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作者:刘帅
虽然已经持续了5年,但万达商业的a股IPO计划仍难有好的结局。
3月24日,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达商业”)发布消息称,基于自身战略,决定对公司轻资产商业运营、科技、数据、人员等相关资源进行重组。为了尽快实现境内外上市,因此其决定撤回其a股IPO申请。
对此,万达商业内部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万达商业在撤回A上市前就已经启动了重组计划,最早将在2022年再次上市。
房企回A窗口紧闭,万达另谋上市路
万达商业的回A之路充满波折。
2014年12月23日,万达商业登陆港交所,成为当年规模最大的IPO。当时万达商业是家喻户晓的名字,但并不被投资者看好。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一年多以来,万达商业的股价从每股48港元上涨至每股52.5港元,直至被摘牌。
万达董事长王健林认为,公司价值被严重低估。对此,万达商业在2016年3月宣布退出港交所,寻求回归a股,那时距离a股IPO还有5年时间。
这一次,A上市的计划突然撤回,市场一片哗然。
近年来,房地产企业在a股的IPO一直处于收紧状态。RealData高级分析师潘浩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考虑到房地产调控的大环境,房地产企业的融资和上市条件极其严格。在他看来,万达商业回撤A是合理的,虽然有一些意外。
但有市场人士认为,万达商业急于取消回A或有意寻求海外上市,这不能排除是因为博彩协议要求在2023年前完成上市的压力。2018年初,腾讯控股作为主要发起方,联合苏宁、JD.COM、融创与万达商业签署战略投资协议,计划投资约340亿元人民币,收购万达商业港股退市时引入的投资者所持约14%的股份。
万达相关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证实,在协议中,万达商业承诺投资者自协议签署之日起五年内尽快完成上市。但该人士也透露,“协议中没有其他约定,即万达商业5年内不能上市,也没有回购条款”。
或最快2022年再次在港上市
据业内人士透露,万达商业将再次赴港IPO。万达商业的一位内部人士向时代周报透露,万达商业在退出a股上市之前就已经启动了重组计划,最早将在2022年再次上市。
有业内人士指出,从资本角度来看,万达错过了过去5年HKEx的一轮牛市。期间,中国恒大(03333.HK)股价由4.7港元/股涨至32.5港元/股,碧桂园由2.3港元/股涨至18.85港元/股。另一方面,退市也为万达业务提供了足够的转型空间。
退市后,万达首先将其酒店业务注入万达酒店发展(00169。香港),并逐步将其房地产业务转移至万达地产集团。在2017年的“世纪M&A案”中,万达商业一举卖出了13个文化旅游项目。
次年,王健林再次转身,决定更名大连万达商业地产有限公司,并宣布万达商业不再开发房地产,转型为纯商业经营管理企业。
到目前为止,万达商业已经解绑了大部分“重资产”项目,实现了“轻资产”转型。数据显示,即使在疫情爆发的2020年,
,万达商业当年新开业的万达广场仍多达45座。其中,轻资产型项目27个,占比超60%。同年,万达商业签约60个轻资产型万达广场,较上年增长67%;在建142个万达广场中,“轻资产型”项目占比超过80%。据万达商业官网,轻资产模式即万达广场由合作机构专项基金投资,万达负责设计、建设、招商、运营,使用万达广场品牌、“慧云”信息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系统。资产全归投资方,所获租金净收益,万达与投资方按一定比例分成。
轻资产策略踏准了物管“风口期”。2018年,多家物业管理企业接连赴港上市。在港上市的多家物业管理公司的市盈率均高企。截至2021年3月24日收盘,恒大物业(06666.HK)总市值1571.89亿港元,市盈率49.96倍;碧桂园服务(06098.HK)总市值2137.15亿港元,市盈率66.96;融创服务(01516.HK)总市值737.08亿港元,市盈率99.15倍。据克而瑞数据显示,2019年,在港上市的内资物管企业平均市盈率为49倍,2020年是35倍,均远超地产类企业。
同策研究院资深分析师肖云祥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说,重组后,万达商业将轻资产业务再次上市,更易“讲故事”,也更易获得投资者认同。
万达商业重新上市,能否一改过去“被低估”行情?有业内人士分析称,近年,万达商业的轻资产业态符合境外投资趋势,万达商业的估值规模可能达到万亿级。另有多名行业人士认为,上市的时点选择不错,但估值仍难达万亿体量。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0三季度末,万达商业总资产为5558.56亿元,旗下万达广场已达368座。
地产分析师严跃进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在重新调整上市战略之后,万达商业以轻资产运营的形式输出管理人员、技术及品牌,降低成本,在港股将或将更受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