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餐饮开店方案策划书,家政公司创业计划书范文

文字|锌秤,作者|陈,编辑|。

姚劲波用这个标题指责炮弹提高了58个城市的音量。一时间,安居客IPO成为热议焦点。相比之下,他手里的另一个重要棋子天鹅的IPO动作并没有激起多大波澜。

近日,据海外媒体报道,专注于国内服务赛道的天鹅之家计划最早于今年赴美IPO,寻求约30亿美元的上市估值。

对此,斯旺回家后公开回应“无可奉告”。

改名才半年多。天鹅回家后为什么积极寻求上市?亏损七年,你能讲出什么新故事?目前,姚劲波渴望创业。天鹅回家是突破吗?

资产变重,亟待输血

“我们觉得一步一步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上市是很自然很自然的事情。如果有一家家庭生活服务公司在中国上市,那一定是我们。”天鹅之家首席执行官陈晓华说。

这不是天鹅第一次被曝出IPO传闻。

2020年初,斯旺在回国前就有了赴美IPO的意愿(58)。没想到的是,在疫情之下,家政服务的供给端和需求端都受挫,使得其业绩无从谈起,不得不推迟相关计划。

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58个城市年报披露,天鹅2018年营业收入为9.5亿元,同比增长96.2%;净亏损14.23亿元,大大超过营业收入,亏损同比增长99.8%。此后,相关数据未单独披露。

这意味着天鹅回家后很可能会持续亏损。

更关键的是,天鹅在2020年9月更名,之后迭代打法,加大营销力度,加速扩张,试图重塑行业。

“我们现在业务最大的调整就是要从线上服务线下的公司,变成线下服务线上的平台。”陈晓华认为,国内服务业必将走向标准化。“最大的问题在原月,她今天来上班靠的就是她的嘴。不管她拿了多少文件,我都不知道。”

天鹅到家了首席执行官陈晓华

因此,Swan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交易匹配,而是希望输出服务标准。

比如,提供集中住宿,统一的衣服和工具;再比如提供职业培训,只能通过理论学习、网上考核等方式就业。

这么一来,天鹅到家就变得越来越“重”,对资金的渴求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大,那么在自身缺乏造血功能的背景下,求助资本市场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一位知名证券互联网行业研究员告诉锌秤:“互联网管家正是人们需要的,自然是一条好赛道。对于天鹅回家来说,如何吸引机构关注,提高资本市场定价尤为关键。”

服务难做,竞争加剧

然而,天鹅回家后可能很难打动资本市场。

诚然,家政服务是一条近万亿元的赛道。据艾媒咨询,2020年中国家政服务业市场规模将达到8782亿元。

数据来自艾传媒咨询

可惜的是,天鹅到家的服务标准化,主要着力于服务着装、服务时长、服务难度等,而对服务温度、服务安全、服务专业性等难以顾及,更不用说满足“千人千解”的需求。

le="font-size:15px;">据新浪黑猫数据显示,天鹅到家的投诉上千条,2021年第一季度的投诉量就超230条,涉及“服务不专业”“服务质量差”“拖延不退款”“平台隐瞒保姆传染病”等问题。


譬如,网友“小倩3258”投诉:“因天鹅到家公司对阿姨管控以及背景调查不力,阿姨上户表现极差,对小孩毫无耐心可言并且照顾期间存在差点对我小孩造成生命危险,有图和视频为证。”


再譬如,在上海陆家嘴谋生的刘长安,是一名金融从业者,也是天鹅到家的高端用户,其告诉锌刻度:“我请过一次不住家的保姆,用的是他们最好的‘菲佣”系列,工作内容就是‘接孩子放学+晚饭+家务’,说实话跟真正的菲佣服务差距巨大,人员文化水平、素质不是通过所谓的短期的‘菲佣’培训就能达到的。”


“我在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的朋友请了住家菲佣,别人的学习能力、服务能力、天生的英文优势的确无可挑剔。”刘长安只请了不到2个月就辞退了,要求天鹅到家重新匹配,却迟迟没有反应,最终无奈作罢。


除此之外,天鹅到家的竞争势态也不容乐观。


天鹅到家的打法是将家政、保姆、月嫂、洗衣等低频消费场景聚合,以求形成一个相对高频的消费场景,从而提升复购率。


这么一来,就有点“大而全”的味道,在各个细分领域都有可以对标的强劲对手,又走上了58同城的老路。


更为关键的是,跨界对手正虎视眈眈盯着天鹅到家的基本盘。


当下,物业服务由单一业务迈向多元化综合经营,围绕社区场景深挖存量市场、拓展社区增值服务价值链已成为行业的共识。


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物业公司涉足家政服务,包括万科、保利、碧桂园等TOP级房企旗下的物业公司都将其视为重要的“第二曲线”,譬如碧桂园的家政服务2019年收入为2.7亿元,同比增长207.80%。


在社区这个重要的流量入口上,物业公司拥有近水楼台的优势,这考验着天鹅到家“护城河”的深度以及竞争力的持久度。


简而言之,天鹅到家既面临来自O2O各个垂直领域对手的激烈竞争,又面临跨界而来对手的严峻挑战,如何稳存量、扩增量成为绕不开的难题。



58受困,天鹅救主?

其实,天鹅到家IPO的成败与58同城的命运息息相关。


58同城的高光时刻要追溯到2015年,合并了赶集网之后一举独占鳌头,以一家独大的姿态称霸分类信息行业。


高光之下,58同城的危机也在酝酿。


一方面,58同城的重心从捉对厮杀过渡到流量变现,忽视了用户体验,骗子大行其道,令其口碑一天天下滑。


天鹅到家涉及的法律诉讼较多


据澎拜新闻报道,有248名被告人通过58同城、赶集网发布诈骗信息,骗取超过5500名受害者将近亿元人民币。


久而久之,不诚信成为58同城的关键词。


另外一方面,由于口碑下滑,58同城的流量矩阵并未形成合力,反而被美团、贝壳、闲鱼等新晋对手蚕食,一步一步坠入流量焦虑中。


最终,受困于增长乏力的58同城被资本市场边缘化,黯然以退市草草收场。


此背景下,天鹅到家成为58同城重返资本市场的排头兵之一,一旦成功上市将昭示58同城再度崛起,为姚劲波的二次创业注入一剂强心针,也拉开了58同城分拆旗下资产各自独立上市的序幕。


不过,某公募基金公司执行董事刘旭凌对天鹅到家的IPO并不乐观:“天鹅到家是中国最大的家政服务平台,然而缺乏长期稳定的盈利逻辑,也没有精细化深耕服务质量、解决客户痛点,反而热衷于求大、包装、讲故事,后面即使上市了,股价也没有长期上涨的基础,毕竟天鹅到家缺的不是资金,而是做事的态度,不是说上市融资就能提高服务、改变行业。”


从这个角度来看,天鹅到家的前途未卜。


尽管如此,天鹅到家承担了拯救58同城的重任,如何撕下“不诚信”标签、摒弃流量变现的思维,以服务为先与体验至上为指挥棒,取得用户与资本市场的双重认可,成为其当务之急。


这非一日之功可行,天鹅到家却不得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