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李嘉诚创业成功的感悟 李嘉诚创业之路视频

6月29日上午,李嘉诚在师生的热烈欢呼中走上讲台,为汕头大学毕业生做了最后的演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他到底想说什么?

一如既往,他今年演讲的主题仍然抓住了时代、命运和人性。他希望汕头大学毕业生带着创造自强的信念走进世界,勇于拼搏,突破命运的迷宫,击退遍地蔓延的平庸和傲慢,建立希望,重塑世界。

“决心改变世界的人,拥有实质性的良知和天赋同样重要。你的领导能很好地服务于你的理想吗?你的深度和宽度决定了你是一个问题解决者还是问题本身。区分你是一个激励他人的天使,还是一个把主观强加于他人的阿牛王默。”李嘉诚在讲话中说。

他最后问汕头大学:“建设自己,追求无私,过真正胜利的生活。”

“师生们最美好的回忆莫过于毕业季。”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2012届毕业生陆告诉《澎湃新闻》。

每年毕业季,李嘉诚都会准时到达,为新建的图书馆、研究所、大楼或篮球馆剪彩。38年来,他对汕头大学的支持可以说是“超越了生命的极限”。

最精彩的一定是毕业典礼。

这是李嘉诚在2018年汕头大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东方集成电路图

“毕业典礼上的神秘演讲者总是给我很大的期待和惊喜。杨利伟、余华、莫言都分享过自己的人生智慧。程哥几十年的压轴演讲,不仅饱含着对每一位学生的真诚祝福,更是分享了他对商业、科技、环境、历史的思考。”回忆道。

2012年6月,他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毕业典礼。在林xi作词的《大学问》中,全体师生合唱。他声称自己很冷静,那天哭成了泪人。

每年李嘉诚都坚持回汕头大学演讲,然后和戴学士帽的毕业生一起唱校歌《大学问》。场景相似:他热泪盈眶。

他对汕头大学的影响不是来自财富的影响,而是来自他的言行。

回顾他每年在汕头大学毕业典礼上的历次演讲主题,就能看出老人的良苦用心。《柠檬汁的人生观》《我们都是80后》《打倒差点先生》《奉献艺术》《失落的人性能否回归》《内心的天空》……每一场演讲都蕴含着对生活和社会的思考。

“分秒必争,配合时代的巨轮”

李嘉诚在汕头大学的演讲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一定官方礼仪的演讲,另一类是经过反复推敲的正式演讲,使演讲的目的和意义更加明确,希望对听者有所启发。

从1983年到1990年,李嘉诚多次访问汕头大学,部署工作,但从公布的材料来看,并没有他演讲的记录。《华尔街日报》在李嘉诚基金会官方网站上查询到的最早一次演讲,是在1990年2月8日汕头大学揭牌时,他在场发表演讲。

他在演讲中说:“教育对国家的重要性可以从世界和历史上的许多例子中得到证明。学生像种子,学校像土壤。教学方法和环境就像阳光和雨水。教师是种植和灌溉的园丁。种子能否发芽茁壮成长,成为有用的支柱。”

他在演讲中也明确了参与筹建汕头大学的主要动机。

“如果年轻一代能够通过教育培养爱国情操、健全心智、渊博知识和正确的生活观念,从而提高民族素质,使国家充满活力和深厚潜力,一定会使国家日益富强。教育的失败也意味着国家的暗淡未来。国家没用了,那么任何建国兴国的事业都谈不上。”李嘉诚在讲话中说。

他认为办大学不能等一百几十年才见成效,尤其是在国家经济建设工作迫切需求人才的时候,每个大学毕业生都必须投身社会,他希望汕头大学毕业生“分秒必争,配合时代的巨轮”。


他认为积极进取的精神,才是成功关键,并举例说明。


这是李嘉诚在2017年汕头大学毕业典礼上演讲。东方IC 资料图


“美国立国的时间只有二百多年,比欧洲许多国家的历史短促,但整个国家的发展,却是后来居上。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曾几何时,便超越了许多比它历史更悠久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失败后,不久又在经济的成就上大放异彩。而德国经历了两次大战的失败,都能迅速复原。可见在人为的努力下,可以加速达至目标。”李嘉诚致辞称。


他对在场的汕大学子给予厚望,希望他们日后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吸收知识,接受启导,培养出对国家社会作出贡献的能力和情操,若培养成功,便是汕大丰硕的收获。


“以爱国之心办好教育,从而对国家作出贡献,对我个人来说,就是汕大创办的目的和意义,对包括我在内的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是国家民族兴衰的关键所在。”李嘉诚致辞称。


“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便是你内心的天空”


1990年2月8月开学典礼后,汕大的确“争分夺秒”。从1991年被列入第一批本科招生录取院校到成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仅用了8年,这是很多院校难以想象的。2000年,汕大更是开风气之先,陆续启动多种教育改革,“阳光财务”制度至今为许多院校难以做到。


2002年起,李嘉诚开始在汕大毕业典礼上演讲,每年都有主题。根据澎湃新闻统计,截止到2017年,他在汕大毕业礼的演讲稿字数已达1.7万多字。


2002年6月,李嘉诚到汕大参加第十六届毕业典礼,他的演讲主题是《在那“零”和“非零”间》,同时邀请“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到场演讲,给汕大师生带去了惊喜。


见到20年前,曾经一片菜花飞扬的农地变成高等学府,李嘉诚也很快乐。


“二十年是一段很长的时间,然而时间的意义怎能以日子的累积来度量呢?有很多人担心汕大是我个人孤独的激情,所以今天,尤其是今天,我一定不能忘记向多年来支持和关心汕大的各界朋友和同事,表达我深心由衷的谢意,是你们令到我这段历程一点都不孤单,在这里我要重申我曾经说过的话:汕大,你是我超越生命的承诺。”李嘉诚演讲道。


“我们要主宰生命,但如何主宰在学校可没有课程。理论上我们最清楚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在你们的脑海中,早已刻划好自己理想生活的每个细节,其中包括浪漫、权力和成就。我们都希望一切从心所愿,每一事物都要用理智来衡量,生活好像是沉闷无趣。我想学术界的博弈理论(Game Theory)对人生有一定的反映,人生有没有既定命运,我不知道,但每一天我们在那零和非零间的选择,我们其实正在不断选择自己一生的命运。”


他还在演讲中提醒大家用理智克服心魔的诱惑。


“当我们面对镜中的自己,尽管不一定是梦想中、理想的最成功、最伟大、最有权力的人物,但一定不可以是一个我们所憎恶的形象。”李嘉诚演讲称。


他在此后汕大毕业礼演讲中,多次对人性的探究和叩问。


2003年毕业典礼,他演讲的主题是《人性的迷失能否复归》。他说自己小时候的理想是做医生、教授,而不是企业家。


“在这场追求效率及效益最大化的混战中,生命可以变得很无情,人性可以很迷失,我们每一天要快人一步,根本没有时间停下来,好好思考到底需要一个什□样的新典范,来面对经济失衡,环境破坏,人性尊严及和平所受到的挑战?”李嘉诚演讲称。


“人为万物之灵,人是一切发展的核心能源,我们兼具为善、为恶,有创造、有破坏的能力,我们为了追求进步,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这本来是对的,教育的本质是令我们积极向前。”他演讲称。


2005年,他在演讲主题《内心的天空》中再次强调内心世界的重要。


“心力是理性和理智心灵的发展,通过终生思索和追求学问的人一定不会掉进时间的迷宫,在营营役役中黯然失去生命的光彩。善于学习的人能领会和掌握未来,好学的人懂得把观察、经验和知识转化为智慧并使用得当,不仅能把梦想持之以恒,更懂得如何事半功倍。”李嘉诚演讲称。


这是李嘉诚在2016年汕头大学毕业典礼上演讲。东方IC 资料图


他在演讲中引述法国文豪雨果一句话:“世界间有一种比海洋更大的景象,那便是天空;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便是你内心的天空。”


2008年,李嘉诚在汕大毕业礼的演讲内容同样从人性出发,他定的演讲主题为《自负指数》指出指引他人生的“秘诀”。


“一个英雄所具备的品德不单要有勇气、有胜不骄的度量和败不馁的懿行,更要知道生命并不仅仅是连连胜利的短暂欢欣或失败的挫折。”李嘉诚演讲称。


他希望在座的汕大学子要成为果敢、与众不同、具思考和独立性的人,永远抱着好奇和追求真理的心,在适当时刻挺身而出,揭破“皇帝的新衣”。


“人的内心应有一戒条,不能自欺地认为自己具有超越实际的能力,系统性扩大变而自我膨胀幻象,如陷两难深渊,你会被动地、不自觉地,布往失败之宿命。”他在演讲中称。


他认为,人们在“卓越”与“自负”之间取得最佳平衡并不容易,因为有信心、“勇敢无畏”也是品德,但沉醉于过往和眼前成就、与生俱来的地位或财富的傲慢自信,其实是一种能力的溃疡。


他将人类的沉醉与骄傲称它为“自负指数”,认为那是一套衡量检讨自我意识、态度和行为的简单心法。


“我常常问问自己,我有否过分骄傲和自大?我有否拒绝接纳逆耳的忠言?我有否不愿意承担自己言行所带来的后果?我有否缺乏预视问题、结果和解决办法的周详计划?”他在演讲中称。


他希望请汕大学子走出校园怀着奉献和关怀的心态处事。


“只知撷取而不懂付出的人,他的人生仅是个虚影,只有能活出原则,真正懂得如何奉献国家民族及世界的人,才是真英雄。”


人生导师:“愚人见石,智者见泉。”


作为一名成功的华人企业家,李嘉诚汕大毕业演讲中更多是人生劝勉和批判。


2004年,他在汕大毕业礼演讲主题是《你准备好了吗?》。


“当你们梦想伟大成功的时候,你有没有刻苦的准备?当你们有野心做领袖的时候,你有没有服务于人的谦恭?我们常常都想有所获得,但我们有没有付出的情操.我们都希望别人听到自己的说话,我们有没有耐性聆听别人?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快乐,我们对失落、悲伤的人有没有怜悯?”


这篇演讲他大多用反问句式,希望引发大家的回味与深思。


这是李嘉诚在2015年汕头大学毕业典礼上演讲。视觉中国 资料图


2006年,李嘉诚在汕大毕业礼上的演讲也发人深省,演讲主题叫《打倒差不多先生》,这是他重读胡适先生1924年所写的文章《差不多先生》所引发的反省,他也希望借此演讲对那些一生愚昧、糊涂、庸庸碌碌和得过且过的一种人进行“批判”,以此来提醒汕大学子。


“也许胡适的差不多先生已变异为病毒,通过其散播,感染越来越多人。病毒强烈的僵化力使脑筋本质聪敏的人思想停滞不前,神志昏沉,虚度其既漫无目的也无所期待的庸碌日子。也许他还有发白日梦的本事,但缺乏追求梦想的意志,发酸地堕入无底的藉口世界以哄慰自己,种种似是而非的理由还在蔓延,慢慢侵蚀我们的社会、价值观、体系、技术和经济。”他在演讲中对此痛心疾首。


“如若你不愿被命运扣上枷锁,你必需谨记,活着是一种参与,你要勇于思考、尊重科学、尊重原则,能感受、有追求、能关心,敢於积极,能经得起考验,骨中有节,心中有慈、心中有爱。”他在演讲中劝勉道。


2007年,他以《活出你的故事》作为演讲主题,他希望汕大学子要做个造梦者,也要做个脚踏实地的人。


“如果你的价值观不是空洞口号,而能历久常新,你一生会有定力去应付现实社会复杂、多元和变幻莫测的挑战;如果你真正深爱你的社会、深爱你的民族,深爱这个世界和深爱活着,那你必需参与和无惧承担。”


李嘉诚先生这段话也代表了他的人生写照。


2009年,他在汕大毕业礼上的演讲主题为《活出超越梦想的人生》,更是勉励汕大毕业生在日后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会平衡良知与理性,规划最高期望。


“尽管世道无常,矛盾错杂,游戏规则也每每有不公平和不公正,汕大人仍会坚持以原则与价值观走在康庄大道上。在你们灵魂深处,充满着反省的活力与仁心的朝气。”他在演讲中称。


2010年,李嘉诚先生年已80岁,他便以《八十后问卷》作为演讲主题。他还是用连续发问来导出自己的人生价值,句句发人深省。


他在演讲中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你有没有知遇感恩的胸怀,有没有在这快乐一刻中想起在你成长路上一直给予无怨扶持的父母和悉心善导的老师而心灵有所触动?”


2011年,他的演讲主题是《柠檬汁人生观》。他在演讲中讲述了自己的人生故事,感人肺腑,希望能给汕大学生一些引导。


“东坡先生曾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生活所需全部欠缺,我小时候比苏东坡这句话的生活条件更苦,在这艰难阶段中,我还能在品格个性、能力、情感与志趣的探索里找得快乐的滋味。”他在演讲中称。


他说自己所成长的年代,香港社会艰苦,是残酷而悲凉的。那时候没有什么社会安全网,饥饿与疾病的恐惧是强烈迫人。求学的机会不是每一个人的权利,贫穷常常像一种“无期徒刑”。


他总结认为,“贫穷不一定是缺乏金钱,而是对希望及机遇憧憬破灭的挫败感。”他在演讲中也分享自己人生低谷和成功的感悟,无论处境如何,他都保持一种自律、守诺、克己和谦逊的人生态度。


“生命抛来一颗柠檬,你是可以把它转榨为柠檬汁的人。”他在演讲中称。


2012年至今,由于新媒体的传播手段,李嘉诚先生在汕大的毕业礼演讲不再仅限于校园内部,开始用视频和文字形式传播开来,受到年轻人追捧。


2012年到2017年,他的演讲主题依次是《我很在乎未来》、《现实的造梦者》、《无心睡眠》、《求成者》、《未来就在眼前》及《原力人生》,它们都充分表达了“超人”的人生观。


“也许你们都听过我如何挣扎求存,奋抗命运变幻无常的故事,但你们可能不知道,我在你们同龄的时候,多次拒绝放弃理想以换取‘无发展空间’的眼前安逸,我一直深信,如果世界上有任何‘成功秘方’,其中最关键的元素必定是你对成功的欲望远远大于对失败的恐惧。”他在2012年的演讲称。


2013年,李嘉诚在汕大毕业典礼上呼吁学生要参与到“改变社会”的工作中。


“也许,你们这一代,面对最大的挑战,是社会不平等的恶化。解决此问题的方案,将主导社会未来的改变。需要每个人和政府,积极、主动地克服这挑战。每人有不同的能力和道德标准,恻隐足以为仁,但仁不止于恻隐。有能力的人,要主动积极,推进社会的幸福、改善和进步,这是我们的任务。”他在演讲中称。


在过去数十年,别人称他为“华人首富”,对此他是一种“很复杂的滋味”。


“我的一生充满了竞争与挑战,历程是好不容易的。常常要有智慧、要有远见、要有创新,怎不令人身心劳累,四方风风雨雨中,我还是不断在学习笑对人生,作为一个人、一个爱自己民族的中国人、一个企业家,我不断在各种责任矛盾中,尽了一切所能服务社会。”


这或许是困扰他多年的烦恼,但作为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最让他“无心睡眠”是一个正在失衡的世界。


他忧心,国家资源局限成为未来发展的难题。他也忧心,人与人之间欠缺互信。


“信任是凝聚理性社会一个重要的环节,当它未能成为润泽社会的‘正能量’,当大家总觉得一切在变味,对一切存疑,认为公平正义被腐蚀时,政经生态均会走向循环的大滑坡:构建社会信任——是民族最好的无形资产。”他在演讲中称。


全球在世巨变化不定,科技催迫全方位的改变,让他忧心忡忡,


“科技带来高增长机遇,但世界依然困扰重重,环境难以持续,处处不公平、不公正、不安定,令人畏惧。你如何把恐惧转化为促动力,成为未来的想象者,和困难的解决者,承担各种不可能的挑战和任务,不输给风雨?”他在演讲中发出提问。


他认为,“当人工智能让机器也有观察力和逻辑力时,心智、心像力是你拥有洞见,有先见之明潜力的关键。”


2017年,年已89岁的李嘉诚把知名作家莫言请到毕业礼,他在名为《原力人生》主题演讲中特别强调在高增长机遇巨浪中,作为“人”意志、品格和良知才是最重要的“原力”。


他的比喻是:“愚人见石,智者见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