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诊所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诊所可行性报告

很多年前,需要两个月的时间跑遍很多部门,最近只用了5个工作日就办完了所有手续。温岭市新河镇的潘女士两次开诊所的经历是如此明显。这是我省诊所设立“一件事”全流程审批改革给群众带来的“红利”。如今,杭州市临安区、江干区、永嘉县、温州市、温岭市、台州市等地已在5个工作日内(不含公示期)实现了诊所设立审批。

规范有序的医疗环境是人民健康安全的前提。近年来,随着民间资本的自由化和政策的支持,越来越多的公司或个人开设诊所。就在今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开展促进诊所发展试点的意见》号文,明确2019年至2020年,将在北京、上海、杭州等10个城市开展促进诊所发展试点工作,并根据试点经验完善诊所建设和管理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以往很多申请人都存在“材料准备不到位,流程理解不清”的困扰,医疗机构许可审批和注册流程长。

医疗机构作为一个特殊的市场群体,如何申请人少跑腿,做好标准化工作?来看看几个县(市、区)是如何率先实现办诊所“一件事”的。

杭州市临安区:“四减一提前”

1.缩减项目

减去医疗机构的审批,并不再发放《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只要执业注册,就可以拿到《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2.减少材料

仅需提供医疗机构产权证明、医疗机构建筑设计方案、医疗机构规章制度目录、与第三方处理机构签订的医疗废物处理协议、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及其他卫生技术人员名单等5项材料。

3.减少链接

证书可以分三步发放:接受材料、勘察现场和批准决定。原来要求的9个工作环节缩减为3个环节。其中,现场审核和现场公示两个环节合并,窗口工作人员只需到现场勘察一次,既是现场公示,也是现场审核。

4.缩短时间限制

受理后5个工作日内,办理时间将从至少20个工作日缩短至至少5个工作日。

杭州市江干区:“五个跑”

自2019年以来,江干区共为医疗机构发放了19张新的诊所级许可证。

1、“跳跑”环节不断缩小

取消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备案设置,探索“书证合一”。改革后,二级以下医院只需办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一个子项,可通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材料受理审核、公示、现场审查(专家评审)、审批决定四个环节完成,现场调查将纳入初诊。

2.“减负跑路”减少材料

简化每个审批事项的审批流程图,精简每个事项的材料清单,做到简洁高效。引入人脸识别系统,通过“杭州市公共数据共享查询平台”共享营业执照、身份证等资料。无需提供“可行性报告”和“选址报告”。开办诊所的材料从最初的18种材料减少到最多9种申请材料,材料减少了50%。

3、“精准跑步”细节清晰

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纳入江干区行政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实行无差别受理。规范梳理医疗机构“离办”事项清单,分解细化事项清单,让群众根据自身条件选择,最终生成个性化“菜单”。

依托“江干检管”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医疗机构许可事项可在手机上在线申报,预审组全程在后台指导协助,在线核实材料


4、“标准跑”定规范


精心制作医疗机构执业许可“指导意见书”,选取典型机构,通过拍摄视频短片或照片,打造“数字样板店”。


5、“数据跑”讲服务


开设咨询电话、咨询邮箱,提供选址布局、图纸预审、功能定位、服务方式、诊疗科目、人员配备等相关业务指导。根据实际情况提前上门勘验服务。实施EMS包邮快递许可证服务,申请人交齐材料后填写EMS单,即可快递送达证照,真正打通“最后一公里”,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永嘉县:提前服务 畅通渠道


1、网络公开审批政策


编制卫健领域的“最多跑一次”服务指南手册,通过政府网站公开、微信公众号推送、公共活动宣传等方式,广泛宣传诊所全流程“一件事”审批相关政策;在政府网站上公开提供下载一次性告知材料清单和办事表格,让群众“一目了然”,办事“公开透明”。


2、电话协商审批事项


建立永嘉县卫健、市监、当地乡镇(街道)等多部门参与的信息互联互动机制,提前掌握诊所


温岭市:一窗受理 提前服务


诊所开办“一件事”全流程包括营业执照办理、医疗机构设置许可、医疗机构执业许可、医疗机构电子执照、医师变更注册、护士变更注册等6个事项。


改革前,办事群众至少需要跑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环境保护等3个部门7次,办下来至少需要60天。改革后,只需跑一个窗口,全流程“一件事”5个工作日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