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长江商报记者江楚雅
“少花钱,活得更好。”印度酒店品牌OYO正在中国市场疯狂扩张。
长江商报记者了解到,OYO酒店于2013年在印度成立,2017年11月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在深圳开设了第一家门店,随后在全国多个地方快速扩张。根据其官网数据,OYO已在中国320多个城市落户,拥有1万多家酒店和50多万间客房。
今年5月,OYO酒店合伙人兼CFO李伟公布了2019年的目标:全国1500个城市、2万家酒店,最终成为全球最大的连锁酒店。
随着低佣金、免加盟费模式的快速扩张,OYO一度被称为经济型酒店的“黑马”。同时,它也受到了很多质疑。
根据最近的报道,自6月份以来,OYO已经在中国解雇了1000多名BD(开发团队)员工,OYO的OP(运营团队)也面临着一半的裁员。此外,资金链紧张、低端利润上限过低、数据泡沫、高管离职、烧钱和品牌化等等。
针对上述问题,长江商报记者联系OYO,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华美酒店首席顾问赵焕燕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OYO起止于资本市场,其发展有赖于资本市场的支持,目标是上市。能否盈利取决于能否建立自己的管理支持系统,这是酒店品牌的基础。未来的趋势取决于我们能否建立自己的管理支持系统。目前中原低端酒店市场还有其他竞争对手在竞争,谁来打还有待观察。
两年酒店运营数量超过1万家
“没有硬性的选址要求,不需要加盟费,一年内就可以签合同,也不强制干涉门店运营。OYO只从商店里抽取2%-8%的佣金。”武汉火车站附近的一家小自营酒店有45间客房,价格从69元到289元不等。
酒店老板罗先生告诉长江商报记者,过去几年,得益于高铁站的区位优势,可以吸引大量来武汉出差或旅游的客人。生意还不错,平均入住率可以达到80%以上。
随着周边酒店的开业,民宿的兴起,生意越来越差,房价一降再降,入住率越来越低。如果装修升级成本太高,我们寻求加盟一个连锁品牌,但是房间的体量达不到加盟市场上大多数主流品牌的门槛。
就在罗先生不知所措的时候,OYO找到了他。听完他们零门槛、无加盟费、低佣金、装修补贴、管理维护的运营模式,罗先生很感动。最吸引罗先生的是合同时间,一年签一次。“如果合同时间长,单方面解除合同会很麻烦。一年比较短。如果你发现不愉快的事情,你不会大不了续约。”
罗先生介绍,加盟后的前两个月,酒店入住率提升了30%左右。OYO承诺通过加入俱乐部每年赚取数百万英镑,并将在一两个月后看到结果。
在走访市场时,长江商报记者观察到,武汉涌现出不少OYO酒店,尤其是火车站、大学等地附近。他们曾经是武汉荣华大酒店、武汉昌都商务酒店、武汉洪鑫城酒店、武汉豪庭酒店……现在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OYO。
据了解,加盟OYO只需要简单的资格考试,标准很低,有30多个房间。店员的初始费用、保证金、系统使用费和培训费将被免除。OYO为特许酒店提供枕头、床用毛巾、洗漱用品等消费品,并帮助酒店翻新大门,在酒店名称前加上“OYO”的品牌名称。投入成本约3万元,包括人工费、装修费、系统使用费。
依靠低佣金和免特许经营费模式的OYO迅速扩张。根据其官网数据,OYO已在中国320多个城市落户,拥有1万多家酒店和50多万间客房。据相关统计,f
OYO在中国有两种商业模式,一种是连锁酒店的特许经营制度,OYO不收取特许经营费、软材料费和系统使用费
等各项费用,只按照客房销售额提取一定比例的佣金。第二种是自营模式,实际上是委托管理,酒店主与OYO签约后,酒店完全由OYO经营,而直营店在全国仅有50家左右。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加盟的门店主要是一些中小型的单体酒店。OYO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三四线的单体酒店提升了入住率。OYO的合伙人兼CFO李维曾对外表示,单体酒店在加入OYO酒店的三个月后,入住率平均增长了20%-30%。不过,多数业主表示加盟OYO无法真正提高收益,更多的是增加酒店入住率的。
那么,OYO靠什么赚钱?据了解,OYO的盈利模式是从酒店营收抽成。从每家酒店来看,OYO酒店的收益是“酒店营收×抽佣比例”。具体的佣金比例根据双方约定,每家酒店不同。在盈利情况上,OYO表示已经在酒店层面实现盈利,单个酒店的毛利是正数。
0元加盟费、倒贴数万元改装费、提供员工培训、系统管理等服务、仅收取营业额的3%至8%作为提成。华美酒店首席顾问赵焕焱像长江商报记者表示,依靠“免加盟费”、低佣金的加盟模式或陷入盈利短板。
据了解,2019年6月1日,OYO酒店2.0计划正式启动,据OYO首席收益官朱磊介绍,2.0计划最大的亮点在于将此前支付加盟费、简单抽成的方式,转变为保底营收加利益分成的模式,与业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新的模式推出,成效显著。7月19日,朱磊宣布2.0模式签约酒店超过1500家,总房间数超过5万。数据显示,上线2.0模式的酒店平均入住率提升至80%,其中将近一半酒店入住率绝对值提升超过50%。
线上布局方面,OYO近期向携程、美团支付“过路费”后“携手合作”。长江商报记者在携程和美团上搜索OYO酒店,价格普遍在80-200元之间,最低可达到39元。
不过,酒店卫生不到位,床单泛黄有头发丝、味道大通风效果差……在OTA平台的评价和对用户的采访中,长江商报记者发现OYO酒店的体验反响并不好。据长江商报记者不完全数据统计,OYO酒店在OTA的平均评分约为3.9分(满分5分),可见OYO整合的单体酒店总体质量并不算高,品质控制的难度也可想而知。
业内人士认为,OYO酒店或将成为酒店版的“拼多多”,走的是一条“消费降级”的道路,将品牌下沉到低端市场。
主打低端市场的战略是否可持续?产业时评人张书乐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模式的规模连锁能够形成更好的品牌效应,但同时也存在管理难度。加上光靠价格战并不足以真正稳定市场,而服务和体验是否会因为价格低廉而过分缩水,将是一个长期考量。
4年累计融资近40亿美元
飞速发展是资本运作的需要。近日,公司获得20亿美元融资,而投资方不是别人,正是其公司创始人兼CEO Ritesh Agarwal(李泰熙)。这笔新融资将把OYO推向100亿美元的估值。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的数据显示,OYO酒店在2015年3月就获得了2500万美元的A轮融资,由Greenoaks Capital、红杉等投资机构投资。
OYO融资的火热一直延续到2019年。据报道,OYO酒店在4月1日获得了Airbnb的投资,投资金额为1.5-2亿美元,此次Airbnb的投资已经是OYO酒店接受融资4年来的第八次融资。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9月,在E轮融资中,软银、光速、红杉联合向OYO投资10亿美元,当时OYO就表示,其中有过半数资金将用于中国业务的发展,而当时该笔融资也被业界称为是中国酒店行业史上最大一笔融资。
今年2月,在获得了软银集团8亿美元投资之后,OYO酒店又宣布获得了滴滴出行的1亿美元投资。当时OYO就表示,除了利用一部分资金深入扩大印度本土业务之外,会把这笔融资的大部分投入到中国市场的扩张。
《中国酒店产业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单体酒店数量超过92万家,单体酒店约占全国住宿业80%,市场规模接近万亿。他们普遍面临的难点是品牌化程度低、管理缺失和渠道受限。而想实现突围,需要付出极大的成本。
OYO酒店还能在中国走多久?赵焕焱认为,OYO这种与单体酒店联盟的模式目前在中国是较为缺乏的,也是亟待开发的,所以OYO酒店的模式还是存在极大想象空间的。接下来OYO酒店亟需进行更加精细化的运营,以及拓展更广的供应链渠道。
来源: 长江商报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