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上海交大慧谷电商培训 交大慧谷pmp培训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长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专项服务,为大学生提供现场和线上招聘服务。

吉林省长春市借势产业振兴,实施人才新政,以政策惠人才,以平台聚人才,以产业引人才,以服务留人才,吸引了更多优秀人才。

今年以来,长春依托100亿元项目6个、10亿元以上项目292个、10亿元以上项目108.2个,打造产业人才高地,集聚高端产业人才5500余人。为优化人才发展生态环境,长春立足专家和用人单位需求,精准服务,纾困解难,不断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吉林省长春市作为老工业基地,以产业振兴为手段,实施人才新政。政策惠及人才,平台集聚人才,产业吸引人才,服务留住人才,人才回归大潮。截至10月底,留在长春、来长春的大学生达到8.8万人,比去年净增1万人。长春国际汽车城、国家区域创新中心、国际电影之都、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聚集了一大批高端人才。

产业与人才的良性互动

产业聚集人才,人才成就产业。长春正在促进两者之间的积极互动。

禺期大学毕业后,他选择留在长春。与中国一汽解放公司签约后,他不仅住进了人才公寓,还收到了5万元的居家费用。“这几年长春的汽车产业发展得很好,个人发展的机会也很多。”琪宇告诉记者。

通过搭建创业舞台,长春抓住了人才选拔的根本需求。长春汽车产业优势突出,一批新兴产业方兴未艾。在新旧动能转换中,注重招商引资与吸引人才相结合。今年以来,长春依托100亿元项目6个、10亿元以上项目292个、10亿元以上项目108.2个,打造产业人才高地,集聚高端产业人才5500余人。

持续开展大学生创业就业服务工程,深入实施大学生岗位发展计划,长春市制定出台了12项促进高校毕业生来(留)长春创业就业的具体措施。近两年来,长春市共有15万名高校毕业生就业。此外,长春还举办了创业就业博览会和人力资源服务业高峰论坛。共有1473个创业项目达成对接意向,企业提供就业岗位7642个。

创新人才交流新模式,长春大力推进人才发展产业化。依托长春国家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长春推动人力资源产业做大做强,集聚科里国际、安托万国际等48家世界知名人才服务机构,引进高端人才3500余人,产值达130亿元。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邵丽表示,深化人才兴市战略,促进人才回流,管好用好政府和市场,着力提高效率,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途径。

人才产业化让人才工作更加立体生动。比如长春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除了简历之外,还有一份工作评估报告,是长春龙天化尔集团提供的。集团董事长龚表示,学生入学后,将建立档案,培育产业订单,给予弹性学分,更好地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坚持引进中高端人才的瑞石方大长春公司经理赵睿说,几年来

在长春,企业可以像在电商平台下单一样,使用“创新券”购买技术服务。荣成智能设备制造公司位于

4298766" mention-index="0">长春新区,是一家专注于自动化灌装生产线和智能立体仓储产品研发与生产的企业。公司副总经理曲宏伟告诉记者,“创新券”帮助企业缓解了早期创新投入压力,为企业减轻了负担。


对企业引进的重点院校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长春市分别发放一次性安家费3万元、5万元和8万元,已累计为5985名大学毕业生兑现补贴1.3亿元;实施技能人才引进培养奖励,为24名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的高层次技能人才和2227名新晋高级技师、技师职业资格的人才发放561万元奖励资金,着力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队伍,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长春抓关怀服务促保障升级,优化人才发展生态环境。立足专家人才和用人单位需求,长春精准服务、纾解困难,不断提升服务保障能级。长春打造专家人才服务平台,300多名高层次专家人才享受“一对一”贴心服务;完善人才住房保障体系,全市共有各类人才公寓5000余套,累计入住人才3200余人。


引才育才重创新


为畅通人才流动,长春强化引才育才政策支撑,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集聚人才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招才引智“万人计划”实施意见》,实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五年计划,聚焦三大支柱优势产业、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产业和全面振兴发展重点领域的人才需求,本级财政每年列支3亿元,重点保障人才工程。


长春打造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在人才评价、流动、激励、保障等方面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依托长春新区连续9年实施“长白慧谷”英才计划,累计引进国内外领军人才138人,集聚培育创新创业人才近5万人。例如,长春引进邓中翰院士团队,组建中星微电子集团东北总部,建设SVAC物联网安防系统产业化项目,预计到2022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长春实施基层差异化改革试点,结合各县(市)区、开发区实际,确定14个重点改革试点任务,制定下发《长春市人才专项编制管理办法》,开展“评聘结合试点”,赋予用人主体自主权,让干实事、有作为、有贡献的人才脱颖而出。


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暖政策“拴”住能工巧匠,出台《关于进一步集聚人才助力发展服务一汽的若干意见》。两年来,开发区人才年度奖励政策和重点院校毕业生住房保障补贴已惠及一汽集团及相关汽车企业52家3440人,兑现奖金9276.6万元。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从高校引进优秀年轻干部挂职,招聘108名“双一流”院校本科生及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夯实人才队伍。此外,净月高新区靠产业链条引才模式引进了高级管理人员14人,高级工程师、中级工程师22人,硕士以上学历专业技术人才24人,为深化产业发展夯实基础。(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