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技术扶贫和产业扶贫,帮助残疾人通过自主创业脱贫致富,是帮助残疾人、实施精准扶贫的重点。在我们这个城市,有这样一群残疾人朋友,他们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脱贫致富,成功走上了创业之路。
“以前,收入为1000元难过。到去年,收入接近20万元。”醴陵左权镇油田村村民李伟杰患有脊髓灰质炎,劳动能力有限,妻子患有尿毒症。李伟杰想通过养猪改变家庭地位,但因为不懂技术,吃了亏,一开始养的十几头猪都病了,死了。2014年,李伟杰被列为贫困家庭,醴陵市残联将其纳入“农村残疾人阳光增收计划”。李伟杰参加了育种技术培训,并获得了一笔资助。去年,他顺利脱贫,农场里有几百头活猪。
黄师傅家住石生塘村,身患残疾,难以找到工作。近年来,他在房子后面建了一个简单的羊舍,并尝试创业养羊,每年能屠宰30只羊左右。2017年申请天元区残疾人创业就业扶持项目。区残联工作人员来帮他创业时,发现他的羊舍简陋,卫生环境不好,于是帮他扩建羊舍,硬化地面,改善环境,多买羊苗,传授防疫技术,并把他列为省市两级创业扶持对象,提供创业扶持资金1.1万元,为创业铺平了道路。
据市残联介绍,根据相关政策,每年都会支持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创业项目,同时为他们提供创业指导、创业培训等服务,让他们在创业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数据显示,去年,市残联为1103名残疾人提供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为158名残疾人提供创业支持,累计投入资金168.32万元,残疾人就业能力大幅提升。
【来源:株洲晚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