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海沃德猕猴桃 猕猴桃栽培技术要点

中华猕猴桃新品种‘杨氏金红 50 号’在河南的引种表现及关键栽培技术

李灿和其他人

河南省南阳市和洛阳市是我国猕猴桃主产区之一,野生资源丰富,是美味猕猴桃、中华猕猴桃和软枣猕猴桃的交叉分布区。‘师洋金红50’是1999年以‘红阳’为母本,中华雄1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猕猴桃新品种。2015年,江苏省扬州市杨胜谋先生将该品种带到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栽培,后又引进洛阳市嵩县栽培。通过在西峡县、嵩县5年的观察,认为该品种果实具有果实大、形状规则美观、皮黄肉红、味甜、耐贮运性好、抗逆性强、丰产稳产等优良商品性状,是河南省适宜栽培的优良品种之一。目前‘师洋金红50’猕猴桃在南阳、洛阳的栽培面积已达1 000 hm2,形成了规模化、标准化的人工栽培基地。

1.测试的基本信息

1.1南阳实验场概况

试验地点位于西峡县五里桥镇黄石村,海拔260米,年平均气温15.2,极端最低气温-6.9,极端最高气温40.7,年平均降水量846.8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 897.9小时,无霜期238天,土壤为黄壤土,深厚肥沃。园面积2 hm2,行距4m2 m,667 m2种植83株,雌雄比例81。单茎双蔓羽毛整形,高脚手板栽培,滴灌设备。

2015年春对‘海沃德’进行高接换优改良,每株嫁接3 ~ 4个‘师洋金红50’接穗。2016年挂了少量水果。2017年平均单株产量18.5 kg,折合667 m2,为1535.5kg;2018年平均单株产量为21.0 kg,相当于667 m2,达到1 743.0 kg。

1.2洛阳实验场概况

实验地点位于嵩县车村镇铜河村,地处白云山脚下,海拔280 m,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1,年平均降水量750 mm,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5,极端最低气温-9,最热月份为7月,平均气温33,极端最高气温41,年平均日照时数2200。土壤为壤土,面积为0.3hm2.行距4 m3 m,667 m 2种植55株,雌雄比例为61。采用单茎伞型和棚架栽培。2017年引进‘师洋金红50’进行大苗培育。2018年,挂了少量水果。2019年,平均单株产量为11.5公斤,相当于667平方米和632.5公斤。

2.主要人物的表演

2.1植物学特征

这个品种属于中华猕猴桃。多年生枝深褐色,一年生枝浅棕红色或绿褐色,皮孔细密。芽突出,芽外露。叶片近圆形或扁圆形,先端短尖,基部心形,正面深绿色,光滑无毛,背面淡绿色,密被短毛。叶片长13 ~ 19厘米,宽14 ~ 24厘米,叶柄长8 ~ 17厘米,厚0.4~0.7厘米。花冠直径4.9~5.1厘米,白色花瓣6片,柱头29 ~ 35个,退化雄蕊54 ~ 61个。

2.2水果的经济特性

果实圆柱形,纵径6.0~8.0厘米,横径5.2 ~ 6.0厘米,横径5.3~5.5厘米,平均单果重90克,最大单果重150克,果皮棕黄色,果面光滑,顶部略凹或扁平,果形端正美观,柄长3 ~ 6厘米。核心

小而软,与果柄连接处有一小木质核,硬果时果肉黄白色红心,软熟后果肉呈鲜黄色红心,肉质细嫩,汁多,香甜味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9.2%,总糖含量13.18%,总酸含量 0.86%,维生素 C 含量 1 310mg/kg。自然条件下可存放 30 d 左右,冷藏条件下可贮 160 d,货架期 20~30 d。




2.3 生长结果特性


树势健壮,萌芽率高,成枝力强,几乎所有枝条均能发育成结果枝。一般结果母枝可着生 6~8个结果枝,以中庸枝结果为主,每个果枝着生 2~4个果,节间短,果实间距 2.5~5.5 cm。嫁接苗栽后第 3 年结果,第 4~5 年可进入盛果期,667 m2 产量可达 2 000 kg,在立地条件好、管理水平高的情况下,667 m2 产量可达3 000 kg。


2.4 物候期


在河南省西峡县和嵩县,2 月底出现伤流,3月上旬萌芽,3 月中旬展叶,4 月中旬现蕾,5 月初开花,盛花期 3~4 d,5 月中旬至 7 月上旬为果实膨大期,10 月上旬果实成熟,果实发育期约 140 d,11 月下旬落叶。


2.5 适应性及抗逆性


适应性强,海拔 60~800 m 均生长结果正常。在试栽地病虫害少,抗逆性较强。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园地选择与定植


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建园,栽植行株距为 4 m×2 m 或 3 m×2 m,每667 m2 定植83~110株。定植时雌雄比例为8∶1,配置西峡县选育出的‘金雄 1 号’作授粉树,并辅以人工授粉。


3.2 棚架建设


采用平顶大棚架。水泥柱高 2.5 m,地面以下0.6 m,地面以上 1.9 m,按行距 3~4 m、间距 5 m分布。在水泥柱 1.5 m 高处拉 1 道丝用作固定主蔓。在垂直于行向的两端 1.8 m 高处的水泥柱上固定 1道直径 20 mm 的钢管,用作固定拉丝用。在钢管上每隔 40 cm 拉 1 道丝,即棚顶拉丝间距 40 cm。在每行两端的水泥柱外侧打地锚,拉1道与地面呈50°角的粗丝。


3.3 整形修剪


定植当年,实行单主干上架,当主干长到 1.8 m时,剪去先端生长点 30 cm,促使萌发 2 个主蔓。采用单干双蔓羽状或单干伞状树形。2~3 年完成整形。进入盛果期以后,采用三步修剪法,即一疏、二缩、三短截。疏除枯死枝、病虫枝、多年结果的衰老枝、并生枝、重叠枝、下垂枝、细弱枝和从主干基部发出的徒长枝,选留当年的发育枝确定为下年的结果母枝。对连续结果多年的衰老枝和结果部位外移严重的枝进行回缩,至少回缩到行距的中间线以内,或回缩到该树的树冠以内。对选留的结果母枝,要根据生长状况修剪到饱满芽处,长果枝留8~10 个芽,中果枝留 6~8 个芽,短果枝疏除,如在全树总枝量不足的情况下,可留 2 个芽进行短截。


3.4 肥水管理


施肥以有机肥为主,辅以速效化肥。萌芽前,以速效氮肥为主,搭配磷钾肥,成龄树每株施尿素0.3~0.4 kg、过磷酸钙 0.15~0.20 kg、硫酸钾 0.25kg、少量的硼肥和锌肥,全园撒施,浅锄后浇足萌芽水。果实膨大期,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每株施过磷酸钙 0.25 kg、钾肥 0.25 kg、尿素 0.1 kg,并且搭配钙、铁、锌、镁、硼等微量元素肥。在果实整个膨大期内要保证田间持水量在 70%左右。在果实膨大期内建议每月施 1 次肥,连施 3 次。采果后至落叶前,以有机肥为主,辅以磷肥,每株施有机肥 50 kg、磷肥 0.3~0.4 kg,充分搅拌均匀,采用环状开沟或条状开沟,将搅拌均匀的肥料一层肥一层土施入穴内,施后浇足水。


3.5 花果管理


该品种坐果率高,为提高商品果率,要实行定量挂果,限产增质,及时进行疏蕾、疏果。主要疏除小果、病虫果、畸形果,长果枝留 4~6 个果,中果枝留 3~4 个果,短果枝留 1~2 个果。


3.6 病虫害综合防治


该品种主要病虫害有猕猴桃溃疡病、猕猴桃花腐病、猕猴桃炭疽病、猕猴桃灰霉病、猕猴桃疫霉病、猕猴桃根腐病、桑白蚧、二星叶蝉、斑衣蜡蝉等。坚持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方针,


防治措施如下:


(1)加强栽培管理,平衡施肥,合理负载,增强树势,提高树体的抗病力,关键是养根、保根。及时防治叶蝉、蚂蚁、果实蝇等传毒昆虫,尽量减少入侵途径,降低猕猴桃溃疡病的传播机会。(2)冬季修剪后将病虫枝、枯叶等全部清理集中烧毁。同时做好树干涂白保护工作,既防冻,又可消灭潜伏在树干上越冬的病菌及害虫。(3)化学防治措施:萌芽期,3 月初清园,用30%矿物油石硫合剂 400 倍液进行全园喷雾、全株喷淋,预防猕猴桃溃疡病、猕猴桃褐斑病等,消灭越冬虫卵。开花前,选用 2%春雷霉素水剂 400 倍液+爱苗(30%苯甲·丙环唑乳油)3 000 倍液+2.5%功夫乳油 3 000 倍液,或 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每隔 10~15 d 喷 1 次。8 月下旬到落叶前,喷布 0.3%梧宁霉素水剂 800 倍液或 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 20%噻菌铜悬浮剂 600 倍液,每隔 10 d 喷 1 次,连喷 3 次,其中 1 次是在果采收后,用药封口,防止病害通过伤口入侵。冬剪结束后,选用 2%春雷霉素水剂 400 倍液+30%苯甲·丙环唑乳油 3 000 倍液+2.5%功夫乳油 3 000 倍液或40%福星乳油5 000倍液+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可杀得 3000)1 000 倍液+杜邦万灵(90%灭多威可溶性粉剂)2 000 倍液进行全株喷淋、全园喷雾,以消灭越冬病虫,降低越冬病原基数,已经发病的主干和大枝,应及时刮除病部组织,涂抹药剂进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