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报记者葛佳
7月2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交所”)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2020年工作报告》(节选),其中披露了2021年7项工作计划。
上交所表示,一是稳步推进科创板建设,进一步做好注册制改革试点工作;二是切实映衬一线监管职责和对违规行为的“零容忍”;三是讲好资本市场的故事,从“用户体验”出发优化市场服务;四是完善交易所市场功能,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五是紧跟信息技术革命趋势,加快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六是坚守底线思维,坚决打赢防范化解日常重大金融风险持久战;七是继续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狠抓内部管理。
以下是 《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2020年工作报告(节选)》 全文:
一、上海证券交易所2020年工作
2020年,面对全球疫情和复杂形势带来的严峻考验,上海证券交易所办公厅在证监会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党委、国务院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证监会党委的工作要求,按照“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的工作原则,坚持“四个尊重、一个合力”的监管理念。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交易所改革发展稳定、持续推进科创板建设、切实推进上市公司质量提升、持续强化一线监管、积极防范化解重大市场风险等方面狠抓落实落实,取得新成效。
一是克服疫情影响,大力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在证监会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我们克服疫情带来的极端困难,精心谋划、精心组织,如期实现了市场开放和平稳运行。同时,在特殊时期采取特殊措施,允许受疫情影响的上市公司推迟披露年报,放宽相关业务办理时限,支持网上发债上市业务,充分体现监管温度,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市场主体的影响。大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开通“疫情防控债券”发行绿色通道,累计发行疫情防控债券1615亿元;加强疫情防控相关科技企业审计保障,3家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有力支撑实体经济复苏发展。免除湖北上市公司、证券公司相关费用1632万元,组织募捐活动,累计捐款3300余万元。
二是聚焦重大改革,强化科创板集聚示范效应。坚持科技创新板定位,支持鼓励“硬科技”企业上市。以SMIC、寒武纪为代表,一批具有“科技含量”的企业相继登陆科创板,红筹企业上市实现突破。全年共受理公司327家,发行上市公司145家,初始融资2226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60%、107%和170%,IPO金额接近同期a股的一半。严格控制科创板入口,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全年对23家公司进行现场监管,其中19家公司被阻吓不积极终止发行上市申请,2家被拒绝,3家被终止。加强对科创板的持续监管,对董事长、urg等“关键少数”开展专项培训
="1">沪港通相关安排,持续推进沪伦通,全年3家沪市公司在伦交所挂牌全球存托凭证,筹资41.4亿美元。四是监管与服务并举,推动市场生态持续优化。围绕“建制度”,做好新《证券法》配套规则完善,推动构造“简明友好型”规则体系,业务规则和指南总量减少25%,提升市场获得感。落实“放管服”要求,厘清交易所监管职责和服务事项,向市场公布权责清单,推进“阳光监管、友好服务”。公开监管事项执行标准,清理“口袋规则”,明确市场预期。持续深化分类监管,提升监管效能,率先发布信息披露分类监管指引。围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着力开展三省一市六辖区上市公司专项服务,形成证监系统、地方国资委和金融局五位一体的联动工作机制,化解38家高风险公司风险。积极服务央企国企改革,提供资本运作、资产证券化等专业服务支持,助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落地实施。持续加强会员监管,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全年对会员和其他交易参与人实施自律管理措施62次。加强投资者服务教育,有序推进“国民教育”工程,投资者满意度、获得感不断增强。推出浦江学院培训平台,打造特色品牌。注重科技赋能,优化监察系统性能,完成监管科技平台整体设计及上线,平稳推出公司画像二期等科技监管手段。加强指数管理,完成上证综指优化和科创50成指发布。
五是守住风险底线,持续防范化解各领域风险。畅通“出口关”,全年通过强制退市、破产重整、并购重组等多渠道完成11家公司退出,常态化退市趋势初步形成。与各方合力推动110余家沪市高风险公司化解风险,高比例质押公司数量压降50余家,两者降幅均超过30%。健全债券风险防控机制,丰富风险处置机制与管理工具,全年共化解176只债券风险,违约率0.71%保持低位,债券市场风险总体可控。强化股债期汇等跨市场联动分析,完善市场重大风险监测防控体系,市场研判准确度不断提高。加强交易监管,严打违法交易,全年共处置异常交易行为2630起,核查违法违规交易行为929起,上报案件线索110件,确保市场交易总体合规有序。
六是力保安全生产,压实安全运行管理责任。加强业务安全运行管理,完善值守与应急体系、研发制度体系、技术安全运行制度体系,提高运营监测能力。推动业务系统优化整合,实现BPM系统平稳上线。提升软硬件安全自主可控水平,成功防御针对官网的大流量异常攻击。金桥数据中心及行业云辐射范围持续扩大。
七是做好内管外联,服务交易所中心工作。成功召开第十次会员大会,选举产生交易所新一届治理层。加强财务资金管理,持续开展内部审计。优化绩效管理制度,强化绩效考核对员工的激励约束作用。强化信息报送工作,加强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完成交易所30周年纪念宣传,完善博物馆展览服务。持续实施宿松定点帮扶计划,加大脱贫攻坚帮扶力度。
八是提升党建水平,作风整治成效明显。扎实开展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全面检视问题,认真完成整改。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实现“一岗双责”对象范围全覆盖。制定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办法,推进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充实中层干部队伍,加强后备力量储备和培养,努力打造“忠专实”铁军。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监督检查,严格执纪问责有新的成效。
二、2021年工作计划
2021是建党100周年和“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所党委、总办经过认真研究,将今年确定为上交所的“抓落实年”,要求对标党中央国务院和会党委重大决策部署抓落实,对标全所重点工作抓落实,对标练内功、补短板、强弱项抓落实,对标从严管理、从严治所抓落实。
一是稳步推进科创板建设,进一步完善注册制改革试点工作。深刻领会并贯彻执行注册制改革“三原则”,深入推进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坚守好科创板定位,助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推动“应科尽科”。把好科创板“入口关”,压实中介机构责任,更好发挥审核问询和现场督导协同机制。进一步发挥科创板改革“试验田”作用,持续完善科创板制度规则。
二是切实扛起一线监管职责,对违规行为“零容忍”。认真贯彻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见,与有关部门加强信息共享和监管协作。积极落实退市改革方案,坚决做到“应退尽退”。深入推进上市公司治理专项行动,防止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侵害上市公司利益的行为反弹。落实以会员为中心的交易监管,加强信披监管与股价异动监管的有效互动。加大对债券市场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的监管力度,严肃查处“逃废债”等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开发和运用好科技画像等系统,提高风险识别的能力和效率。
三是讲好资本市场故事,从“用户体验”出发优化市场服务。坚持“三开门”理念,开门搞审核、开门搞监管、开门搞服务。推动市场推广转型升级,围绕头部创投、央企、重点领域企业提供综合服务。切实服务市场主体,集中精力提升服务体验。重视优化“微机制”,做好“最后一公里”服务。强化对外沟通工作,讲好资本市场故事。
四是完善交易所市场功能,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深入实施主板、科创板“双轮驱动”战略,增强蓝筹企业和科创企业的融资能力和吸引力。稳步发展债券市场,大力发展基金市场,促进衍生品市场创新发展和机制优化。稳步推进制度型对外开放,拓展和优化境内外市场互联互通。加强对外宣讲和国际合作,推动科创板纳入国际主流指数。
五是紧跟信息技术革命潮流,加快推进科技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持续强化科技对监管的有效支撑,推进新债券交易系统上线,加快G4交易系统设计。加快推进交易所数字化建设,推动业务、技术、数据的深度融合。围绕“数据让监管更加智慧”,加强IT治理,进一步做好统一技术平台搭建、智能监管和业务分析等重点工作。加快发挥金桥数据中心的核心作用,进一步完善数据中心功能布局。
六是坚守底线思维,坚决打赢防范化解日常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持久战。强化隐患排查和预案管理,全力确保安全生产。分类处置上市公司风险,巩固股票质押风险处置成效。优化丰富债券违约风险化解处置机制,推动地方政府、司法机关发挥更大处置效能。增强市场风险监测预见预判能力,研究储备应对政策和措施。
七是继续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狠抓内部管理。全面加强重大项目和日常支出的成本控制,加强资金全方位监督检查。严肃财经纪律,从严把关资金使用。加强对下属机构的财务监督,层层传导从严加强财务管理的要求。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管理。
责任编辑: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