兰溪美食成为共同富裕道路上一张独特的金名片。”中共兰溪市委书记陈风起说。
兰溪市油布古镇。董一新
标准化的“牛肉面” 走出去的“兰溪美食”
兰溪是一座有着近1400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三河交汇、七省通衢的优势。因此,它有着吸引南来北往食客的美食文化,有着“古城、古镇、古商埠、美食、美丽兰溪”的美誉。
其中,兰溪牛肉面是必须品。随着当地政府对饮食文化的重视,兰溪牛肉面“走出去”的标准化得到推进,并取得了最新进展。
在31日的活动上,发布了“品味兰溪”三十碗、兰溪美食十大项目、兰溪牛肉面集团标准及配套政策、兰溪美食样板店示范标准。"牛肉面成型后,质量有保证."兰溪美食发展中心主任吴克表示,标准化有利于兰溪美食的推广,也可以帮助更好地开展兰溪美食大师的培训。
“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我们设置了三年、一年、一个月等不同时长的培训课程。”兰溪江南职业技术学院董事长杨楚芳说。
兰溪特产食品“鸡胗”。董一新
当天,兰溪江南职业技术学校被授予“兰溪市食品发展人才培养基地”,将通过专班的方式,促进兰溪本地特色食品的发展。此前,学校还开展了“送技能下乡”“送技能进村”等培训活动,为兰溪人在家门口提供专业培训。2021年上半年,学校已培训兰溪特色食品生产者2600余人。
曾接受过培训的兰溪小吃经营者黄告诉记者,如今,她一天能卖出近百个具有兰溪特色的“肉陷”,收入翻了三倍。
吴克介绍,今年上半年,区外新增兰溪美食餐厅600多家,带动新增就业近5000人。
人们把兰溪当地的食物做成“肉馅儿”。董一新
“家乡味道”传递乡愁 深藏共富活力
>31日活动举办地——兰溪市游埠镇是许多外地游客前往兰溪后寻访美食的第一“打卡地”。
游埠镇党委书记徐慧斌介绍,当地的早茶有着“江南第一早茶”美称,不仅是游埠饮食文化的灵魂,还成为该镇的富民产业。
“游埠镇已经证明‘早茶带动旅游,旅游带动致富’这条路的可行性,如今,每到周末都会有1万多名游客前来感受‘江南第一早茶’的魅力和这座千年古镇的‘慢时光’,到了清明、端午等假期,这个数字甚至能够翻倍。”徐慧斌说。
7月31日,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许澎为兰溪市游埠镇授牌,授予其“浙江特色美食小镇(游埠早茶)”称号。
浙江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曙明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起步之年,餐饮美食作为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加快培育餐饮新型消费、注重品牌品质引领、坚持市场主导,激发餐饮企业创造品牌的内生动力,加大推广各地美食发展的好经验。

“中华美食荟·浙里好味道”启动仪式。 王萍 摄
以兰溪为例,当地计划进一步打造兰溪美食“金名片”。当地31日正式发布的美食产业发展十大工程就包括美食龙头企业培育工程、美食传播工程、美食标准化工程等,旨在加快推进兰溪美食研究与发展,挖掘兰溪美食文化,培育特色美食产业,推动农民增收致富,助推美食、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擦亮中国美食文化名城底色。
未来,兰溪将以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一线城市为辐射点,鼓励开设1000家兰溪特色美食餐饮标准店、100家品牌店、10家旗舰店,让美食产业成为富民增收的大平台,以美食产业发展推动共同富裕。
“下一步,兰溪将围绕‘政府扶持、标准引领、龙头带动、大众创业’的总体思路,鼓励更多民众从事兰溪特色美食餐饮,以美食发展打开富民增收新路。”陈峰齐说。
“古往今来,人们通过美食传达乡愁,也通过美食怀念家乡。”浙江省餐饮行业协会会长沈坚说,浙江小吃众多,兰溪的地方美食发展,对浙江其他地方小吃具有借鉴意义。(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