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2020上市公司名单 公司市值排名2020

回顾2020年,编者按:是神奇的,注定是不平凡的。年初,疫情肆虐,全球金融市场噩梦般的恐慌暴跌,为2020年奠定了魔幻基调。然后,美股四次崩盘,历史上第一次负油价,创业板注册制落地,陆金咖啡造假.疫情之年的冲击波此起彼伏,令人惊叹。2021年已经到来。在总结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基础上,我们在这里推出“格隆汇2020年十大系列”,希望能帮你理清过去,指引方向。

本文是2020年第三篇系列,对于新投资者来说,这是非常忙碌的一年。a股注册制落地,更多优秀公司在内地上市步伐加快;在美股监管政策逐步宽松的背景下,港股市场承接了更多优质公司回港上市;在美股持续放量的刺激下,创出历史新高,吸引了更多高估值IPO。

展望2021年,高质量目标将继续实现。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们盘点2020年的新股市,为您提供未来的新参考。

我们按照涨幅、人气、稀缺性三个维度选取了10只新股(排名不分先后),其中港股6只,a股2只,美股2只。

思摩尔:最大的惊喜

崔乙幕(06969.HK)是2020年新股市最大的惊喜。上市首日涨幅超150%,一手赚18600港元。截至目前,累计涨幅已超过3倍,市值达到3507.8亿港元。崔乙幕成为港股市场上最好的新股。

崔乙幕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主要业务组件为odm OEM业务(电子烟及相关组件OEM)和自营avp业务(零售电子雾化设备及组件)。

公司每年在R&D的投入比较高,这使得公司在2016年成功开发了加热技术felem(金属膜与陶瓷主题相结合)。该技术可以提高电子烟过滤烟油杂质和瞬间雾化的功能性,提高吸电子烟的安全性。这项技术的升级也优化了电子烟的口感,起到了替代传统香烟的作用;此外,也让电子烟在传统香烟面前显得更干净、更方便、不产生焦油,同时也减少了吸传统香烟带来的危害。

随着全球电子烟市场的逐年增长,崔乙幕凭借领先的生产技术,以16.5%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电子烟制造商的领导者。Simol的盈利能力迅速增长。2016年至2019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06亿元、1.89亿元、7.34亿元和21.74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73.73%。

目前电子烟的受众越来越广,上市后崔乙幕的表现值得期待。

欧康维视生物-B:眼科赛道明星

作为眼科稀缺标的,奥康视觉生物(01477.HK)今年彻底落实了“药不能停”的盈利效果。虽然胜率低,但每一位获奖者总会叫“真香”。

上市首日,奥康维斯塔生物科技大涨152.39%,一手盈利高达11060.45港元。作为一家“-B”公司,甚至引发了一波没有大脑的“-B”公司。奥坎波Vista上市之路几乎充满关注,市场预期很少趋于一致。相信公司上市后会是一个大肉签,这让思摩尔在同期掩盖了一部分光芒。

欧康威视生物上市后并没有超出大家的预期,从暗点迅速崛起。唯一让人意外的是,大家都没想到涨幅这么大,一手利润这么可观,所以很多投资者摔断了大腿,只恨当时没吃饱。

眼科赛道已经产生了爱尔眼科、奥坎波视觉生物等大牛股,2021年绝对是不容错过的重点。

海吉亚:后劲最足

海吉亚医疗(06078.HK)绝对是今年最强势的新股之一,上市首日涨幅40.54%,在同期所有大肉戳中并不显眼。但后续公司股价一路上涨,累计涨幅reac

Hagia Medical不同于其他无利可图的生物医药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肿瘤医疗机构,哈嘉医疗在港股市场上稀缺。同时,黑吉亚医疗在市场上规模独特,竞争壁垒强。扩展采集和高重现性使黑吉亚医疗迅速扩大其优势。正是因为投资者意识到了这一点,才会在2020年下半年继续加仓海吉亚医疗,一步步推高股价

高。


2021年海吉亚医疗还有多少增长动力等待着释放,非常值得大家期待。


京东健康:刷新想象上限


12月8日,京东健康(06618.HK)正式登陆港交所,互联网医疗平台上市巨头终于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上市首日,京东健康便上涨55.852% ,在同期上市的企业中一骑绝尘。正当大家以为京东健康上市之路上的表演完美落下帷幕之时,万万没想到这才仅仅是开始。后续近一个月的时间,京东健康股价一路上扬,不断刷新投资者的想象上限,最高冲上了198.5港元每股,较发行价上涨约281.24%。截至2020年最后一日,京东健康累计上涨112.53%,收于150港元每股,最新市值达到了约4777亿港元。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京东健康零售药房业务2019年收入所占市场份额为29.8%,华创证券预测京东健康2020年总营收将达到163.28亿人民币,几乎以一己之力和上千家药店的总和战了个旗鼓相当。


京东健康的上市也带动了互联网医疗平台整个行业的蓬勃发展,预计2021年三巨头之间必然还会有一场厮杀,这将会是一场大戏。


泡泡玛特:最激动人心


12月11日,泡泡玛特(09992.HK)首日高开超100%,市值超1000亿港元,让无数投资者们大呼“看不懂”。


成立于2010年的泡泡玛特,文创店起家,如今已经成为国内的潮玩龙头,二十年间,收入翻十倍,净利润暴涨200多倍的泡泡玛特为何这么牛?


一个个装着不同造型玩偶的盒子,在拆开前没人知道里面到底是什么,打开盒子后那一瞬间的“满足感”,让众多玩家追捧。从泡泡玛特产品收入结构来看,Molly、Pucky两个IP就贡献了一半营收。而2020年上半年Dimoo的营收超越了Molly,成为了泡泡玛特又一个摇钱树,也表明了泡泡玛特具备较强的IP运营能力。


农夫山泉:有点甜、很有钱


市场上股票千千万,但对于中国人来说,“股王”只有一位,那就是茅台。其他行业中最顶尖的公司也会被冠以“某茅”美称。农夫山泉(09633.HK)自然当得起“水茅”的称号。55%的毛利率、50亿元的净利润,堪称“印钞机”。


农夫山泉上市首日开盘大涨85%,助力实控人钟晱晱当日成为新中国首富。在2020年收官之际,农夫山泉股价收于54.90港元,市值达到6174亿港元,钟晱晱也由此登顶亚洲首富。


农夫山泉表现如此神勇,与其良好的基本面是分不开的。“大自然的搬运工”成为了农夫山泉的代名词,也让品牌深入人心,助力其成为市占率第一的瓶装水公司。在强大的品牌基础上,公司通过超4000家经销商铺陈的全国性营销网络,助力公司进一步打开下沉市场,并且快速打开茶饮、功能饮料及果汁饮料等其他品类市场。旗下茶Π、尖叫、水溶C等品牌的热销也证明了农夫山泉品类扩张能力较强。


农夫山泉能否进一步扩充饮品帝国版图,非常值得期待。


中金公司:贵族投行重回巅峰


在老一辈金融人眼里,中金公司(601995.SH)有着不一样的地位。在那个亟需打开国际资本市场的时代,中金公司承担了历史使命。虽然,后来错过了创业板改革浪潮,经历了重大人事更迭,一度被同行反超,但在新的历史节点,它又再次证明了自己。


中金公司回A上市,首日开盘迅速涨停,累计至今涨幅117.92%,总市值达到3633亿元人民币,与龙头大哥中信证券的3800亿元相差无几。


一直以来,中金公司以投行业务见长,曾参与过建设银行、中芯国际、阿里巴巴等重大IPO项目,在国内外市场都玩得开。如今,政策方面放开外资加大了券商业竞争,注册制落地弱化了券商投行业务原本的通道职能,对于本土券商的定价能力、风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投行业务可以为公司提供优质的投资资源,还可以为财富管理业务提供高净值客户资源,实现业务间联动。在国家致力打造航母级券商的意愿下,中金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


金龙鱼:油中茅台


水中有茅台农夫山泉,油中亦有茅台金龙鱼(300999.SZ)。上市首日开盘即涨超90%,至今累计涨幅321.48%,市值攀升至5873亿元人民币。


作为一个国民品牌,金龙鱼深受广大“资深少女”和“家庭煮夫”的喜爱,其食用油近十年市占率稳定保持在4成左右,是当之无愧的行业老大,具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而在当前食用油市场产能过剩的前提下,行业整体利润微薄,金龙鱼凭借规模优势降低单位成本,从而能取得更强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金龙鱼多年来形成了超4000家经销商,110万个终端网点,拥有极强的渠道网络。强大的渠道不仅助力金龙鱼多年来在食用油领域维持住霸主地位,更为其品类扩张提供了坚实基础。公司已经在米、面、调味品等多个领域有所布局,有望形成新的增长点。


但要承认的是,最受市场追捧的调味品赛道目前有海天味业、中炬高新这样的强大对手,金龙鱼在品牌和渠道上不占优势,想要实现品类扩张并不容易。


Snowflake:巴菲特的又一次“真香”


巴菲特曾表示不投科技股,结果重仓苹果;巴菲特也从不“打新”,但却在云计算独角兽Snowflake上市前下注了2.5亿美元。就算没有巴菲特的加持,Snowflake也会是今年最受关注的新股,它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软件IPO,上市首日开盘即翻倍,其市值在2020年12月8日超越1200亿美元,但随后股价回调,如今市值约800亿美元。


Snowflake是一家云存储技术开发公司,提供基于云的数据仓库,客户可以通过云平台进行数据的存储与查询。另外,不同于传统的订阅式,该公司销售模式是按服务次数后端收费。


Snowflake表现出了较高的成长性,2020财年营收2.65亿美元,相较于2019财年增长174%。但同时作为一个云计算公司,其仍然不落俗套地处于烧钱阶段,且亏损规模也在扩大,从2019财年的-1.78亿美元扩大到2020财年的-3.49亿美元。


云计算是大部分互联网巨头重点布局赛达,行业景气度极高。在全球数据云端化的历史潮流下,Snowflake有望凭借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实现高速增长。


理想汽车:成就汽车理想


全球汽车纯电动化的大趋势已不可逆转,市场出现了一批批造车新势力,经过上一轮激烈的竞争后,理想汽车杀出重围,存活了下来。


理想汽车(LI.US)7月30日以15.49美元开盘,在2020年最后一天,收于28.83美元,较发行价11.5美元,累计涨幅150.70%。理想汽车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开拓与创新者,800km超高续航里程的理想ONE占据着中国智能电动SUV的首席。


理想汽车上市以来业绩惊人,第三季度毛利率高达19.8%,逼近特斯拉,力压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公司的交付量自6月以来环比攀升,尽管在11月召回事件的负面影响下,11月交付量依然高达4646辆。为何理想汽车如此勇猛?


独树一帜且不被众人看好的战略正是答案。在特斯拉、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纷纷聚焦纯电动的时候,理想汽车却选择以增程作为2030年前的主流方案,将纯电动作为未来的目标。特立独行的理想汽车引来众多质疑,但现实告诉人们,理想没有做错,因为纯电动汽车快充技术尚未成熟,高压平台、支持4C充放电的电池、高压充电协议等条件都还未达标,现在的充电桩无法盈利,实现不了产业化。但随着相关技术的逐渐成熟,超快充电技术效率的提高,理想汽车表示已提前了纯电动汽车的计划,并将稳步扩张,引领这波潮流。


理想汽车的理念与CEO李想的人生信条一致,就是掌控自己的命运,不随波逐流。在这越来越拥挤的赛道上,我们能够看到理想汽车那独特的亮光,但前路依旧荆棘密布,这只是战斗的开始。


结语


十只股票难以道尽2020新股市场的波澜,但也可以做到管中窥豹。医药、TMT、消费、医药这些或能保障民生,或能引领人类发展方向的产业,依然是大新的主旋律。我们在见证这些新股继续成长的同时,也可以继续期待未来更多优质公司登陆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