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暑假来了!不知道读者家长是怎么规划暑假的。
事实上,在此期间,我们为假期生活提供了许多“弹药”,包括旅游资源、书籍、电影、展览等。今天我们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来自全国六个不同家庭的暑假计划,希望这些家庭的暑假计划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发和启发。
今年疫情趋于稳定,大家都在适应这个“后疫情时代”。体现在假期安排上,不像去年很多选择待在家里的家庭,很多家庭都安排孩子走出家门,体验新技能,感受生活,父母的心态也更加放松。
让我们看看他们有什么有趣的计划。
@小泉:去秦岭看昆虫
坐标北京
家里有二年级的男孩
夏天我们会去野外参加两个昆虫主题营地,在路上穿插阅读,也就是练习“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假期主要是为了娱乐,但不纯粹是为了娱乐。玩得开心,从玩中学点东西。其实孩子的学习并不是完全分为两个时期:上学和假期。其实他也是边学习边积累边玩。
我们的主要想法是让他去大自然接受自然教育。看到昆虫是他平时喜欢的,趁着假期有了深刻的认知和体会。
:15px;">
宽带鹿角花金龟,北京夏天的平谷比较常见。
他平常自己通过看书也对昆虫有了不少了解,这个假期我们就想到平常不容易去的地方看得更深入一些。在选择营的时候,会特别关注老师能带来什么。有好多营其实是在当地请一个导游,专业性并不够,大多数还是玩儿,我们是希望在玩儿的过程中能有一个好的老师引导他如何观察自然,如何观察动植物跟人的关系?为什么这个地方会有这种植物?引导孩子不仅仅停留在知道昆虫的名字上,还会去思考为什么在这里,理解植物,动物和人的关系,这是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学到的一种思维方式。
所以放假第一周要去的第一个昆虫营就是去秦岭看昆虫。我们对秦岭一直很向往,整个秦岭是生态多样性的一个典型地区,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它算南北方的分水岭,所以南北虫子都能见到。有一种叫阳彩臂金龟的昆虫,是秦岭的稀有昆虫,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希望这次秦岭之行能看到。

秦岭地区稀有的阳彩臂金龟
我们还要去陕西桑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秦岭中部大熊猫种群向西扩散的必经之地,是以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所以这次能看到平常很难见到的野生大熊猫,这是特别吸引我们的地方。
如果时间可以,8月初还会在我的老家云南参加一个博物类的主题营。是在普洱的国家森林公园里,也是以观察生物多样性为主。因为普洱的国家森林公园也是生态特别丰富,据说高等植物有2100多种、动物800多种,有很多其他地方看不到的野生动物、高山植物,孩子特别期待。
中间还有一个一周的敦煌主题营,也是因为孩子最近看了一些敦煌的书籍和纪录片,对敦煌非常向往。我们就找了一个比较有经验的老师带领的主题营,想让他对敦煌的人文、历史、地理能有更深度的认知和体验。
当然阅读是不能丢的。在整个假期中,我们都会穿插阅读。在旅行中,也会带着ipad,会根据每天看的动植物做一些主题阅读。另外,我们跟孩子已经一起选了一些书,包括小说类的、科普类的、中英文的,都准备好了。
预算方面,我和孩子三个营都参加,爸爸会加入其中的两个营,费用大概在4万左右。
三个营结束回到北京后,会着重安排一些体育活动,游泳、打网球、找朋友玩,每天练练书法、写写字,为开学做一些准备。
@ Grace:把孩子送回老家
坐标北京
家有六年级女生
今年暑假,赶上女儿小学毕业。我们全家正在策划一次毕业旅行,具体地点还在沟通中,准备选一个一家三口都愿意去的地方。
毕业旅行后,女儿的暑期常规安排,是回大连的姥姥家。今年姥姥姥爷准备带着她和舅舅家的哥哥去海岛自驾游。剩下的零散日子,计划全家一起去逛博物馆,和朋友们到山里露营,女儿参加同学的生日会,她自己可能还安排了为上初中做准备,提前自学也是有可能的。哈哈。
女儿的寒暑假计划以她自己来安排为主,回大连老家是她清单中的必选项,而且每次差不多要住上一个月,这也是女儿假期里最期待的事情。这么多年坚持下来,对于老家,女儿不仅仅停留在概念上,而是有了非常具体和丰富的触摸和体验。这一点是让我特别欣慰的。

带孩子去探索我小时候最喜欢玩的田园秘境
很多家庭也会选择暑期把孩子送回老家,但同时家长也很担心孩子长期在老家父母身边生活,养成了不好的生活习惯,还荒废了学习。
这点我倒是不担心,如果孩子在父母身边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那不管她回老家还是去参加夏令营,这些习惯都不会因为短期内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即便短时间改变了也没啥好担心的,假期不就是用来放松和打破常规的嘛。
而且成人的那些担心,和小孩自己的体验完全不同,我回想起自己小时候和长辈相处的经历,感受到更多的是无条件的爱、自由和包容。
家里的老人们有自己的生活,平时不和我们住在一起,孩子在假期中能长时间地和长辈相处也是难得的体验。
每年暑假回老家,姥姥姥爷都会带着女儿和侄子来次一周左右的自驾游,今年的海岛游,女儿也是非常期待的。两位老人带着两个孩子自驾,想想都觉得画面很温馨。
有一年姥姥姥爷带两个孩子去长白山自驾游后,又去了我们小时候生活过的小镇,两个孩子对大地里烟叶很好奇,下车去烟叶地里观察研究了半天。还带她去了我小时候经常玩的田园秘境,这种感觉也挺奇妙的,好像我们之间有了一种神奇的链接。
虽然我们一家三口也会一起去做这些事情,但跟长辈在一起的感受又不一样,听说有一次她在梦里都喊着“真开心啊~”!
对孩子来说,这样单独跟老人在一起的生活既新鲜又放松,每年这样一段和亲人全身心陪伴的日子,慢慢享受生活本身带来的乐趣,会成为女儿一生珍贵的记忆吧。
@胜蓝:孩子说在家太无聊,那就去暑托班吧
坐标上海
家有二年级男生
暑假我和先生都要工作,我们准备把孩子送到家附近的暑托班。这也是他自己选的,因为去暑托班有熟悉的小伙伴可以一起玩,他自己说,一个人在家里太无聊了。
暑托班就在小区商业街里,每天托费200元,餐费点心费50元,可以从早上8点待到下午6点,完全满足了我们的工作时间需求。
上海的暑托班很灵活,可以以周为单位报名,还是挺方便的。万一我们临时有其他安排,下周不去了,就可以不报名。除了8月份我们准备安排一次远距离的出行,其他时间就都准备让他在暑托班了。
其实我本来也想让他去夏令营单飞的,但他自己暂时还不愿意。我们尊重他的意见。有时候某些东西对孩子好不好,可能是大人的想象,最重要的还是他们愿不愿意。

暑托班主要是托管,除了辅助孩子写暑假作业,还会顺便安排一些素质类的课程,有手工课、戏剧课、棋类课,内容挺丰富的。这一点我也比较满意。这次托班安排了一个男老师,户外活动时间还能跟孩子们踢踢球、跑跑步,孩子们都非常喜欢他。
课程表

我们周围有些孩子也很忙,参加学校的各种集训,我们觉得暑假还是让孩子放松一下,没有安排学科类的兴趣班,也没参加学校社团。除了完成暑假作业,会持续安排一些小作业保持学习的手感。
当然,中间我们也会出去放松一下。有一个周末准备带他去他最爱的上海玻璃博物馆参加帐篷之夜,8月份会去云南旅行两周,接触接触大自然。
@天朗爸爸:组团旅行去东北
坐标北京
家有初二男生
每年暑假,我们十几个家庭都会组团一起出行,到今年已经有8年了。(看这里 暑假不一样|13个家庭结伴旅行的五个夏天)

孩子们在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
去年因为疫情没有出行,今年本来计划要去广东,我们一个学美术的孩子把团徽都设计好了,后来广东出现疫情,我们观望了很久最终决定改成去东北。
今年会有七八个家庭,差不多30人参加,行程在两周左右。目前的计划是要去大兴安岭原始森林,还要去伊春徒步,据说伊春特别美,森林覆盖率达到98%。会去哈尔滨,体验那里的俄罗斯风格文化,还会去吉林延边感受朝鲜族的文化。
我们以前每次出行要做很久的准备工作,做团服、制作路书,这次时间比较紧张,一切从简,会比较侧重于欣赏大自然风景,主要定位是避暑休闲游。

不同的家庭组团出行跟一家人自己去感觉是很不一样的。
我们团里有很多爸爸妈妈是博士,在自己领域里都是专家学者级别的,比如有一位学过地质学的爸爸,每次出行前都会给我们讲目的地的地质构造等地理相关知识,每到一处还会为大家普及地质知识,比如,为什么雪山脚下却没有雪?海边的沙滩为什么一侧是柔软的细沙而另外一侧却是坚硬的小石块?还有一位热爱生物学的妈妈则带着大家辨识植物,传授捕虫秘笈,收集花草和昆虫,一起制作标本。
我觉得我们这帮因为缘分而组成的团能坚持到今天特别不容易,我们不是同事,也不是邻居,反而相处得特别轻松。最神奇的是孩子们都来自不同的学校,有公立学校的,有国际学校的,还有民办学校的,他们跟我们一起从五六岁走到十二三岁,每次都要相处很长时间,成了朋友是自然的,更重要的是在这种相处中,他们的思维经常发生碰撞,学会了互相包容。
最重要的是,他们亲眼见证了什么是坚持。我们每次都是浩浩荡荡几十人的大团队,出发前要做路书,回来后要做《营刊》,从出发前的准备到面对行程中的各种困难,他们跟我们一起面对,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就对我儿子说,一件事情只要你坚持不懈地去做,就一定能把它做好。
这也是我们能坚持组团出行这么多年的重要原因。只要环境允许,我们肯定会继续坚持走下去,十年,二十年。如果以后孩子们长大了不愿意跟我们走了,那我们跟着他们走也行。
@李华:到木工房里去!
坐标北京
家有六年级男生
暑期将至,又到了作为家长最担心孩子视力的时候了。
虽然我们家孩子并不沉迷于游戏,但是上网课,看微信群和同学们聊天,或者偶尔和同学约着打一局王者也在情理之中。总之,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一个多月下来,孩子和电子产品的接触都会不知不觉增加不少。
而最让我头疼的是,我们家有天生的近视基因,对视力的保护绝对要提到最高级别。所以,怎么让孩子在假期内除了完成作业,其他时间既能远离电子产品,又觉得充实有乐趣,就是我最大的诉求。
和孩子几番商议,我们决定这个暑假多花点时间“浪费”在做木工上。
我家附近有个木工房,零基础的孩子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木工作品,高阶的孩子也可以挑战一些更难的手工作品。
一方面可以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另外,让孩子体验挑选木材、画样板、裁切、打磨、上油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非常考验孩子的耐心;最后,把一块带着毛刺儿的简陋木块,在手里一点点蜕变成一件光滑、油亮的木制品,成就感还是很足的。

我和孩子之前就去体验过一次,当时孩子做了一个简单的小机器人,虽然看起来个头不大,也是足足花费了3个半天才完成的。
用店主的话说:“作品的完成程度完全取决于客人自己,比如有的人认为我打磨成差不多水准就算光滑了,那用时就会短一些,而追求完美的人就会精益求精,花费的时间和心血自然更多。”
上次做这个小机器人的时候,孩子意犹未尽,正好趁着暑假时间充裕,他准备多挑战几个作品,看看到假期结束时,我们家的小手艺人会收获多少作品吧。初步估计这个手工活动的预算在1200元左右。
另外,安全性不用担心,如果需要用到锯子等危险的物品时,店里的专业人士会在旁辅助,以确保安全。此外,不仅可以孩子做,大人也可以创作,我也忍不住跃跃欲试,希望到时候我也能完成一件木工“艺术品”!
除了这个特别安排的手工活动,我们还安排了一个两周的游泳集训,开学前还会去旅行一周。孩子对这个计划还是挺期待的。
@任鹏:乌江漂流80公里
坐标贵州
家有五年级女生
从我女儿6岁开始,每年假期我都会带着她去参加各种户外活动,攀岩、探洞、徒步等等,今年也不例外,这次暑期她自己选择了参加乌江漂流的独立营,要在乌江完成80公里的皮划艇划行。

她今年11岁了,非常热爱户外探险,特别有自己的想法,每次都会选一些新的户外项目去尝试。这次的漂流就是她第一次参加。
乌江是贵州第一大河,漂流的河段在乌江黔西县六广河段至息烽县长顺江,是非常有难度的挑战。整个漂流要经历5天4夜,先要在水上训练基地进行训练。第二,三,四天完成80公里划行。我觉得比较有意义的是每天晚上到达营地都会让参加者分享当天的感受和经历过最艰难的时刻,让他们对自己当天的划行进行复盘。
过程肯定是挺难的,尤其是在大家并没有皮划艇运动基础的情况下,就更增加了难度。
不过我并不担心她。她一直都很乐意接受挑战。我可以预测到,80公里单人单艇的划行,更多的时候都是一个人在不停地划桨的状态,她会经历很多,疲惫和酸痛是最快和最常见的反应,甚至可能也会经历绝望,但肯定会经历只有极少数人才能看到的风景。
在独自一个人面对大自然的时候,你会有很多的时间去思考,去和自己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想放弃,因为这确实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事情,而当你最终选择了坚持的时候,就是对自己的突破。
这几年下来,女儿每个假期都在不断突破自己,这次我相信她会顺利完成。漂流结束后,她还会参加一个一周的大岩壁攀爬项目和一周的荒野救援项目,假期基本上都在户外了。
每个假期,我女儿的时间安排都是她自己定的,包括什么时候完成作业,什么时候参加户外活动,参加什么样的户外活动。每年我们也会尽量安排一次只有我和她两个人的挑战之旅。上个星期就和她约定了今年一起跑一次马拉松,也约定了她小学毕业时我们一起完成一次超1000公里的自行车骑行。
不管是过一个平平常常的跟日常没太大差别的假期,还是要过一个跟平常日子截然不同的有点疯狂的假期,我们都希望这个假期在孩子的记忆中,是一段美好的、难忘的、有家人相伴的温馨时光。
你家准备怎么过暑假,有哪些普通的或者疯狂的计划,留言区等你。
撰文、编辑 | 小羊
值班编辑 | 小羊 若尧 珺宇