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各区行政服务大厅都设立了一站式服务区。
专题
“深圳是最适合创业的城市。”这是很多苦苦挣扎的企业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种肯定的背后是深圳营商环境的不断改革和商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
一直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的深圳,不仅得到了企业家的认可,也成为了很多城市的榜样。30证合一、创业一窗、个体户微通道申报、第二批商事登记、深港通易注册等一系列举措,使深圳商业主体总数和创业密度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也使深圳城市营商环境位居全国第一。
文字、图片/江妍
政府主动促进企业的建立
在深圳创业有多方便?今年3月,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社会经济的严重冲击,深交所主动发布《深圳市2020年优化营商环境改革重点任务清单》号文,涵盖14个重点领域、210项具体改革举措,全方位打造开放、透明、可预期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其中,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深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深圳市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再次升级“一窗创业”3.0版系统,一天内完成所有创业事项,保险、公积金开户等全流程启动环节实现了“二次审批”“零成本”创业。
深圳审时度势,及时出手,为深圳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显示,改革后,中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从2016年的第84位上升至2019年的第31位。其中,创业便利度排名上升130位,全球排名第28位。根据世界银行的创业评价标准,广东创业便利度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排名第18位,与瑞典相当,优于英国、荷兰、法国、俄罗斯、美国、瑞士、日本、德国等经济体。根据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和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联合发布的《广东省各市创业便利性评价报告》,深圳连续三年(2016年至2018年)获得广东省各市创业便利性第一名。相应地,在深圳设立企业的便利性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坚持需求导向,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为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让企业在风暴中不断成长,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问题为导向,为企业持续解决困难和问题创造良好环境。
根据刚刚公布的上半年经济数据,深圳GDP增长0.1%,成为全国首个“正”的一线城市。深圳市企业登记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深圳市新登记商业主体23.72万户,同比增长1.3%,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占广东省新登记商业主体总数的22.8%;企业151144家,同比增长14.9%。
与此同时,5G、AI、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上半年深圳新注册企业的一大亮点。1-6月,深圳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注册企业17234家,同比增长38.5%。从这一时期新注册企业数量来看,新兴产业有:9375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同比增长41.5%;有2088家“高端设备制造商”
这些数据的背后,与深圳不断改革的营商环境密不可分。“商事制度改革最直接的效果就是通过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释放市场活力,市场主体总量大幅增加”。深圳市市场监管局企业登记局副局长赖表示,商事制度改革前,深圳市商业主体总数不到100万,改革以来,商业主体总数增长了200%以上。
截至2020年6月底,全市商业主体340.6万户,其中企业213.7万户,个体户126.9万户。根据深圳市统计局发布的《深圳2019》,
住人口1343.88万人计算,全市每千人拥有商事主体253户,拥有企业159户,商事主体总量和创业密度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据介绍,2013年以来深圳在全国率先实施商事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改革,夯实了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激发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
企业开办审批,时间压缩到几十秒以内;企业投资项目备案,从申请到批复,只需要6秒……2018年,深圳在全国率先推出政务服务“秒批”改革,通过信息共享、自动核验、智能比对,推动政务服务由“基于材料”的审批向“基于数据”的审批转变。在“秒批”模式下,审批全过程几乎没有人为干预,从而最大程度减少了办公时间限制及个人客观因素导致的审批结果差异等问题的产生。
据统计,目前深圳实现“秒批”事项212个。和“秒批”配套的,还有“一码管理、一门集中、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号连通、一证申办、一库共享、一体运行”的深圳线上线下高度协同的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当前,企业、群众办事越来越方便快捷, “最多跑一次”成为常态后,“一次都不用跑”的事项将不断增加。
今年,深圳还融合“秒批”“秒报”改革经验成果,推出“秒报秒批一体化”政务服务新模式,实现全流程不见面、零跑动、全自动的政务服务,实现即报即批、即批即得。截至2020年7月31日,全市共有26347户企业通过“秒批”系统成功办理设立登记,21786户个体工商户通过“秒批”系统成功办理设立登记,35157户个体工商户通过“秒批”系统办理注销登记,获取营业执照时间降低95%,充分体现了“深圳速度”。
加大服务企业力度 打造国际一流创业沃土
除了审批时间“大提速”,在深圳开办企业便利度和满足感持续提升。为了便利企业、群众随时随地自助领取营业执照,深圳市各区行政服务大厅设立24小时自助服务区,引入自助设备,为企业提供全天候政务服务,便民不打烊。
此外,还在多个银行网点、街道和社区部署自助服务设备,便利申请人随时随地自助领取营业执照。自助领照采用微信平台线上申请,自助机线下“刷脸”领照的方式申请,30秒内即可完成营业执照自助领取。
为了提升开办企业体验感,深圳市各区行政服务大厅纷纷推出各种人性化便利措施,配备业务精通、服务热情、责任心强的专业帮办导办团,做好现场引导服务工作,指导、帮助申请人在现场申请开办企业相关业务。各区还结合区域特点,推出富有人文特色的开业大礼包。以南山区为例,专门为前来开办新企业的市民设计出独具南山特色、文艺气息浓郁的南山“创业包”,“创业包”里面涵盖方便企业携带的印章、证照,让企业从设立开始就感受到政府服务的用心和温暖。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与现代产业研究所所长刘国宏表示,纵观深圳40年来的产业发展,从最初的“三来一补”起步到高新技术产业崛起,再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历经了一轮又一轮的转型升级和迭代发展。一批又一批的创新型企业,得益于深圳良好的市场氛围、创新生态和营商环境,就如同种子撒在肥沃的土壤,迸发了无限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