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走进创业尔雅答案2019,尔雅创业管理实战答案2019

文|不锈锅

12月28日,中国用户规模最大的在线教育公司作业帮宣布完成逾16亿美元的E+轮融资。

临近年底,这个消息立刻让从未停止过战斗的在线教育K12赛道再次掀起波澜。

毕竟,仅在今年6月,头部公司就已经获得了高达7.5亿美元的投资,短短半年后,资本再次对其下了重注。

一年两轮融资背后,不变的则是投资者的青睐。

其中,因投资阿里巴巴而在中国市场享有盛誉的软银,毫不犹豫地对其进行了升值,并不断进行再投资。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软银“记住”了5年前才成立的在线教育公司——作业帮。

软银也疯狂

这不得不提到软银的投资理念。

一直以来,在VC中,软银旗下的愿景基金都被形容为公开的“颠覆”。

在孙正义的公开演讲中,他不止一次提到软银对一家公司的最低投资是1亿美元。这也符合他自己一贯的风格:认准目标,毫不犹豫。

即使在这个充满动荡和变化的时代,这似乎也没有改变。

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一年里,美国风险投资公司总共投资了1310亿美元,而孙正义的软银和两只愿景基金各超过了1000亿美元。

然而,在疯狂注资的背后,软银并不是单纯的“土皇帝”。一系列投资的背后,也有一个始终如一的投资理念。

尽管“找到下一个阿里”并非一日之功,但这并不妨碍软银朝着投资科技巨头方向不断前行。

软银集团首席执行官孙正义

亚马逊、Alphabet、Nivida、特斯拉、网飞、Zoom…….正如伯恩斯坦研究公司分析师克里斯莱恩所说,这一系列带有鲜明技术色彩的投资清单背后:

“软银一直在寻找有能力改变和重塑市场的新科技公司。”

在这个过程中,相比早期市场的达尔文竞争,孙正义更感兴趣的是进入竞争后期的市场领导者。

“当软银投资时,赢家已经很明显,软银的资金只是用来巩固它们的地位。”

这在押注K12在线教育赛道时也不例外。

根据公开披露的数据,2020年1月至11月底,在线教育行业共披露融资事件89起,同比减少34.56%。

有趣的是,截至11月底,2020年在线教育行业披露的融资金额高达388亿元,同比增长256.78%。

一方面是融资事件的减少,另一方面是融资金额的暴涨,而所有的资本聚集都指向同一个答案:

在线教育领域,外人眼中扑朔迷离的的丛林厮杀已经分出了胜负,具备投资价值的锚点已悄然浮出水面。

作业帮在激烈的竞争中成长为国内最大的在线教育公司,自然成为软银的最佳选择。

作业帮“冲出荆棘”的秘密

除了软银,本次投资看好作业帮的前景,包括阿里巴巴和Tiger

Global、红杉、方源在内的多个投资机构。


以至于这轮融资最后的实际交易额,较之此前设定的10亿美金上限,足足超出了60%。


各方抢投之下,作业帮靠什么赢得一众投资机构的青睐?


数据是最好的答案。


作为一家成立于2015年的年轻公司,作业帮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


截至目前,作业帮旗下的产品总日活已经超过5000万,月活超1.7亿,累计激活用户设备超8亿。


不仅如此,作业帮超级APP还是唯一进入中国TOP30的教育类APP,基于AI和全球最大超3亿题库所提供的拍照搜题、智能练习、作业批改、直播课、VIP等全场景、一站式教育科技产品及服务,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深度的答疑服务,也吸引了累计超过6500万直播课学员、1200万付费会员的支持,会员规模稳居行业第一。



出色的业绩背后,离不开这一品牌对于流量的深刻理解,这也正是作业帮在一众K12在线教育品牌中脱颖而出的秘诀。


从创业第一天起,侯建彬就认准了要持续投入自有流量。


这一点,无论是从作业帮旗下产品所营造的流量闭环,亦或是寒暑两季招生时的流量战争,都可窥见一斑。


过去的这个夏天里,作业帮创造了付费课学员总人次780万,同比增长超过390%;暑期正价班学员就读人次超过171万,同比增长超过350%的“拓客奇迹”;秋季,作业帮正价课学员超过220万,几乎追平了学而思,付费课学员超过1000万,创下行业纪录。


这一方面离不开疫情对于在线教育市场的催化,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其一手打造的产品力和流量逻辑。


数据统计显示,在2020年暑期的正价班新增人次中,超过67%来自自有流量,相比2019年暑期的53%,足足提高14个百分点,这之中,正价班新增学员来自外部投放获客的只占33%,绝大部分都来自这一品牌自有流量池的转化。


不同于其他在线教育品牌只能依赖真金白银的广告投放,作业帮超级APP自带的“流量聚集”成为了他们在行业中脱颖而出的秘诀。依靠自身,其次才是外部流量,在在线教育杀红了眼的当下,可谓独门利器。


即便是,外部投放采买后没有转化成付费课学员的流量,仍有超过三分之二沉淀在作业帮APP,并被长期持续激活,成为作业帮自有流量闭环中的一员。这是超级APP聚集效应的体现。


合并计算自有流量转化和外部投放,作业帮综合获客成本不到行业平均值一半。


在此基础上,庞大私域流量池为作业帮避开了获客成本高居不下的修罗场,也为后续依托智能匹配等技术实现用户需求的精准触达提供了可能。


从这个角度来说,作业帮的成功,并不仅仅是一个教育品牌的成功,同样也是技术思维同传统线上教育痛点的成功结合


K12教育赛道迎来“长期主义者”

某种程度上,这也印证了作业帮创始人、CEO侯建彬在公开讲话中所说的:


“技术才是真正冲击教育行业的变量。”


相较于行业中千篇一律的教育公司平台公司,作业帮的优势就在于,他们不仅仅在教育和平台领域有所建树,同样还保有着技术和内容端的出色优势。


面对传统线上教育模式的痛点,从“拍照搜题”到“智能练习”再到千人千面的“查漏补缺”,作业帮一直希望用教育+科技的力量,以大数据+专业师资搭建的现代化教研体系,实现千人千面、因材施教,为在线教育发展、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尽到一份力量。


这背后,同样也是作业帮坚守长期主义精神的体现。


陈春花这样描述长期主义:


“在一个巨变的环境中,唯一可以超越变化的,是长期主义,而非机会主义。”


在教育这样一个持久战的赛道里,频繁的烧钱和竞争正在不断将战线拉长,这也意味着每位CEO都需要寻找自己的milestone(里程碑)。


而对于作业帮来说,它的milestone不是上市、市场占有率第一这些因素,而是核心价值的提升。


它的表象可能是营收规模的增加、业务模式的扩展,这往往也是吸引资本和市场关注的表象,而真正的核心,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的价值显现。


超越了资金的重要性的,则是师资、教研、内容所代表的行业积淀。


毕竟,只有最终能够真正帮助到学生学习的在线教育,才可能持续得到家长和师生的信赖,并真正实现在线教育的长期发展。


对于作业帮来说,它意味着持续投资教育师资与人才,意味着不断打磨教育产品与技术,意味着持续强健组织与文化。


盈不可久,相比速胜,教育赛道的持久意味着更多的耐心、智慧和长远的谋划。


而对于这一切,收获软银“弹药补充”的侯建彬依然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