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菜鸟网络董事长张勇爆料了一个数字,‘2018年,中国流通的包裹超过500亿件,其中300多亿件是菜鸟电子面对面系统加盖的‘身份证’。
2019年4月28日,《第一时间》公布快递行业发展现状,指出快递行业经过十余年的爆发式增长,将迎来洗牌期,中小快递公司经营困难,更多巨头正在布局快递市场。
这份报告突出了两家公司:一家是德邦快递,抓住了大规模快递快速增长的机遇,脱颖而出;另一个是菜鸟驿站,布局社区和校园,解决快递最后一公里。
菜鸟见证了中国快递物流业从孵化到腾飞的快速爆发。菜鸟网络成立于2013年。
菜鸟站一方面服务快递公司,让快递更高效;另一方面,要响应未来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客户的需求成为菜鸟驿站不断创新的动力。比如用户不喜欢在快递柜上输入又长又难的代码,于是菜鸟开发了一个刷脸又捡碎片的智能柜机。'
在上海交通大学,3万师生、每天7000左右的包量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新秀和学校联合推出了600平方米的焦大新秀站。融合了高空摄像、微仓分拣机、云监控等多项数字技术的菜鸟驿站,服务了3万名师生,平均打包时间不到60秒。
快递公司最担心失去与消费者的直接联系,但这种情况正在逐渐恶化。
四通一达、顺丰快递、中国邮政国内快递网点约20万个。菜鸟计划三年建成10万个驿站,相当于中国快递网点总数的一半。更重要的是,邮局是一个比快递网点更贴近消费者的实体。
相比于四环一服、邮政、顺丰快递,菜鸟驿站的服务模式旨在给消费者良好的用户体验。但直接面对消费者的是菜鸟驿站,因此比物流的其他环节承受着更大的考核和压力。成功的菜鸟站站长会通过其良好的服务来巩固和发展用户群体,进而给用户留下菜鸟网络服务的良好印象。
未来的菜鸟驿站可能更像是离消费者最近的‘物流便利店’。物流基础服务是底层,从底层可以衍生出多种服务。超高频、进化模式的菜鸟站可能成为离用户最近的入口之一。
综上所述,只要菜鸟站存在一天,任何能够实现盈利的需求都有可能得到满足。菜鸟站本身的灵活性是其创新的源泉。这也是相对于其他快递行业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