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记者从雅安市扶贫开发局了解到,为减少新冠肺炎疫情对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的影响,有效稳定就业、帮助贫困人口,持续巩固脱贫成果,雅安市出台“十条措施”,多措并举稳就业、保增收,确保扶贫政策不脱节、就业服务不停滞。
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
发展农村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就业困难的贫困劳动力,给予不低于300元/人/月的岗位补贴。疫情防控期间,将根据实际情况,开发城乡社区公共卫生、消毒保洁、疫情监测、防疫宣传、社会工作等临时性公益性岗位,对下岗贫困劳动力和因疫情无法返岗的贫困劳动力进行过渡安置,并制定3个月的补助期限,根据疫情防控情况适当延长。
支持扶贫车间、社区工厂等就业载体发展
对依法登记并符合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的扶贫车间、社区工厂等就业载体给予不超过3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继续为积极还款者提供贷款和贴息支持,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
鼓励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
鼓励企业在安全防疫的前提下尽快复工复产,积极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参加社会保险的,奖励1000元/人,社保补贴、岗位补贴按规定执行;吸纳10人以上的企业作为就业扶贫基地,给予不低于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鼓励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
积极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养殖户、家庭农场、农村电商等生产经营主体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对稳定就业半年以上的,生产经营单位按1000元/人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吸纳10人以上的,再给予一次性奖励1万元。
鼓励经营性中介机构组织贫困劳动力就业
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经纪人组织贫困劳动者到企业就业,协助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参加社会保险的,应当向用人企业所在地的县(区)就业创业促进中心提出申请,经县(区)就业创业促进中心初审、同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后,给予就业创业服务补贴300元/人。
加强贫困劳动力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
组织“春风行动”等就业扶贫专项活动,为贫困劳动力提供政策宣传、就业促进、技能培训、权益维护等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组织开展送岗信息“下乡进村”、就业企业送岗进村等招聘活动,积极举办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根据疫情变化,及时将招聘服务从线下转移到线上,根据企业用工需求,梳理出适合贫困劳动力的岗位,实施远程精准推送。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对贫困劳动力开展职业指导、专项招聘等就业服务活动,给予就业创业服务补贴,补贴标准适当提高。
加强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
根据当地产业发展和贫困劳动力就业的需要,扩大培训项目,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及时性。对有意愿每年至少培训一次的贫困劳动者,应提供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并负担生活费用
开展贫困劳动力出行需求调查,为需要外出务工、有明确工作企业的贫困劳动力提供“点对点、站对站”出行和返岗专车服务,必要时采取拼车方式,有效解决分散的出行需求。
四川农村日报记者刘佳
编辑:米强
审核:张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