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衍生制药 创业智慧主要指理性与觉悟

20世纪30年代,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院长特曼教授召回在东部工作的学生休特里和帕卡德,自掏腰包投资500元帮助他们创办惠普。据说这是世界上第一只天使基金。

如今,硅谷的出现与斯坦福大学息息相关,斯坦福大学校友或师生创办的企业产值占硅谷的50%~60%。

在中国,北大创始人和清华大学作为明星学校和企业,引领了校办企业的潮流。

与老一辈白手起家的企业家不同,整合知识、能力和顶层制度资源的能力已经成为新一代企业家必备的技能。

2018年是我国AI制药领域发展的第一年。今年以来,国内AI药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精通AI和药学的复合型人才缺口依然不小。因此,更多的学者开始创业,研究团队开始转型,AI制药已经成为制药行业最具商业价值的方向之一。

我们统计了十家与国内高校有密切联系的代表性AI制药公司的负责人。五到十年后,他们能成为AI制药行业的“健谈者”吗?

西湖欧米

西湖欧米董事长郭天南

西湖Ome成立于2020年,致力于将蛋白质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开发基于蛋白质组的辅助临床诊断方法和基于质谱生物样本的其他分子组学。

西湖Ome董事长郭天楠是蛋白质组学领域的知名专家,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聘研究员。他长期从事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在蛋白质组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许多原创性的技术成果。他在新加坡国家癌症中心从事医学研究,并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2017年,郭天南加入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西湖大学前身),担任特约研究员。

值得注意的是,西湖Ome的早期孵化来自郭天南教授带领的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蛋白质组大数据实验室。

2021年3月,西湖Ome获得数千万元种子轮融资,由陈德资本和高蓉资本共同领投,高县创投紧随其后。目前,新一代蛋白谱的临床转化和应用研究已全面展开。

英飞智药

oimg.com/large/pgc-image/SdDDl7PADKraRm" />

英飞智药创始人裴剑锋


英飞智药于2018年成立,打造了自主知识产权的AI+新药研发平台——智药大脑TM。智药大脑是集专家人才、AI+新药研发平台、前沿药物设计方法一体的药物发现系统。


英飞智药的创始人为裴剑锋博士,是北大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定量生物学中心的研究员,研究方向集中在基于靶标的药物分子设计、多靶标药物设计、人工智能药物研发等。联合创始人徐优俊和张伟林分别是北大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定量生物学中心的博士和整合生命科学博士。


2021年2月,英飞智药宣布完成Pre-A 轮投资,投资方是丽珠医药



水木未来

水木未来联合创始人王宏伟博士


从名字就可以看来,水木未来与清华的渊源颇深。


水木未来是一家结构和计算驱动的新型药物研发公司,2017年创立于清华大学,拥有亚太区第一个商业化冷冻电镜服务平台,基于冷冻电镜、计算化学、机器学习和高性能计算核心技术,在小分子、抗体药、蛋白降解、基因治疗等领域推动数字化创新。


成立伊始,水木未来为来自中国、美国、欧洲的30余家创新药企和顶级科研机构提供了结构生物学和药物发现服务。


水木未来是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科技成果项目转化的平台,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王宏伟博士是水木未来联合创始人。截至目前,水木未来旗下已拥有一支13位科学家组成的高精科研团队。


目前,水木未来已获得数千万人民币天使轮投资,由高榕资本、普华资本、薄荷天使基金共同投资。



哲源科技

哲源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春明


哲源科技是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孵化,利用深度机器学习算法分析生命大数据(基因组数据、影像数据、生化数据等)的人工智能企业。是中科院计算所历时二十年培育的新兴战略研究方向“生物医学信息处理系统”的重要社会化应用。


哲源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春明是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研究员,有着20年超算经验。公司其他核心团队与专家团队来自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曾参与1%人类基因组计划项目。


今年6月,哲源科技刚刚与中科计算技术西部研究院、华森制药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致力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智能超算的新药雅研发合作。



宇道生物

宇道生物CTO郁征天博士


宇道生物成立于2013年,立足于变构机制小分子药物研发,拥有系统性的变构相关技术积累及深厚的科学背景,是全球为数不多的既拥有变构药物研发平台并同时推进First-in-Class(FIC)变构药物管线的生物技术公司之一。


宇道生物CTO郁征天博士,在美国马萨诸塞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曾先后在全球五百强的陶氏化学,雅培和诺华三家公司的R&D担任资深研究员。此外,郁征天博士兼任上海科技大学的企业导师多年,合授“药物研发的原理与实例”课程。


2008年,郁征天回到上海参与诺华研发中心的建设,构建了诺华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化学信息和苗头化合物发现的平台。


2018年起,郁征天担任诺华中国的创新技术和学术合作总监,主管前沿技术的开发和进展,例如AI,PROTAG和DEL的相关合作。


2020年12月,宇道生物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由北极光创投、BV百度风投共同领投,方圆资本、腾业创投跟投。



阿尔脉生物

阿尔脉生物首席科学顾问蒋华良


阿尔脉生物在2018年成立,主要利用AI技术平台以及整合了AI技术的DEL平台(DELAI) 开发特定的计算模型和算法逻辑,以期快速找到活性分子来进行靶标验证,以及后续活性分子到先导化合物的优化。


阿尔脉生物首席科学顾问蒋华良,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主要从事药物科学基础研究和新药发现。


目前,阿尔脉已经先后和先声药业、再鼎医药等药企签订新药发现合作协议,将利用其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和其独特的Intelligence DNA编码化合物库(iDEL)平台,以及相关设计、合成和筛选技术,共同开发肿瘤等疾病领域的创新靶点药物,两家药将向阿尔脉生物支付筛选费用以及后续里程碑款和销售提成。



康迈迪森

康迈迪森联合创始人和CEO万小波


康迈迪森成立于2020年9月,主要利用基于蛋白三维结构超大规模虚拟筛选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全球药企和科研单位提供小分子创新药物的早期开发服务,核心技术团队来自于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康迈迪森联合创始人和CEO万小波博士,是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美国UCSF博士后。创办康迈科技之前,曾经参与了多个美国顶尖高校和制药公司的药物设计项目,辉瑞-UCSF早期共价化合物的研发;UCSF最新新冠课题研究。


作为Blue Dolphin Lead Discovery, LLC的研发科学家,万小波博士在疫情期间为客户完成多个项目,积累了丰富的计算驱动的小分子化合物研发经验,尤其专长于基于结构的创新小分子药物的发现。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黄牛博士是康迈迪森的科学顾问委员会主席。



亿药科技

亿药科技创始人兼CEO谢正伟


亿药科技创始人兼CEO谢正伟为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员,博士,助理教授,长期专注于衰老机制与AI算法研究。


谢正伟于2016年开始在北京大学建立独立实验室,开展AI新药算法和抗衰老研究,并于2018年创立了AI制药公司亿药科技,通过改造传统药物研发的临床前环节,从高通量表型筛选和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转向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更为高效和智能的方法。


谢正伟来自北大,成立公司后的合作研究人员也均是北大背景,例如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副教授周虹、副主任技师王昕、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副主任医师刘燕以及北京大学研究员郑瑞茂等人。



奥睿药业

奥睿药业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官杨胜勇教授


奥睿药业于2020年7月成立,专注于肿瘤、免疫等重大疾病领域的小分子新药研发,目前自主研发的新药产品均为原创的全球新药。


其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官杨胜勇教授,是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具有近30年小分子创新药研发经验,专注于药物分子设计新方法、小分子靶向药物设计、合成与先导化合物优化研究。


他在相关领域发表SCI论文20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60余项,获授权专利30余项,并包括8项国际专利,领导数十人的研发团队与外部合作伙伴共同成功研发了多个处于临床和临床前阶段的候选新药。



智化科技


智化科技创始人兼CEO夏宁博士


智化科技成立于2018年,采用基于数据和机器学习的合成路线产生技术,用人工智能和化学大数据解决新药研发临床前的化学合成问题,未来将带来分子合成效率的大幅度提升,为各个领域的分子研发创新提供服务。


创始人兼CEO夏宁博士是法国科学院有机化学博士,导师为现法国化学会主席,具备IT与化学双重背景。曾在德国拜尔制药公司、法国巴黎欧莱雅公司的研发部门工作、2009年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参与创立eNovalys公司并任CTO,2016年回国加入上海网化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任产品信息总监,在化学信息学领域经过多年深入研发,掌握多项核心技术。


今年3月,智化科技宣布完成超3000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由红杉中国种子基金领投,巢生资本与老股东峰瑞资本跟投。


结语


从历史上来看,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都是当之无愧的创业者“黄埔军校”,从这里走出来的创业远超其他院校。其中不乏独角兽的创始人,诸如,滴滴出行的创始人柳青;美团的王兴、王慧文;爱奇艺的创始人龚宇等。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未来,从清北、中科院等顶级高校院所走出来的AI制药新贵们,能否续写高校创业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