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轮子,两个轮子,三个轮子,四个轮子跑.简而言之,不管你跑多少个轮子,你总是要用轮胎,不换轮胎就穿不上。那么,这些废弃的轮胎去了哪里?
总说哪个国家买了我们的旧轮胎。非洲收集轮胎制造鞋子,而一些西方国家收集轮胎提炼石油。也是一种可以变废为宝的废橡胶制品。中国产量巨大,为什么不自己用呢?
一方面是技术问题,另一方面是投资成本问题,还要加上回收产品的销售渠道问题。把“黑污染”变成“黑金”很有诱惑力,但实际操作起来很困难。可再生资源市场不景气,使得废旧橡胶制品难以回收利用。
当然也有人问,你不是说废轮胎很赚钱吗?
首先,这种“修修补补”值得商榷。还需要注意如何修补它。目前很多小商贩回收的废旧轮胎直接去小作坊,在不专业的“美颜”下价格飞涨。显然,这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那么,炼油和裂解再生呢?
非标处置往往没有严格的污水、废气、固体废物处置制度,专业处置的技术门槛和投资成本也不小,这让很多有想法的企业望而却步。
业内预测,2020年中国废旧轮胎产量可能超过2000万吨,年增长率约为7%。其主要再利用方式包括翻新、生产胶粉或再生胶、焚烧发电、热解气体、热解油、热解碳等。
据再生资源市场统计,2018年我国废旧轮胎回收量约510万吨,回收比例约95%,略有增加。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回收率、利用率、利用价值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
比如在欧洲国家,2017年废轮胎平均回收利用率达到92%,其中有的破碎,有的用于土木工程,有的热解,有的用于水泥窑,有的用于电厂等。从物料回收到能源利用再到热解,多元化体系基本成熟。
所以,地下产业链是无穷无尽的,显然有很深的发展潜力但并不明显,废旧轮胎的回收再利用现在站在了一个尴尬的位置。很多人都在等着看政策标准会是什么,技术瓶颈什么时候会被打破。归根结底,还是环境效益能否与市场效益统一的问题。
好消息是,2019年10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废旧轮胎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废旧轮胎综合利用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方法》专家论证会。
一方面,专家们对两个规范性文件的出台表示了喜爱;另一方面,专家也一致认为,废旧轮胎的综合利用需要行业规范管理。这既是防止“黑色污染”的必要手段,也是提高废旧轮胎综合利用水平的必然要求。
此外,轮胎热裂解被业界一致认为是废旧轮胎使用的最佳选择,可实现100%处理,转化为燃料油、炭黑、钢丝等高附加值产品。青岛科技大学相关教授表示,正在开发利用热解燃料制备化工产品,并从废气中提取低碳烯烃。
同时,据说“低长径比低温常压再生胶成套设备及工艺”可以在低温下通过热能的机械和物理转化,处理废旧轮胎,获得再生胶产品。该技术有效降低了再生胶行业面临的污染问题,尤其是硫化物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