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宜宾白塔山到杭州雷峰塔,从长江起点到钱塘江,从“酒都”到“数字杭州”,5月19日,在四川制造业(浙江)招商大会上,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三江新区向浙江投资者和企业家展示了四川省首个省级新区的发展优势、产业规划和发展机遇
宜宾市副市长、三江新区党工委书记陶现场介绍新区情况
四川是靠山,浙江近海,川浙千里,山海情深。多年来,东西方携手合作,共同进步。
“奋进三江新区潜力无限,开启三江新区商机无限,投资三江新区前景无限。”宜宾市副市长、三江新区党工委书记陶表示,三江新区是宜宾建设“省级经济副中心”和“成渝区域经济副中心”的“动力核心”和“核心引擎”,肩负着四川省委的重任。三江新区成为“长江上游绿色发展示范区、创新型现代产业集聚区、国家产教融合示范区、四川南向发展合作先行区”的使命和期待作为全省唯一跻身全国营商环境50强城市的地级市核心区,三江新区制定了12项惠及最接地气企业的政策, 最懂企业、最有能力留住人才,形成“终身保姆、贴身管家、贴身裁缝”的服务机制。 诚邀浙江企业家来新区考察投资。三江新区将以最高的礼遇、最好的平台、最好的政策、最贴心的服务,让创业者创业。
海报
宜宾三江新区规划面积389平方公里,拥有国家口岸经济开发区、综合保税区、农业科技园、省级高新区、国家临时开放口岸、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宜宾协同改革先行区等多个开放发展平台。现有常住人口30万;2020年,新区GDP、工业产值、进出口贸易增速在全省4个省级新区中排名第一,临港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在全国218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综合排名中跃升至35位。
今年以来,三江新区持续快速发展。近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1.9%,计划工业总产值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9.4%,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83%。强劲的发展势头让三江新区锚定了更高的目标: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城市建成区面积突破6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突破55万,成为长江上游第三个国家级新区。
三江新区的快速发展成为东部企业投资西部的热点。行业方面,华为、极米、维多等205家智能终端企业落地生根,国内CRRC、吉利汽车、奇瑞汽车、伊凯汽车等装备制造企业蓬勃发展,以CATL(当代安普瑞科技有限公司)为首的动力电池行业加速趋同.在三江新区福溪智造城繁忙的施工现场,时代吉利年产12GWh动力电池宜宾项目正在加紧施工。在该项目中,集汽车、动力总成及关键零部件设计、R&D、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全球企业吉利控股集团与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企业CATL(当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携手合作,共建中国西部新能源产业基地。
南京新锐包装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致和表示,公司正在与世界500强企业进行包装
一体化的企业,听了三江新区的推介很振奋,三江新区投资环境、人文环境非常好。目前,三江新区宁德时代、吉利集团等龙头企业都过去了,公司已紧跟龙头企业脚步,到三江新区投资,公司5月份已经注册,6月份将和宁德时代做产业配套。“城市围绕大学建,产业依托教育兴。”陶学周说,三江新区作为全国首批、西南唯一的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的核心区和大学城、科创城的承载区,在新区办学高校已达10所,包括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在校大学生达5万人;成立马克列文等2个诺奖专家站;建成宜宾同济汽车研究院等12所产研院;欧阳明高、邓中翰院士工作站顺利入驻,强有力的人才体系将成为三江新区未来发展的有力支撑。

四川易景智能终端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斌接受记者采访
“三江新区建了大学城,十所大学已经入驻,我们作为一个研发设计型公司,有了人才支撑,对企业发展很有利。”四川易景智能终端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斌说,三江新区环境非常好,比较适合居住,营商环境也非差不错,让企业很早的体会到贴身管家、终生保姆的服务。
2018年8月易景和宜宾临港(现三江新区)签约投资,在宜宾打造智能制造基地和西南研发中心。2019年6月在过渡厂房投产SMT制造,2019年底前单月突破100万片,2020年开始启动整机生产制造并加大了过渡厂房面积,目前有7条SMT线,10条组包线,已开始为传音、TCL、中兴、创维、国家电网以及海外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手机、平板、手表、物联网模块、执法仪、智能头盔等多品类产品,自投产以来连续2年翻番。孙斌说,“有了宜宾智能制造基地的支撑,易景实现了从单一研发,到研发设计制造一体的转成型升级。”
浙江,用全国第四的竹林面积,做到了综合产值第一,有“世界竹业看中国,中国竹业看浙江”的美誉。宾竹林面积达到356万亩,有着丰富的竹资源优势。
三江新区是宜宾的竹产业名片,也是宜宾竹子研究和展示的高地,建有宜宾林竹产业研究院、竹文化公园、竹子博物馆、龙头山竹子公园等。宜宾市政府副秘书长、宜宾林竹产业研究院首席专家余学军,千里迢迢从浙江农林大学来到西部长江首城,扎根宜宾大地,帮助宜宾发展竹产业,他说,“宜宾有很好的竹资源,这是浙江不具备的。我们将积极发扬竹子坚韧不拔不断超越的精神,把科学的种竹技术和浙江经验带来宜宾,助力宜宾打造千亿竹产业,建‘中华竹都·最美竹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