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成都放开了街边小摊,两个月就增加了10多万个就业岗位。
那么现在摆地摊,到底能不能赚钱呢?
因此,有人在知乎问:“你如何看待成都在两个月内开放街头摊点,增加10多万个就业岗位?传播经济有什么价值?我能抄吗?”其中一个高赞的回答让我感慨万千。题主陪女友摆脱买冰粉,说自己最大的收获是心态的改变:
“以前或多或少有些焦虑,现在我意识到生活哪怕再差,还可以出来摆摊。只要肯干,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总能养活自己的。”
以下是原文,分享给大家看一下,不管日子多难总有办法:
我在成都摆摊。准确的说,是和女朋友摆摊卖冰粉。摆地摊快两个月了,目前月收入接近一万。
女朋友在985读书,但学校还没开学,有大把时间摆摊。我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码农,下班后会陪姐姐去摊位。
摆摊两个月,我最大的收获在于心态的转变。我以前或多或少有些焦虑,但现在我意识到,即使我的生活更糟糕,我也可以摆摊。只要肯干,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总能养活自己的。可以自由摆摊,可以决定什么时候摆摊,什么时候关门。
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 我女朋友每次出摊都很快乐,虽然摊位再小,但这是她的事业。但是我去公司撸代码却没这么开心。
刚开始只卖手搓冰粉,现在除了冰粉还卖刨冰和凉虾。
从4月份的小轿车到现在的大轿车(车是旁边摆摊的朋友借给我们的,所以没有成本)
虽然我并不是真的靠这个为生,但自从做生意以来,很多设备,比如汽车、碎冰机,都是咸鱼用的,所以需要控制成本。在开始和女朋友摆摊之前,我并没有认真观察这件事。
两个月后,我有了很多感觉。其实摆摊跟创业很像。虽然刚开始摆摊很小,但你需要控制成本,尽快赚钱养活自己。
更特别的一点是,摆摊和打工不同。
工作可能是一件需要注意的小事,但你需要关注整个过程,包括你的供应链。以下是我们如何购买更便宜的材料。
其次,需要面对商业竞争的是你的护城河。但是,冰粉的门槛并不高。所以我们还有几个竞争对手。这里需要注意一些运营策略,定价策略等等。
至于经济价值,说说我在摊位上接触到的一些朋友。有两三天不亏本卖的摊位,有的年收入接近百万,有的日利润一万,年收入几百万。当然,大部分摊位都是比较正常的收入。
在我摆摊的地铁口,有五六个卖冰粉的,有两三个卖花的,有卖首饰的,有卖炒饭炒粉的,也有卖水果、肉燕、鸡爪、串串、米卷、烤冷面的。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身份,包括老师和学生。有的出来体验生活,有的因为失业出来摆摊。有些摊位是全日制的;有的白天自己开店,晚上摆摊;也有人开公司摆摊。
在这个地铁A口,虽然大家身份不同,但是每晚都在一起摆摊,都有光明的未来。
地摊经济的重启给了很多找不到工作的人一个机会,就像另一句话说的:
什么是民生?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民生。一人就业,全家有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